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但刚才那一瞬间,他突然意识到,有些事情总会发生的,其中一环扣一环,未必全如他所想。

丨炸丨药就算出现了,现在也不是工业化的时候,影响未必会那么快扩大。

人有恶人,法无恶法,从某个层面来说,这句话也没错。

机枪大炮是火药,开山取石不也是火药?

正如五六刚才所说的,开山采石是一项非常劳苦又非常危险的工作。在天云山采花岗石如此,在其他地方采其他石种也是如此。

早一日让雷/管丨炸丨药出现,就能早一日获得方便,可以少更多的劳力死更少的人。

黑火/药时代,欧洲人已经靠着中国人的发明覆灭了骑士征服了世界,黄火药正式应用于武器的时候,西方的殖民扩张已经完成了。

黄火药就算比黑火/药更方便更好用,只要人还是那个人,武器是什么就都一样。

那何必藏着掖着,不去利用它另一面的先进性呢?

“有另一种火药……”许问思虑已定,抬头介绍,“它跟我们常见的那种不一样,我师父对我提过。”

连天青现在状态特殊,甩锅给他再方便不过了。反正就算他知道了,也不会跳出来拆许问的台。

许问粗略讲解了一下黄火药的性质,以及与黑火/药相比的优越性,阎箕的眼睛马上就亮了,迫不及待地问道:“如何制法?”

问完他马上觉得不妥,接着又问,“你可手制吗?”

“知道方子,但出品需要时间。”许问回答。

“好!”阎箕非常兴奋,大喊了一声,“需要人和东西,尽量跟我说,内物阁必有求必应!”

说完他还意犹未尽,又道,“此事若是能成,必记你一大功!”

真有新的开山取石的办法的话,五六当然也不会反对。毕竟建一座城,能够就地取材肯定方便多了。

五六带着他们转了一圈,大致摸清了天云山这一带花岗岩的分布与走势。

他确实是有本事的,很多地方一点痕迹也没有,他却能非常肯定地做出判断。

如果许问这边的人提出质疑,他也能马上想方设法,证明自己的判断。

不借助任何勘探设备做到这种程度,真的挺了不起的。但你要问他究竟是怎么知道这些的,他有时候能说出门道,更多的时候却只能归为直觉。

许问已经快习惯了,但还是觉得有点可惜。

“要能把这些东西总结出门道来,写本书,说不定能名垂青史呢。”他对五六说。

五六没有说话,若有所思。

天云山范围广阔,一天看不完。下午,他们到了后山,看见了墨则留下的巨大机关。

除了许问以外,他们都是第一次看见它,同时被震住了,几乎所有人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走到它的跟前。

这时,许问突然想起了一件事。

不久前,岳云罗说起与连天青闹翻的导火索,是连天青毁掉了这座才修好的机关。

但上次来的时候,它明明是可以使用的?

倪天养是第一次看见这巨型机械,当时就惊呆了。只一会儿,他就回过神来,几乎是扑的冲了过去。

与他同时有同样反应的是祝石头,他面上不显,眼睛里却全是激动。

相比之下,阎箕朱甘棠等老人稍微会冷静一点,但激动之情仍然不可遏制。

面对如此奇观,有多少人能够冷静以对?

相比之下,身处现代的连天青,已经是淡定得不可思议了。

许问也走了过去,他心里还在想着刚才的疑问。

上次来的时候他没什么概念,这次他带着疑问,有意去看。

他很快就看出来了,这确实是有被人工破坏过的痕迹,但之后又被修好了。

跟现在有点不太一样,但确实是连天青的手笔没有错。

也就是说,他当初一时情急破坏了,但后来又慢慢觉得不对,结果还是自己把它修好了吗?

但那时候,岳云罗已经离开了,再没有回来看过,因此也不知道这件事情。直到多年之后,她提起往事,仍然心怀怨愤……

这是误会吗?

是也不是。

这对夫妻从根本上来说就不是一路人,当初他们因为感情在了一起,之后因为理念不合而分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还有就是这两人的性格。

一个走了就不回头,一个不挽留也不说,他俩要重新在一起,除非爱火重燃,除非有什么不可抗力的事情……几乎就是不可能的。

许问在心里叹了口气,直起身体,这时朱甘棠走到了他身边,凝视眼前奇景,轻声道:“这就是墨者传人的作品?”

“老师也知道墨者?”许问问道。

“鲁家与墨家,技艺两大传承。鲁者重道,由心而发;墨者重技,以外治内。两者从最初时起就各走各道,之后矛盾重重,不可遏止。之后墨者势微,渐渐消失于世间,鲁家遂成技艺主流。”朱甘棠三言两语,就将两者的差别说得清清楚楚。

许问听得心中一动。

鲁者重道,由心而发,这不就是传统技艺最终的走向?

墨者重技,以外治内,这不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现代工业存在的哲学?

这个世界,其实早就已经存在这样的争端了吗?

“墨家为什么会势微消失?他们的技术不是拥有很强的力量吗?”许问问道。

“墨家先祖,墨子的故事,你听说过吗?”朱甘棠转而问他,然后不等许问回答,径自就讲了起来。

与另一个世界一样,墨子出现于两千多年前,先祖曾为贵族,后被降为平民,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拥有非常高超的技艺。

之后,他步行天下,拜访名师,开始游学。

他最初是儒家弟子,但是渐渐的,他开始对儒家学说产生不满,开始创立自己的学说。

朱甘棠是读书人,自然也是儒家弟子,但这一段他直言不讳,说得非常明确。而且许问留意到,他的话语里对墨子的行事有着明显的赞赏。

“夫子心怀广阔,海纳百川,向有容人之德。墨子虽与夫子想法各异,但别出机杼,自成一体,夫子想必也会觉得欣慰。”朱甘棠听见许问的疑惑,笑着说。

许问不知道夫子究竟是怎么想的,但这想法确实很朱甘棠。他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朱甘棠继续往后讲。

墨子渐渐创立自己的学说,开始周游天下,广收门徒。

及到墨子晚年,儒墨已经齐名,墨子死后,弟子仍然充满天下,不可胜数。诸子虽有百家,但儒墨必为其首,是两大显学。

墨子学说的几大理论,普通人最熟悉的当然是兼爱非攻,所谓“兼家”,包括“非命”的思想,他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

由此发展,他认为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而天子国君应当由百姓选举贤者担任,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应当不拘出身。

在这样的核心观念下,墨子组成了墨者行会,称墨子为巨子,主要由农民和工匠组成。

这些人极为虔诚,服务巨子领导,甚至可以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最关键的是,他们勤于实验、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讲究信用,是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队伍。

清心修天下》小说在线阅读_第670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金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清心修天下第670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