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康熙大帝就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不是他微服私访,能发现自己治理下的江山,会有这么多毛病?乾隆皇帝,一向极为自负,认为自己将江山打理得,国泰民安,可他下面不还是出了一个和珅么?

和珅贪得无厌,臭名昭著,居然就在乾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藏着。

张一凡并不认为,只要每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把工作做好。坐在办公室里做工作的,那是秘书的事,也是普通的,最低层的公务员人,最基础的工作。

如果说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市委,他们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就能治理好一个县,一个市?

付方长在这些干部中,算了做出了表率。

他率领甘凉子弟,打造成了几万亩林子,这就是政策。放眼全国,又有几个象付方长这样的干部?张一凡知道,很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那种喝喝茶,上上网,看看报报,开开会意识上。

认为当干部就是开会的,喝茶的,这种心态自然不好。

张一凡有时想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干部都这种心态了,咱们党校不是年年都在搞培训吗?他们脑子里想的又是什么?他最看不惯的,就是那种鱼肉百姓的事,贪吃贪喝,还要占人家便宜。

于是他就在心里想,该如何树立起公仆形象,让他们这些人有公仆意识。

这让他不得不想起了冒毅然的话,胡杨精神。

在西部,应该推广胡杨精神。在改朝换代这个大时代,他们也必须推广胡杨精神。什么叫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

人若有了这种精神,西部大开发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大事。

张一凡突然心血来潮,叫腾飞铺了纸张,拿起毛笔写下了胡杨精神四个大字。

这四个字写得很大,旁边又写了那句话,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腐。

但张一凡的字算不了太好,跟那些书法家相比,一个专业一个业余,他写字,只是随性而起。真正喜欢的不是书法,而且这句话后面的含义。

以前老总理喜欢写字,老爷子也喜欢写字,张一凡的毛笔字跟他们相比,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现在越来越多的当干部的,都喜欢写字。这叫文雅。

腾飞当然不能说写得不好,张一凡的字一向都不坏,只是缺少那种书法家的意境。张一凡问他,觉得怎么样?

腾飞说好,非常好。

张一凡将笔扔过去,腾飞忙着双手一接,却是弄得满手的墨水。张一凡说,三天不许洗手。

腾飞讪讪地笑了,“我当是张书记的亲笔签名,以后都不洗了。”

晚上回到家里,崔红英看到他那双手全是墨汁,就皱着眉头道:“你这是在干嘛,挖煤回来吗?”

腾飞便说了今天的事,张书记让我三天不洗手。

崔红英就认真了,你肯定是说错了话。他怪你了。

腾飞挺委屈的,“我能怎么说?说他的字不好吗?”

崔红英道:“他是怪你不懂他的心思,跟他这么多年了,你还不了解他?不能从表面上去说什么,只能顺着他内心的深意去说话的。”

腾飞说,看来你比我更了解他。

崔红英就白了他一眼,不说话了。

晚上两人睡觉的时候,腾飞的双手依然没洗,崔红英背过身子去,腾飞就去摸她。

崔红英开始没在意,问了句,“你手洗了没有?”

腾飞说哪能,三天就三天。

崔红英突然惊叫着坐起来,把腾飞也吓了一跳。“你发什么神经?”

崔红英打开了灯,撩起睡衣,上一片黑乎乎的。

她就气得咬着牙齿格格做响,腾飞惊讶了半晌,这才歪着嘴笑了起来。崔红英气死了,“三个月不许碰我!”

然后就冲冲下床去冲洗身子,腾飞望着自己这双手,无语地摇了摇头。

第二天,张一凡看见腾飞的手还是黑的,装作没看到,也不管他。他当然不知道昨天晚上发生了这一幕,否则他真要叫罪过了。

只是害了崔红英,洗了老半天没有把身子洗白,这么冷的天,却有些感冒了。

晚上,张一凡去腾飞家吃饭,发现崔红英在咳嗽,便道:“小崔怎么感冒了?”

崔红英的脸憋得通红,只能敷衍过去。

专家组的方案终于出来了,关于沙漠治理的方案,跟张一凡等人预想的差不了多少,只是更具体,更细致。张一凡约了付方长,争取在年内见个面,把这个方案定下来。

年底嘛,工作特别多,付方长三言两语,把会议结束,并且强调,以后那些没有营养的话少说,直奔主题,有事说事,没事散会。

因此,甘凉那边的坐议少了很多,这个春节,他还想着带领甘凉人民继续植树造林大计。接到张一凡的电话,他基本上没什么犹豫,直接就答应了。

与付方长的会晤,很成功。

正象付方长所说的那样,为了两省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没什么可以斤斤计较的,因此这个合作项目很快就确定下来。

只等明年开春,马上启动这个合作项目。

西部省在与甘凉交界处开始,向西发展。在西部的方案里,还有几个大项目,就是利用冬季这段时间,大肆兴修水利,利用明年的春水泛滥来灌溉沙漠。

这个方案确定下来,已经由交给水利水电局了。

付方长走的时候,跟张一凡握着手,“张书记,我代表甘凉省的人民群众感谢你。”

张一凡道,付省长太客气了。甘凉省人民有你这样的好干部,好领导,这是他们的福气,不管别的,那几万亩防护林,就是你付省长最真实的写照。

付方长长叹了口气,“但愿这项工作,能子子孙孙完善下去。”

两人挥手道别,付方长坐在后面的位置上。秘书看他微闭着双眼,也不惊扰他。

大西北的确是地大博物,两个省城之间的距离,近二千公里。

司机开着车子,生怕惊动了付方长休息,尽量走平坦的地方。

大约半小时后,付方长突然睁开双眼问到哪了?

秘书小心翼翼回答,“刚进国道,我们出城没多久呢?是不是去伊吾看看?”

他们知道省长的大公子在伊吾县当书记,是不是顺便去看看付兴华,付方长道,“算了吧,反正就要过年了。”

就这样,车子没有拐去伊吾的方向,直接回省城。因为年底事情太多,付方长还得为明年开春植树造林的事忧心。他坐在车子后面,想的全是如何布局,如何发展甘凉经济的那些事,甘凉这地方太苦了,越往西北方向越触目惊心。

由于自然环境的艰苦,经济建设很难搞起来,现在很多群众连喝的水都没有解决,更不要说什么富裕,小康之类的口号。

长年累月工作不断,一心扑在甘凉事业上的付方长,突然觉得好累,好累。每次他下乡,看到的那一幕一幕,他的心酸啊。

自己身为省长,却不能带着他们走出贫穷,不能带着他们解决温饱,不能让他们享受美好的生活。想到那片黄土高坡,想到那片荒凉的戈壁,那种风沙漫天的沙漠,付方长脑子里就乱乱的。

这么多年,他一直崇拜着一个人——焦裕禄。

仕途风流》小说在线阅读_第247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拙非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仕途风流第247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