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峥很庆幸之前没有因为辍学的事情,直接批评乡干部和村干部。我们党一直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很多事情要看过、听过、思考过,再下判断会更好,否则会让基层觉得领导都很武断、很主观,这是不利于工作的。
像这个乡、这个村,干部是干了实事的,否则道路不会拓宽、房屋不会修缮、树也不可能种上。在萧峥看来,要是一个地方干部在鼓励种树,那么这里的干部是怀着对自然、对百姓的善意的;要是百姓自己在种树,那么这个地方的百姓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所以,看到村子新栽了不少树,萧峥的心情便愉悦一些。
县委副书记纳俊英似乎也有同感,她对乡丨党丨委书记姚永宏道:“这些树种得好。”张承传也道:“县里下拨的扶贫款,你们是用到位的。”张承传就是从乡长、乡丨党丨委书记上来的,看看村道村貌,就知道村里没有在糊弄乡里,乡里也没有糊弄县里,钱用下去了,而且用出了成果。
但,这也让萧峥有些疑惑,既然乡里和村里都在办实事,为什么辍学的问题不去好好解决呢?真的只是因为乡里、村里不重视,村民没有教育这个意识嘛?
这个时候,从村子里头出来了两辆小货车,正在往外拉货。萧峥和纳俊英等都很奇怪,朝里面一看,是已经杀好的猪肉,每辆小货车上有五六头,一共有十多头。村支部书记介绍道:“我们九顷村的猪肉很有名,主要是肉质好,那叫一个香,所以在乡里和县里都很受欢迎。这里每家每户几乎都养猪。以前交通不便,运输困难,现在道路通了,拉出去很方便。一天总有十来头猪会拉出去卖的。”
县农业局长董攀登问道,“这里一户农户,一年能养多少头猪?”村支书邓有余道:“这就不一定了,少的五六头,多的十几二十头的也有。”董攀登算了算道:“一头肉猪现在能卖800多元啊,就算5头吧,就能买4000元了。如果20头,那就是一万六呀。邓书记,你们村民很快要脱贫了!”
邓有余忍不住笑了:“这都是靠修路带来的财气呀,不仅是猪肉,现在从外面,不少秦艽贩子、‘牛**’贩子、小麦贩子都进来了。”萧峥有些奇怪,问道:“什么是‘牛**’?”农业局长董攀登介绍说:“萧书记,就是‘蔷薇果’。”
这时候,从村子的北边,绕着山路又来了一辆货车,里面装着红色的像是奶牛乳-头一般的果子,萧峥以前未曾见过。村支书邓有余快手抓了一把,分给大家:“这就是牛**,大家尝一下就知道了!”
萧峥也不管洗没洗,就咬了一口,还真是酸甜可口!
萧峥不得不承认:“这果子的味道,很不错呀!”村支书邓有余起劲地道:“这种‘牛**’野果,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城里人喜欢。一车能卖几千块。”
猪肉、牛**、秦艽等等农副产品,从这个村子拉出去,都是能变钱的。
副县长张承传问道:“邓书记啊,你们现在村上,平均每户人家的年收入大概有多少?”邓有余道:“除了因病致贫的或者其他特殊情况,普通人家年收入最低也能有两万多了,有的家庭甚至能超过十万多,当然在外面当老板的不算。”萧峥心里的疑惑就更甚了,这个九顷村,经济条件在乡里、县里都算是不错的了,为什么辍学的孩子却这么多?
“邓书记啊,村里的人,能赚钱的多起来了,为什么辍学的问题解决不了?”萧峥问道。
朱霞、江奇两个小学初中校长几乎是异口同声地道:“就是因为赚钱多起来了,所以辍学的孩子也多起来了,都去赚钱了呀!”
萧峥、纳俊英和张承传等相互看看,感觉这话里包含着新的问题。萧峥道:“这样吧,你们之前说的那些辍学的孩子,找两三家,我们去看看。”
他们最先去的是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女孩子家,女孩正跟母亲在山地里采摘秦艽,看到村支书和小学校长出现在地头,女孩的母亲立刻推了一把自己的女儿:“快跑、快跑!”小女孩迟疑了下,还真拔腿跑了。小学校长朱霞喊那个女孩,可小女孩头也不回地逃走了。
“贵大雁,你这是干什么吗?!”村支书邓有余忙喊道,“干嘛让孩子跑嘛!我们又不吃人!”
那孩子的妈叫“贵大雁”,倒也咧着嘴,不怕村支书:“你们是不吃人,可要叫人去读书。”邓有余佯装恼怒:“你看你这个傻女人呀!让孩子去读书,还不是为孩子好吗?多读书,总是好事嘛!”
“什么好事嘛?”贵大雁道,“我那个女儿不是读书的料,每次都是考第一、第二名,有什么用?”
萧峥、纳俊英有点惊讶,“第一、第二名”还不够嘛?小学校长朱霞看出了两位领导的纳闷,忙解释道:“萧书记,她说的‘第一、第二名’是倒数的。”萧峥、纳俊英抽了一口凉气,要是孩子总是倒数第一、第二,做父母的恐怕确实会没有信心。萧峥对农村孩子的情况,还是了解的,就好像刚才那个女孩子,你看不出她笨,但在读书方面就是不在行,这也是有的。
只听那个贵大雁说:“我让她读书,还要给她交学杂费。她要是不读了,非但学杂费省了,每天她帮我摘一天秦艽,就能赚六七八块呢!现在公路好了,每天都有贩子来收秦艽、收野果子,她还可以帮我养猪、做饭,一天相当于赚一百块钱呢!”“一百块钱!”村支书邓有余说,“贵大雁,你别钻钱眼里去啊!你要知道,你家闺女,还只是个十一岁的孩子,你就让她不上学,让她干活了,你舍得啊?!”
“有什么不舍得?”贵大雁根本不听劝,“我八岁就开始干农活了。好歹,我让我闺女读到了三年级,这不是有进步了嘛?”“进步个头!”村支书邓有余骂道,“你从八岁开始干农活,所以你现在还在干农活。你闺女要是读书,说不定以后可以坐办公室、当白领呢!”
“呸!你忽悠谁呢!”贵大雁听不下去,一口唾沫吐在了泥地里,“倒数第一、第二能坐办公室、当白领?政府是你家开的、公司是你开的?可你家要是开政府、开公司,你也不用当个土支书了!”
“你说什么呢……”邓有余被气到了,“贵大雁,你不让孩子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可以抓你。”贵大雁道:“好,你来抓呀、你来抓呀!”说着,贵大雁就背上篮子,飞也似的跑了,也不知道是害怕真有人抓她,还是不想跟他继续说话了。“贵大雁、贵大雁,你给我站住!”只听贵大雁喊道:“要是,我家闺女,能跟‘猪十万’家的闺女一样成绩,我肯定让她读书。可人家‘猪十万’家的闺女不还照样不读书,帮家里养猪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