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的话,可就能跟刘锐一样,融入眼前这两位大人物的小圈子里了。
“哈哈,办正事吧,题字,题字!”
“建武兄,小刘他们俩之所以奔波两百里,其实是找我题字来的。”
“他们临都市的招待所,改制后要改一个名字。”
“正好今天你也在,咱俩一人写一幅,让他们自己挑!”
“不过先说好哦,要是挑了你写的,你可不许要钱!”
郑之路已经打算好了,先把正事办了,然后带沈晓舟二人去客厅里坐坐,聊聊公务。
梁建武欣然点头:“多半是要挑你的了,你的字比我秀丽。”
郑之路笑道:“那可说不定,建武兄你的名头可是在那摆着呢。”
梁建武淡淡一笑,摆手道:“写字,写字,别说别的。”
刘锐却插话道:“两位前辈,我倒有个更好的想法。”
“临都市招待所里头,新建了一座贵宾楼。”
“这座贵宾楼,专用于接待市级以上的重要领导与嘉宾,乃是招待所的重中之重。”
“梁前辈的字大气磅礴,有千钧之重,不妨为贵宾楼题字,也对得上贵宾楼的主旨及地位。”
“郑总裁的字,则秀丽雅致,更符合大众审美观。”
“那就请郑总裁,为招待所新招牌题字。”
“两位前辈觉得,我这个建议怎么样?”
“说起来有些斗胆和冒昧,还请两位海涵。”
郑之路和梁建武对视一眼,先后点头同意。
二人自然都看得出,刘锐这个建议,其实是避免自己二人过会儿可能因作品落选而产生纷争或是不快。
尽管二人已是老友,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就闹矛盾,但如果谁的作品没被选中,心里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小别扭。
刘锐此举,就完全避免了这种可能,而且让两人作品都能被高挂扬名。
郑之路在悔恨自己虑事不周、险些惹梁建武不快的同时,也在心里暗暗佩服刘锐的睿智。
梁建武则是赞许的看向刘锐,觉得这小伙子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沈晓舟更是高兴,如果临都市招待所有了梁建武这位大人物的题跋,那等于是拥有了金字招牌,以后就不用发愁没有客源了。
至少,招待所内的贵宾楼会天天客满了。
随后,两位民间书法家,先后挥毫泼墨,写下了“贵宾楼”和“临都宾馆”两幅大字。
墨干以后,刘锐先是分别拍照,随后各自卷起,找来袋子装上。
正事办完之后,郑之路请三人去客厅里喝茶小憩。
照顾到梁建武这个外人的存在,沈晓舟没有说起临都市公司的人事变动与经营情况,免得梁建武无形中被孤立冷落。
沈晓舟说起了接下去临都市公司要干的一件大事:扶贫!
因为沈晓舟知道,梁建武这个省里四把手,就主抓省里的扶贫。
之前,梁建武更是亲自赶赴临都市调研扶贫工作开展情况。
从梁建武在临都待了两天可以得知,他是非常重视扶贫工作的。
因此提及扶贫,既可以让梁建武插得上话,还能得到他的教诲指导,更能凑他的趣儿。
“社会企业也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去,被证明是有效的。”
“几个扶贫工作先进省份,已经从中受益多年。”
“不过在我省,还没有一个地方,正式开展这项工作。”
“可以说,伍思扬和临都市,已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顿了顿,梁建武又对沈晓舟道:“你刚才说,先拿出了一千万的扶贫资金,这很好!”
“一千万对于一座地级市的扶贫工作,是杯水车薪。”
“不过如果有更多充满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站出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那扶贫工作就能做得很好了。”
“我代表省府,也代表省里还未脱贫的三百万贫困人口,向你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沈晓舟摆摆手,谦虚陪笑道:“梁省您客气了,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说句大俗话,我们不能光从地方上赚钱,也要回馈反哺地方。”
“如果连这点社会责任担当都没有,那就成了赤果果的资本家。”
梁建武看向郑之路,道:“回头我们要研究一下,要让各地市给予积极支持扶贫工作的社会企业以各种优惠。”
“也不能光让企业付出,社会企业是没有责任支持地方扶贫事业的。”
“对于那些做出贡献的企业,应该要给予感谢与回报。”
郑之路点头道:“我回头也和文主席商量一下,加大集团及各地子公司对全省扶贫工作的支持力度。”
梁建武微笑颔首,又转头问刘锐道:“小刘啊,你接触过扶贫工作没有?就敢接手这么重要的扶贫工作?”
刘锐摇摇头,坦直说道:“没接触过,但我相信,只要用心,只要深入,那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
“从下周开始,我就会深入学习研究扶贫工作。”
“在拟定扶贫办法之前,我应该会入驻贫困村,实地调研一段时间。”
“我会立足贫困村实际,以扶贫项目为抓手,切实有效的搞好扶贫工作。”
梁建武笑道:“光是说得漂亮可不行哦。”
刘锐陪笑道:“我也一定会做得漂亮的,不信就请您拭目以待。”
梁建武点头道:“好,我会拭目以待的。如果你真做出了成绩,我还要请你来省里做培训呢。”
几人又聊了一阵,沈晓舟眼看已经四点多了,便提出告辞。
梁建武正好也要走,郑之路便送三人出去。
“小刘,你字写得不错,可以好好练练。”
“不过我个人建议,四十岁前,还是不要浪费时间在练字上。”
“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时间最宝贵,要用在建功立业上。”
“等过了四十,家业两成时,再练字也不晚。”
梁建武对刘锐很是看重,道别时,特意嘱咐了他这么几句。
刘锐笑着答应道:“谢谢梁省,这番话是金玉良言啊,我一定谨记不忘。”
“下次梁省再去临都出差,也请一定住到临都宾馆。”
“我正好请梁省您看看,您亲手写的牌匾。”
梁建武微微一笑,道:“我会去看的,顺便找你问问你的扶贫成果。”
沈晓舟在旁微笑看着,眼看刘锐此行能结交梁建武这等大人物,心里很为他高兴。
别看梁建武没给刘锐留下联系方式,也没有别的结交之语,但以后刘锐要是有事求到梁建武头上,梁建武也会乐意帮忙。
就比如说,临都分管文教卫旅的副市樊淑红再想欺压刘锐,那刘锐就可以扛出梁建武的大旗了。
樊淑红肯定不敢也不能找梁建武确认,也就只能拿刘锐无可奈何。
如果刘锐通过扶贫工作,能进一步获得梁建武的赏识,那刘锐以后就更拥有了强大的靠山。
不得不说,这小兄弟的运气是真的好呀!
“中秋节就不要送月饼来了,我不兴那一套!”
沈晓舟上车前,郑之路特意嘱咐了他一嘴。
沈晓舟讪笑道:“像您这样的集团高管家里,怎么也要走上一圈的。”
郑之路正色摇头道:“就算要送,也是集团给你们这些地方诸侯送!”
“要是没有你们这些地方诸侯给开疆扩土,集团哪能发展得这么好?”
“所以啊,你就别来省城了,至少别来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