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婉云和李虹分别在下午和晚上的时间,给张一凡打了电话。两人对今天发生的事情,感到十分意外。李虹说,“你千万要注意,这些人可都是丧心病狂的,凡事要注意分寸,也不能过于激励。”
对李虹的关心,张一凡很感动。“放心吧,我会活着走出西部,到京城与你见面。”
李虹也不多说,只是叫张一凡保重。工作之余多联系。
以前李虹从不这么说,现在倒是让张一凡跟她保护联系,这让张一凡觉得,自己在西部太让人不踏实了。
沈婉云是新闻部的,对这些事情极为敏感。她跟李虹可不一样,说话比较随意。开口就是一句相公。
张一凡躺在沙发上跟她打电话,沈婉云道:“今天的动静闹得挺大的,连上面都惊动了。”
张一凡说没什么事情,一切都在掌握当中。
沈婉云道:“我过段时间来下来,带一个新闻组对西部整个事件进行追踪报道。把你们这次取得的成就展示出来。”
张一凡本想劝她,但他知道沈婉云是劝不住的。而且这也是新闻部的意思,因此,他就应了句。“好吧!等你来了,我全程接待!”
董小凡等人得到的消息显然慢了半拍,她们见到这种现象,当时就吓得脸色发白。以前也听说西部有些问题,但没想到这么严重。
张一凡打了一通电话,这才准备去跟秦瑞生吃饭。
今天一役,让公丨安丨局的同志们,感到极度兴奋。
从来没有打过这么大的仗,今天算是开眼界了。一般的丨警丨察,哪里有机会跟这么庞大的组织发生火并?黑蝠社的阵势,的确让他们大开眼界。
幸好也有军区的人在场,军区派了一个连队,早早埋伏在现场。将刑场附近团团包围,要不是有军队助阵,他们这些丨警丨察还真有些担心。
可这一次,主要的功劳还是闪电小组的。他们混入群众当中,借机制住了古丽和哈拉汗,这才让战机瞬息急转。但很多人都不知道闪电小组的来历,柳海对他们当然不会提及。
抓到这些人之后,立刻展开了审讯。
由于柳海是维稳办主任,这件事情由他亲自督办。
审讯工作,跟以前一样,没有太多的进展。古丽和哈拉汗等人,一向比较守口如瓶。真想从他们嘴里得到一点什么,比登天还难。
不过小四等人,正在全力破解前几天晚上截获的那段录音。
破译工作,由闪电小组进行。柳海这边只能负责审讯。
二个声音中,可以肯定一个是热西提,那么另一个又是什么人?
从声音中分析,对方很有可能是西部人氏,或者是外国人。因为他的普通话,非常的不标准。值得小四怀疑的是,对方说的那句,“落——”
他们通过网络,与远在香港的瞿静取得联系。瞿静的英语水平好,她一下就听出来了。对方说的不是落,而是no!
得到这个答案,小四等人欣喜若狂。
这么说,对方的身份可以肯定为是一个外国人?
黑蝠社的老大,居然是个外国人?
这个答案,实在令人十分惊讶。
难道黑蝠社居然是个境外组织?
柳海匆匆赶来,急问众人有没有什么进展?
小四将分析的结果告诉了他,柳海道:“我们可以大胆的设想一下。黑蝠社可能有境外势力支持,而热西提在其中担任的,很有可能是提供资金来源。而这个外国人,更有可能提供军火。死去的老三莫汉拉,应该是组织活动。这些跟我们以前的分析不谋而合。”
几个人都点了点头。
柳海道:“立刻调查这个神秘的一号人物,看看他到底是何方神圣。一旦发现,先不要惊动他。记得及时上报!”
小四等人点点头,“我们继续对热西提实施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监视。”
“对,密切关注跟他有来往的人,不论是谁?我们都要调查。”
柳海道:“这个古丽是个关键人物,她知道很多内幕,也是一号人物的助理,我们这边尽快打开她这个缺口,现在我们双管齐下,一起努力!等案子破了之日,我请兄弟们聚聚!”
几个人笑嘻嘻地送走了柳海。
晚上,张一凡和秦瑞生在一起吃饭。
张一凡知道,虽然他在来西部上任之初,把秦瑞生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可毕竟两人的目的是相同的。抛开私人问题不说,从大局观来看,秦瑞生必须,应该拥护张一凡的立场和原则。
维护西部稳定,对于他来说,同样很重要。
秦瑞生考虑过了,象今天这种情况,虽然说是张一凡主动出机,引诱这些暴徒上钩。但如果自己碰到这种情况,又该如何处理?
秦瑞生做了很多种假想,假若西部现在老大不是他张一凡,是自己的话。他在对待这个问题上,是不是更强硬?
秦瑞生是一个善于总结的人,他仔细回味了整个过程。
总是觉得,张一凡更冒险了一些。
对方手里毕竟有这么多人质,万一那些人失手,造成什么样的后果?难道他张一凡就没有想过吗?
他这个人到底是鲁莽?还是真正运筹帷幄?
秦瑞生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叹息。
或许,正因为张一凡这样的性格,才会做出这样惊人之举。换了自己一味求稳,显然是得不到这样的结果。他并不认为,张一凡这次能成功斩获这些暴徒,凭的绝对不是运气。
不是运气,那就是实力!
秦瑞生这才开始,将目光落在柳海身上。
这个柳海,值得关注。
吃完了饭回去之后,秦瑞生做了一番考虑,这才给石标打了个电话。
石标听到组织部长的呼唤,自然屁巅屁巅地跑过来了。
当然,他不忘了捎上一些东西。
秦瑞生不抽烟,不喝酒,茶叶是最好的礼品。
由于跟秦瑞生没什么深交,石标也只带了二盒茶叶和一些养生的营养品。
秦瑞生家里有个保姆,三十左右,长得也蛮标致的。这一切,当然是办公厅主任安排的好事。秦瑞生和张一凡一样,没有携带家眷。但家中的保姆必不可少。
看到石标手里的东西,秦瑞生也没说什么话。
两人就在沙发上谈话,保姆很识趣的回避了。
秦瑞生喝着茶,问石标,“石标同志,你在西部几年了?”
石标算了一下,“差不多十二年了吧!”
“那的确是个老西部了。”秦瑞生总是那付风淡云轻,令人看不出什么端倪的模样。当然,他也有发怒的时候,只不过这种情况看到的人比较少。
石标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找自己来的目的,因此倒也不敢随便说话。秦瑞生又问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石标心里越发没底了。
组织部很少找人谈话,更不会无缘无故找人谈话。
他们找到你的时候,无非就两种情况,一种是升迁前的谈话,一种是你有问题,组织上调查你的谈话。但今天看来,两样都不是。
如果是工作上的问题,石标认为秦瑞生不会选择在家里,而应该在办公室。那么他选择在家里谈话的原因是什么?做为官场老油头,石标马上就想到一个站队的问题。
难道秦部长要拉自己入他的阵营?
你可以这么想,人家也可以不说,这种事情,需要自己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