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奎看看她,又看看樊刚,道:“老宅只有一个火炕,倒是能睡仨人,但你们两男一女……”
郭才提议道:“咱们这儿不是有个单人钢丝床嘛?”
“可以搬过去,放到东厢房里,给这位女记者睡。”
“这样北房睡俩,东厢房睡一个,就解决住的问题了。”
“不过三人混住的话,是不是有点不方便?”
“要不这样,让这位女记者来村两委住?”
方晴摆手道:“不用客气,我跟他们住一起就行,我没那么多事儿。”
郭才和张奎见她很好说话,都松了口气,各自点头接受。
随后,张奎去屋里的广播站,通过大喇叭,召集村里的贫困户开会。
郭才则在征得刘锐三人的同意后,派人用电三轮,将钢丝床和三人的行礼先拉到了那套老宅里。
樊刚留下了摄像机,并调试机器,准备摄录。
张奎的召集喊话持续了十分钟,才算结束。
他走出房来,找到刘锐,道:“走吧刘主任,咱们去开会。”
村两委位于上山的一条山道旁,山道西边,是一道宽约数十米的山谷;山道东边,则是一部分村落。
受限于这种地形,村两委附近没有宽敞地带可以召开村民大会。
所以村里开大会,向来都是去山下的村小学对面的晒场。
从村两委走过去的话,要走上五六分钟。
这点时间,正好用来给贫困户们集合。
刘锐说了声好,也不理会周继祖、邱庆华等人,跟郭才、张奎向山下走去。
方晴拿着笔和本,樊刚提着摄像机,紧随其后。
周继祖眼看没有和刘锐结交的机会,也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喝完杯中水后,就上车打道回县城。
“刘主任,去我家那套老宅,从这个路口往东再往南就是。”
下坡路过第一个十字路口,张奎给刘锐介绍了下路径。
刘锐敷衍的嗯了一声,他并不关心这种小事,只关心过会儿的贫困户大会。
他在脑子里来回熟悉过会儿开会的发言,免得到时出糗。
今天天气很不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
远处青山莽莽,近处山村人家!
行走在这样的环境里,让人感到胸襟都开阔了许多。
方晴从未到过这种地方,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
她一会儿指着村民家里挂果的柿子树惊呼,一会儿又细细观察路过的破败老房,一会儿又忍不住逗弄人家门口的柴狗,倒是忙得不亦乐乎。
樊刚嘿嘿冷笑:“新鲜吧?”
“嗯,新鲜,这里的一切我都觉得新鲜!”方晴有些兴奋的回答。
樊刚道:“希望你住过三天后,还能这么想。”
方晴听他话里有话,撇嘴道:“你什么意思啊?”
樊刚道:“村里没有wifi,没有商场,没有超市,没有西餐厅,没有电影院……你住不了半天,就得腻烦咯!”
“山里的景色虽然怡人,环境也很好,但看久了就枯燥无趣了。”
方晴这才明白,缓缓点头,黛眉也皱了起来。
五人赶到村小学对面的晒场,却是好不尴尬。
只见这块面积足有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地面上,除了两个老太太坐在场外石头上晒太阳外,一个人都没有。
而此时距张奎喊话召集,已经过去了一刻钟。
就算山民们需要花时间准备、赶路,也应该聚起一小群人来了呀。
郭才疑惑的看向张奎。
张奎摆手道:“你别看我,我刚才喊得多大声你可是瞧见了。”
郭才道:“我不是说你刚才喊得有问题,我是要问你,怎么没人过来?”
张奎挠了挠后脑勺,道:“你别问我,我也不清楚。”
刘锐隐约感觉不妙,嘴上却淡淡地道:“等等看吧。”
五人这一等,就等了半个多钟头。
可结果呢,却只来了六个贫困户。
这个数字,是石桥村贫困户数量的十分之一!
很显然,刘锐这个会议开不了了,至少现在不能开。
郭才和张奎作为村里的最高长官,脸上都有些挂不住。
尤其是张奎,毕竟这个会议是他召集的,却只来了六个贫困户,这不啻于是在打他这个村主任的脸。
“这帮子懒蛋玩意,一群怂货,真是特么气死我了!”
“刘主任大老远从市里跑过来,义务帮他们脱贫致富。”
“咱们村两委也是努力配合,积极救助他们。”
“可他们自己却一点积极性都没有,叫他们他们都不来。”
“真是烂泥扶不上墙,活该他们受穷一辈子!”
张奎气得发作了一通,甚至爆了粗口,可见内心的愤怒程度。
郭才劝他道:“别生气,也别着急。实在不行,咱们各家通知一下。”
刘锐盯着赶来开会的那六个贫困户看了几眼。
对方都是四五十岁的汉子婆娘,虽然说不上老,却也已经不年轻了。
这样的扶贫对象,劳动能力不够强,自救积极性也不够高,会影响扶贫效果。
刘锐想了想,改了主意,对郭才道:“先不急通知大家开会了。”
“事实证明,我高估了贫困户们的积极性,准备不足。”
“这样,我们先找两家贫困户,问问为什么不来开会。”
“张主任,麻烦你记下这六位乡亲的名字。”
“回头开展扶贫的时候,我会在他们六家身上多用心。”
郭才带着刘锐三人赶奔最近的一家贫困户。
这家贫困户确实穷得够呛,连院墙都塌了一面,没有修葺。
也没有院门,只有一堵篱笆门。
院里只有一座北房,也是老旧破败之极。
已经腐朽的木窗上连窗户纸都没贴,露着黑洞洞的窗格。
整座院子连院带房,没有一丝生气,有的只是腐败与衰亡的气息。
“这家只有两个人了,户主叫张大宝,人很勤快,也很孝顺。”
“因为老娘是个盲人,他就没出去打工,留在家里照顾老人。”
“一来村里没什么赚钱的活儿干,二来受老人的拖累。”
“所以家里穷苦得厉害,他都四十出头的人了,连个媳妇都讨不到。”
郭才为刘锐介绍着户主的情况,带三人走入院里。
“大宝,张大宝,人呐……”
郭才喊了几声,屋里就走出一个身形高大却瘦削的汉子。
四十来岁年纪,头发乱糟糟的,胡子拉碴,但长相很威猛。
身上穿的衣服十分破旧,脚上穿的拖鞋更像是从垃圾堆里捡回来的。
方晴看到如此邋遢脏污的男人,眉头皱了皱。
“支书,你们这是?”
张大宝看看郭才,又扫过刘锐三人,一脸的疑惑。
郭才问道:“刚才听到大喇叭广播了吗?”
张大宝点头道:“听到了……”说着话,继续审慎的打量着刘锐三人。
郭才笑问道:“既然听到了,怎么不去开会啊?”
“别人不去还有情可原,你家就在小学旁边,出门就是,不去可是不像话。”
张大宝表情尴尬的道:“我是不知道开会要说什么,我也觉得开会没什么用。”
“要是开会有用的话,我家早就脱贫致富啦。”
刘锐点点头,对郭才道:“看来怪我了,刚才没让张主任把话说清楚。”
郭才咧嘴苦笑,道:“这不怪你啊刘主任,大喇叭广播的时候,没法说太细。”
说完,郭才给张大宝介绍刘锐:“这位是刘主任,代表市里的华佑公司,来咱们村驻村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