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重点大学毕业的吴永强头脑聪明,选择了一块富裕的荒地来开垦,在离九年义务教育提出尚有数十年的年代中,从教育培训入手掀开了一小股留学热潮,就此完成了初步的资金积累。

不过,吴永强并没有小富即安,他在等一个新的入局机会。

善战者伐谋,谋之首在于为自己创造机会,而不是守株待兔。

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第一次会议在京城召开,明确提出取消单位福利分房政策,逐渐实行住房商品化。

看到这个消息之后,敏锐察觉到房地产黄金时期即将到来的吴永强,立刻将业务全线转向了建筑和房地产开发。

短短几年时间内攻城略地、无往不利,同时他还将房地产业务开拓到京城。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喜欢砸掉铁饭碗的人,似乎更容易惺惺相惜。

在京城,吴永强认识了同样从机关事业单位辞职的段成功、柳伟刚等人。

当段成功提出要建立小团体、互帮互助的时,柳伟刚、吴永强等人纷纷响应。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基石产业研究会”在京城成立,段成功担任会长,柳伟刚、吴永强等六人担任副会长。

其实上,这个“基石产业研究会”的成员总共就是七个人。

大家约定,从成立开始,这个小团体就是七个人。如果确实需要吸收外人加入,必须得到七个人的一致同意。

为了保持七个人的平等地位,会长实行轮流制,每二年一轮,轮到的人担任会长,其它六人担任副会长。

不过,“基石产业研究会”虽然只有七个正式成员,但聘请了二位顾问。

第一位是经济学界的顶级大佬,知名度和影响力非凡。

第二位是来自国家经济部委的重量级领导。

此后的数十年里,吴永强商海沉浮的命运,都将与这六个人深深浅浅地联系在一起。

把欲望幻化成梦想,往往需要一种表达形式,有时候它更像是一层外衣。

经过秘密调查,陈西峰发现吴永强其实还有一个身份——外商。

在地方上开拓事业时,为了享受到国家对外资的倾斜政策,吴永强跑到国外注册了一家名为天胜国际的公司。

就这样,原先不招人待见的私企老板吴永强,摇身一变成为了可以呼风唤雨的外商。

这一层外衣,如同板砖。

吴永强有时候可以将砖头举得更高,砸向更多的地方。

房地产开发是个吞金巨兽,资本市场更是吸金的黑洞。

吴永强的资金实力,除了以股权质押、资产证券化外,也得益于控股于一家上规模的民营银行。

考虑到“基石产业研究会”这个名称太拗口,后来大家便干脆称呼为“基石会”。

按照惯例,“基石会”的七名成员每二个月相聚一次,由轮值会长负责召集,每次相聚一到二天。

七个人聚在一起时除了交流心得外,也会经常探讨企业发展困境的解决之道,于是就谈到干脆成立一家民营银行的想法。

在上个世纪,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最大的难题莫过于贷款难。

经过七个成员的一番商量,后来经某些工商联领导之口,逐步向上反馈,表达了筹建民营银行的意愿。

当时的许多政策都在摸索中,既然有人愿意筹办民营银行,于是银行业便向民营资本打开了一扇门。

经过一番筹划,基石会的七个人共同出资成立了全国第一家民营性质的天胜银行。

吴永强在天胜银行中担任了董事长,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职。在许多时候,掌握了金融和资本,便掌握了话语权。

从此,天胜银行就成了吴永强的“提款机”。

在新世纪第一个十年快结束时发生的金融危机,市场哀鸿遍野,江湖中的民营资本在各种滔天巨浪里纷纷坍塌。

不过,拥有“提款机”的吴永强不一样,在那段漫长的凛冬时节,上演着“一个月一减持”的戏码,三次减持共套现约45.3亿元。

那时候钱还是很值钱的,正是得益于天胜银行庞大的现金流,吴永强的房地产安然渡过了寒冬。

与有些如雷贯耳的资本派别不同,在云波诡谲的资本市场,吴永强和他背后的资本巨兽,一直在低调潜行、野蛮生长。

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吴永强悄然构建起了一个包含地产、能源、上市公司、金融机构、境外投资的庞大商业帝国。

当然,比起这些,更让人殷羡的还是吴永强的朋友圈。

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存钱再多不过金山银海,交情用起来好比天地难量。

在别人忙着存钱的时候,吴永强不忘存交情。

作为“基石会”的成员,他深谙团体和圈子的重要性,在朋友、生意伙伴之间进行合纵与连横,寻找利益平衡的最大公约数。

比如有位成员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吴永强主动提供巨额资金,帮助这位成员度过难关。

当吴永强由于拿地过多,一段时间“消化不良”时,是柳伟刚出手帮助进行开发。

而柳伟刚想出资完全控股某个公司时,吴永强又提供了巨额资金进行支援。

基石会某个成员在公司成功上市时,在公开致辞中感谢了三个人,其中一个人就是吴永强。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

成员团结的力量是无穷的,但有一个前提是顺势而为。

几十年的商海沉浮,基石会的七名商界大佬无不是凭着对时代趋势的嗅觉和政治觉悟,踩在了财富的风口上,于是事业越做越大。

但没有人一直是命运眷顾的宠儿。

这二年来,许多大规模民营企业纷纷出现经营困难的时候,很多人在猜测下一个会不会是天胜国际,另外一些人则猜测吴永强会不会再出手帮忙。

真实的情况是,吴永强的处境虽然比那些出现严重经营困难的企业要好一些,但总体情况也不太妙,简直有些自身难保。

主要是他投资的一些行业,由于政策影响、由于经营环境变化,纷纷亏损。

既然吴明自身难保,那么陈西峰便把目光转向他的儿子、十会盟盟主吴明。

虚影队员也不是什么都精通的,他们设法找到了一些资料,但看不懂,陈西峰看了也是一头雾水。

他明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进行解释。

陈西峰想来想去,便找欧阳华海进行打听,主要是后者认识三教九流的人。

欧阳华海听了陈西峰的疑问后,便带他来到一个地方。

在省城天宁市中心一幢高档写字楼的第七层,陈西峰看到了一块招牌:天宁市天极商务咨询公司。光看招牌和办公室门面,中规中矩,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商路日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22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养花哥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商路日记第22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