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有些陈旧,根本无法跟江淮那些现代化城市联系起来。一行人进去的时候,村里的人一个个紧张地打量着众人。看到又是公丨安丨,又是领导的,每个人心里一阵无由地害怕。
难道出什么大事了?
市委书记背后匆匆赶来的镇长,把村长喊来之后,小心翼翼地陪在后面,听候张一凡叫唤。从村口到村尾,也没多少地方,整个村庄也就几十户人家。
张一凡看到的是老人和小孩,根本看不到青壮年的影子。这不用问也知道,青年人肯定外出工作了,只留下这些老弱残兵。
不过他很快就看到了一种新现象,不管是中年妇女还是老人,他们都坐在自家门口,做着一些简单的手工艺品。
听村长说,这些货都是自己组织起来,到山里那些厂里要来的散活。因为年纪大的人没法出去打工,只能留下家中,他们就将附近的货接过来,每家每户发过去加工。一般一个星期收发一次,急的时候,一天一次。
别看这些老人家,有六七十岁的年纪,手脚麻利的,一个月也能赚好几百,差不多上千。
一般那些中年妇女,能拿到一千五六。手上做着这些活,还能顺便把家务捎上,也算是不错了。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个是用工荒,一些简单的手工活,都可以外发加工。另一个方面也体现了一种民风纯朴的现象。
张一凡曾在湘省的时候,见过不少例子。
在湘省的农村,同样有不少留守妇女和儿童,以及老人,但那里的人民,大都围在麻将桌上。很少有象他们这样,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些手工艺品。
这是张一凡很欣慰的地方,如果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环境,想必这些村民,能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价值。
中午的饭,是在镇里吃的。
很简单的四菜一汤,张一凡吃得津津有味,因为工作的关系,大家都不喝酒。
下午继续考察,他要在心里对整个浙西地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然后根据这些具体情况,描绘心中的蓝图。
陆正翁听说张一凡第二天就出发了,去浙西地区视察工作,仅仅叫了秘书长方南,他也不禁在心里赞叹,张一凡果然是个做事的人。
自己一定要借这个机会,把这个声势造起来。想到自己在位的时间不多了,陆正翁不禁有些暗暗叹息。官场上的事情,他再也明白不过,如果无法前进,就只有退居二线。这样一来,自己就完全失去了斗志。陆正翁虽然年近六十,但他从来不服老,他一直把自己当成年轻人。
而且在工作上,总是雄心勃勃,立志有一番作为。这次是他最后的筹码,陆正翁咬咬牙,打定主意抓住这最后的时光。是进是退,关键在此一举!
经过连续五天的走访,张一凡途经三个地级市,把浙西的情况大致摸了一片。腾飞跟着他,将看到的一切全部拍成照片,将张一凡所说的那些关键点,也一一记在本子上。
这次浙西之行,将影响整个江淮经济,如果这个想法成立的话,江淮将从此迈进一个崭新的时代。而这段时间,只有方南和腾飞几个随行的亲信,才知道张一凡的真正目的。
三个市的领导班子,都在心里琢磨着张省长此举意在为何?可这五天里,他根本没有进城。
有时在镇里吃饭,有时在山区的村干部家里吃饭。
这些人自然不认识张省长,就算是看过电视,也没有人能将这两个人联系起来。只是后面的队伍越来越大了,市委书记,市长,县长,书记,还有镇长之类的,一层层的领导班子,都跟在后面。
张一凡给他们下了指示,每套班子顶多留一到二个人,其他的通通回去,该干嘛干嘛。
话虽然这么说,他们又哪里敢走?每套班子留下一二个人后,其他人并不敢真正离开,而且守在镇里,随时等候通知。
很多村干部见了,都有些惊讶不已,这就是张省长?
他们能接触到的最大的官就是镇长,乡长了,这些平时大屁股坐人,官威十足的乡,镇长们,一个个老实巴交的样子,村干部才相信来了大人物。
机灵一点的,已经将这位年轻大人物,与电视上,报纸上说的省长联系起来。他们私下里说,从来没有见过象张省长这样的大人物,年轻有为,又随和,没什么大架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随遇而安。对吃喝没多大讲究。
好几个村干部感叹,这次接待张省长的费用,还不到接待一个乡政府干部费用的一半。这些乡里的干部,每次下乡,不是坐在村干部家里喝酒聊天,就是钓鱼。你还得好酒好菜侍伺着,大中华烟递上去。一包二包他们不要,出手就是一条一条的。
当然,这些话他们不敢讲,但心里明白得象镜子似的。
很多人在心里暗自猜测,张省长此行的目的,也有人悄悄问方南。方南只是告诉他们,张省长这次之所以不惊动地方,就是想了解一下浙西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
这一说法很正统,没有人去怀疑他的真实性。
直到张一凡离开后,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等张一凡离开,这些人马上行动起来,做一些亡羊补牢之事。万一张省长再度前来,这可怎么办?
浙西干部的警觉,倒是大出张一凡意料之外,之前很多作风散漫,拖拖拉拉的风格,突然之间好了许多。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明显好转。
而张一凡回江淮之后,开始着手准备成立浙西经济特区的事。
为了实现心中的宏伟蓝图,张一凡象着了迷一样,完全将心思放在工作上。
江淮省委决定打造浙西经济特区的消息,尽管还在计划当中,有人已经隐约听到了风声。周世荣便是其中之一,但他无法肯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
一个政府的规划,往往包含着巨大的商机,以周世荣的敏锐,怎么可能放过这个机会?
因此他约了陆天旷,在皇朝国际见面。
陆天旷不比陆雅晴,虽然暂时帮陆雅晴打理公司,他的心思也不全在蓝天地产。用陆天旷的话说,蓝天地产太小儿科了,用他去做事,那是大材小用,浪费人才。
陆雅晴骂他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不过陆天旷帮她打理的这段时间,的确也没什么大错,依然保持着以前的业绩。
周世荣的电话,他让想起了欧阳三号。
最近欧阳三号比较落魄,完全没了以前的朝气蓬勃。陆天旷找到他时,欧阳三号一口就回绝了,说晚上没有时间聚会。陆天旷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句,“如果是我姐的意思,你去不去?”
欧阳三号的脸色马上就变了,无奈地叹了口气,“也罢!·”
晚上八点左右,欧阳三号来到皇朝国际,在陆天旷订的包厢里见面。周世荣知道他们两个有话要说,一直没有现身。
包厢里,陆天旷依然那大大咧咧,自由散漫的样子。他看着欧阳三号,“欧阳,最近你好象有点低弥嘛。”
欧阳三号扬了扬眉头,“陆少,你就消遣我好了。说吧,今天叫我出来,有什么事?”
陆天旷一阵大笑,“三十好几的人了,女朋友也没有,我找你出来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