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自然灾害都是接二连三,接撞而至,就算今年的干旱度过了,你敢保证明年就风调雨顺了?”
“万一明年情况不容乐观怎么办?”
“你想过吗?到时候你就算是有钱都买不到粮食了!”
陈金凤还真被李红军给吓住了。
嘴里一直念叨着:不能,不能,肯定不能。
但也阻挡不了心里担忧,李红军的话就像魔咒一般,萦绕在她的心里挥之不去。
早上一家三口坐着人力车到了厂里,李贵就跟范主任商议倒班的事情去了。
李红军跟冯小美先把闺女送去了幼儿园,俩人才手牵手的去了食堂。
“哟,都结婚这么久了,还这么幸福甜蜜呢!”
路上有人见到他们的样子,忍不住打趣道。
“嘿,七年之痒,我们离七年还好久呢!”
李红军不虚的回应。
冯小美脸皮薄,被人取笑了就想把手给抽出来,但奈何李红军脸盆后,不在意,死死攥着不让她把手抽走。
“红军,你放开,影响不好!”
“好吧,不为难你了!”
俩人来到食堂后,李红军把大栓喊了出去。
“大栓,家里有多少钱?”
大栓一楞,还以为红军遇到了难事:“大概齐还有一百多吧!”
“不够用的话我让周梅回娘家借一点!”
李红军郑重其事的问道:“大栓,你信我吗?”
“嗯,我信!”
“回去之后把家里所有的钱,都拿去换成粮食,粮票不够就是去自由交易市场找黄牛买!”
李红军叮嘱:“记住是家里所有的钱,我姑手里的钱也都拿出来!”
大栓还以为红军要借钱呢,但没想到是让自己买粮食。
“红军,这是为嘛?”
李红军答非所问:“大栓,你以前也是土地里刨食的,你觉得今年庄稼的收成如何?”
大栓一点没犹豫:“再有两月就到秋收了,按照目前形式来看,十不存三,能有往年的三成就偷着乐吧!”
“你也说了,最多能有往年三成,你想想全国各地皆是如此,到时候粮食会不会出现短缺?”
“还有现在乡下到处都在搞大锅饭,就这么个吃法,生产队的存量都被他们吃光了······”
大栓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我听你的,回去就把粮食都买回来。”
李红军:“一百多块钱就算全买粗粮,玉米面,也才能买几百斤,远远不够!”
“你回去让周梅回娘家借一部分吧,我记得之前你丈人不是借你五百块吗?你早都把钱还完了,他们家周雨也没娶媳妇,这钱你想借出来全都换成粮食。”
“自由交易市场粗粮票最多一毛钱一斤,新粮贵一些两毛钱一斤,陈粮便宜才一毛四一斤,玉米面也才一毛二一斤,你要是全买粗粮能有两千多斤!”
大栓吓一跳:“红军,不用买这么多吧?”
李红军沉声道:“小心无大错,万一明年情况更恶劣呢,到时候你们一家吃什么?走一步看三步,信我的没错!”
大栓这人脑袋虽然不聪明,但胜在听话。
“我晚上回去就办。”
“对了,如果是玉米面的话,你完全可以骑自行车去乡下收,价格还能便宜些!”
大栓点点头:“知道了,我这就去告诉二栓一声,让他跟我一起屯粮食。”
“记住这事就咱们自家人知道,坚决不能让外人知道,包括你的丈人家,二栓的丈人家,赵楷也不能说!”
大栓不理解为什么,但李红军的话他会严格执行。
李红军也是担心被有心人知道,到时候再告他一个威胁论,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他不是圣人,也没有多大能耐,只要能让身边的人衣食无忧就心满意足了。
大栓去了车间找二栓。
李红军的原话,大栓一字不漏的告诉了二栓。
二栓的脑袋本来就比大栓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李红军的用意。
兄弟俩商议后,决定各自回家把粮票都用了,然后一起去乡下收玉米面。
这边李红军回了食堂,李贵就把他喊道办公室去了。
李贵:“红军,我跟范主任商量过了,今天就开始倒班制度。”
范主任:“我这就去跟厂长说一声,然后让每个车间都出人来食堂帮厨。”
半个小时后,范主任回来了。
食堂开会,几十人坐在空旷的食堂里。
“大家静一静。”
范主任咳嗦了几嗓子:“咱们食堂从今天开始实行倒班制,一个星期白班,一个星期夜班!”
“范主任,我上夜班!”
“我也上夜班!”
范主任拍了拍手:“大家听我说,夜班轻松只做一顿夜餐,这样是不公平的!”
“所以,每个人都实行轮班制,上了一个星期白班自动轮换成为一个星期夜班,这样公平,公正!”
范主任讲完,李贵讲。
“我已经给你们排好班了,就贴在打饭的窗口,开完会你们自己去看!”
“上夜班的一会儿就可以回家休息了,上白班的留下,各车间也会派人来给咱们帮厨,大家一定要友好相处······”
散会后,李红军跟大栓上夜班就提前回去了。
李贵也不坐办公室了,他坐镇后厨,有他在冯小美的白班依旧没什么事做。
这边李红军跟大栓回了家。
大栓进屋就找媳妇,老娘,要钱买粮。
乍一听,把家里俩女人吓一跳,但说了李红军的分析过后。
李春霞支持他,李春霞可是火了几十年了,结合眼前当下的形式,李春霞觉得把明年一年的口粮准备出来没错。
如果明年情况不乐观,后年的口粮都得预备出来。
家里所有的钱,李春霞的私房钱,周梅的私房钱,凑在一起两百多块。
周梅想要回乡下跟家里通个信,虽然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陈粮,但还是那句话,有备无患,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但被大栓给阻止了,李红军的交代他没忘,也告诉了周梅。
“我会回乡下一趟,跟丈人借钱,到时候家里的钱被我借出来囤了粮食,如果情况不乐观,咱们家到时候会接济他们的!”
“如果这是被人知道,就是给红军招灾惹祸。”
周梅听了大栓的话,也就放心了,如果明年风调雨顺一切都好,如果情况恶化,自家也有存粮帮衬娘家。
大栓把家里的粮票都拿上了,跑到粮站买粮食。
可他家里才攒了几十斤的粮食,他直接用肩膀扛了回来,这点粮食不过是杯水车薪。
大栓直接就去了鸽子市,黄牛手里细粮票才一毛五一斤,粗粮票一毛一斤。
大栓想着自己吃粗粮没事,但孩子跟老娘总的粗粮细粮掺着吃,直接就买了五百斤的细粮票,接着去了粮站,高筋粉一毛八一斤,大米两毛一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