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舒窈有些诧异道:“你让我和爷爷去,你花弄么大的精力和钱财建起的学馆,我们哪敢坐享其成?”

这傻妹妹居然觉得是占了子川的便宜。

子川道:“是哥哥出钱聘请你们给我管理好不好!以后,学校重大事情由我做主,平常活计就爷爷带你做,我不过问。具体咋弄,我会写个章程和职责,到时你就明白了。你和爷爷是在给我出工出力。”

子川心想,这些现代管理的方法,一时也给一个古人说不明白,二天(以后)慢慢教。舒窈略一思索道:

“要得!妹妹我和爷爷一定把学馆办巴适(好),你放心!

子川伸出手掌,与舒窈一击道:“要得!你我弟兄......”

舒窈嘻嘻一笑道:“辈子弟兄!”

子川道:“其它弟兄......”

舒窈脸一红骂道:“讨厌!”

“其它弟兄,日不拢耸(假的、没啥意思)”,这是子川经常爱说的口头禅。就是最后一句话有点粗糙,舒窈妹妹自然说不出口。

舒窈道:“子川!将来学馆修好了,舒镇几个教书的夫子甑子就倒了(饭碗就砸了),我总觉得……”

子川道:“放心!你抽时间去通知他们,约个时间到学校谈,愿意来的我欢迎。”

舒窈开心地道:“真的?子川,你太好了!爷爷说不久前到舒镇,遇到两三个夫子,他们都说‘肩不能挑,手不能抬’的,还担心将来会讨口要饭。”

子川道:“这些事我早想到了,因为忙,一直没有和你谈。给你四五天时间,你找他们来,我想从中选两三个年轻的,我给他们培训算术。舒窈!你也要参加哈。”

舒窈道:“我写算还可以,我就不了,抽出时间做点别的嘛!”

子川盯着舒窈道:“小丫头!从今往后,别忘了你是我下属,我是你的长官和夫子,你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舒窈在子川手杆上掐了一爪道:“我‘借你的米还你糠了’,欠了你?客气点!”

子川在她头上拍了怕,心想,我教的算术你见过?到时候阿拉伯数字和算盘让你惊掉下巴。

书中暗表,在算盘(算盘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依据是,宋代的《清明上河图》之中,在一家商铺的柜台上就已经出现了算盘。)出现以前,中国数的计算都是使用算筹。算筹出现的时间大致在春秋晚期至战国初年(公元前722年——公元前221)。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小棍子,一般长为十三到十四厘米,粗约零点二到零点三厘米,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

算筹大约二百七十几枚为一束,放在一个布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的时候,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案上、炕上或地上。算筹现在看来很原始,但在中国数学史上却是立有大功的。

算筹计数法,大抵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示数目,其中一至五均分别以纵横方式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六至九则以上面的算筹再加下面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据《孙子算经》记载,算筹记数法则是:凡算之法,先识其位,一纵十横,百立千僵,千十相望,万百相当。《夏阳侯算经》说:满六以上,五在上方,六不积算,五不单张。

算筹计算与数码字相比,数字越大,效率越低。那个时候数字书写皆用古代隶书,非常麻烦。二人闲扯着,很快就到了舒镇。子川整了一碗鸡婆头(用手扯的面片)后走进李记布莊,老板满脸堆笑过来招呼道:

“黄公子,叶夫子,欢迎欢迎!”

说完,赶快让伙计上茶。

子川道:“李老板,恭喜发财!把你店里上好的布料都拿出来,让叶夫子好好挑选。”

老板知道子川不缺钱,赶快屁颠屁颠地回道:“要得!公子布料是拿回家自己做还是在店里做?”

舒窈赶快道:“我们还是拿回家做。”

老板道:“好勒!不过要是公子在本店做,我不收你工钱。能给公子效劳是本店的荣幸!”

此时,就听街上一阵锣声,有人一边敲,一边大叫:“学馆失火了,大家快去救火!”

子川一听,心里骂道:“我日,咋会弄么倒霉哟!”

赶快拉起舒窈冲出店门,就见学校方向浓烟滚滚,街上好些人手里拿着木盆水桶跑向学校。刚到学校处,就见地面躺着一个人,满脸是血,呻*不止。周亭长正在一边指挥人救火,一边安排人找门板抬人,见子川二人过来,赶快冲过来道:

“子川!你可来了。”

子川道:“亭长!你安排人救火,我来救人。一定要赶快把火灭掉,否则,这么一大堆木料就完了。告诉大家小心点,别伤到人了。”

子川说完,简单查看了那人伤势,头上一条伤口有两寸多长,鲜血直流,左腿骨折。子川出手点了那人几处穴位,帮他止血止痛。然后冲舒窈道:

“你快去医馆喊人来抬,快!”

十来分钟后,舒窈带着两个人,抬着门板来了,几个男人赶快站拢来帮着把伤者抬到门板上,两个大汉抬起,一边站一个男人扶着,后面还跟了一群看热闹的老人娃儿往医馆冲去。

抬进医馆,子川赶快对医馆老板道:“李太医(乡下过去称医生为太医),麻烦你把人请出去,关上门。”

李太医清场后就卷起袖子准备看病,子川道:

“老辈子!这个病人我已经检查过了,我熟悉他的伤,我来给他整。”

李太医有些不信自己地问道:“子川公子!你给他治我没听错吧?散不得坛子(开不得玩笑)哦,搞不好这娃要留个老残疾跟他一辈子。”

叶舒窈道:“老叔!你放心,子川会治病。刚才这个人鲜血长嗒嗒地流,还不停叫唤。子川几下就让他好多了。”

伤者冲李太医点点头。

子川让两个人给自己打下手,先去打盆水把伤者腿上皮肤清洗干净。然后双手握住他的腿断处,闭上眼睛,调动体内真气去探,探明里面骨头断裂的情况后,子川道:

“哥老倌(兄长)!你叫啥名字?现在你把你受伤的经过说一下。”

然后又去跟舒窈咬耳朵(说悄悄话),让她去分散伤者的注意力。舒窈就蹲到伤者脑壳边,听那人前言不搭后语地描述,时不时地询问两句。

伤者名叫谢二娃,今天早上一上工,工头就安排他上房顶干活。系好保险绳就去帮着传上屋顶的木料。干了一哈儿,下面递木料的蓝木匠突然递给他一块长木条,还和他开玩笑,一扬一扬地老不送到位,他就吃力地伸手去拿,不注意脚下一滑,人就掉了下去,挂保险绳的绳子突然断了,人也就跟着受了伤。

就在舒窈继续询问的时候,谢二娃突然一声“哎哟”地惊叫,子川赶快道:

“按住他的身子!”

大概七八秒后,谢二娃才慢慢消停。

子川满头是汗站了起来道:“好了!幸好断骨没啥碎渣,在家里静养十天半月,我保证你行走没啥问题,只是最近半年不要干重活就可以了。”

月亮走我也走》小说在线阅读_第2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听蝉弈棋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月亮走我也走第2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