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他知道陆正翁指的是前任省长谭长征的事,因为与陆正翁不和,为人又贪婪,终于被陆正翁搞掉了。陆正翁道:“一个地方的兴衰,与领导班子有很大的关系。当初我一意孤行,执意拉大步子,想实现超江东赶广省的宏伟大计,今天看来,你的想法才是对的,江淮的确存在着很大的隐患。如果我们不消除这些隐患,江淮经济就如同建立在沙滩上的高楼大厦。”

这是陆正翁头一次在张一凡面前,承认自己的错误。

从这一点上,陆正翁的性格,还真是光明磊落。张一凡想到自己曾经因为马俊辉而怀疑他,不由暗自苦笑。

陆正翁接着道:“当年一代伟人***同志,提出改革开放这个新思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就成立了几个经济特区,这一思路打破了我们传统的观念。在江淮的改革开放推动中,我也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看来这个思想意识,还是跟不上时代。”

他叹了口气,“虽然说五个手指各有长短,但毕竟都是自己的心头肉,谁不希望五个指头一般长?一凡同志,你那个新的方案,能不能再理一理?”

张一凡点了点头,对于他来说,这是老调重弹的事。当初他就是极力赞成把经济建设的重点放在江淮西部,在缓冲的过程中,消除东部存在的问题。利用这个空间,西部也已经发展起来了。可惜当初陆正翁不同意。

他举起杯子,“陆书记,我的构思是,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江淮品牌。”

陆正翁果然对此很感兴趣,他立刻就问了,“哦?怎么打造这个品牌效益?”

张一凡正色道:“江淮沿海东部城市以工业为主,而在西南部山区地带,我们可以以农业为主。并不一定要照抄以前的模式。我的想法是,以乡镇,市县为单位,将农民手里的地再次集中起来,整体规划,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发。或植树造林,或耕或种。以江淮的气候,水蜜桃,蜜桔,杨梅,柿子等多种水果都可以种植。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在江淮西部,打造一个百里长廊的杨梅林。把旅游和生态种植相结合,打造我们的品牌效应。”

陆正翁不说话了,陈建军在旁边听得一阵心惊肉跳的,今天两位老大的谈话,如果成立将直接影响到江淮以后的发展和规划,这是机密,而两人都没有让自己回避的意思,他能在心里不感到震惊?

偏偏陆正翁这个时候说了一句话,“如果这样,我有一个想法,把西部几个接壤的市县,直接组合成一个新的行政区。做为我们试典的第一站!”

他看了陈建军一眼,“一凡同志认为如何?”

张一凡在心里暗道:“陆正翁果然是个高手,一句话就将陈建军轻轻地挪开了!”

将江淮西部建设成为生态种植和旅游相结合的经济特区,这一计划在脑海里诞生之后,张一凡在办公室里面对地图思索。

虽然陆正翁有意把陈建军挪开,如果这个想法成立的话,对陈建军的仕途并没多少影响,反而只要陈建军抓住了机会,将这个西部经济特区建设好,比他留在江淮更有前途。

陆正翁意在踢开陈建军?还是真心想接受自己的思路,把西部地区建设起来?

这个马上就有了答案。欧阳三号跑到省政府,请张一凡去省委书记办公室,说陆书记正在等他。

张一凡也没有犹豫,收拾起文件,带着腾飞赶过去了。

陆正翁正背着双手,在办公室里踱着步子。张一凡走进去后,陆正翁点了点头,“关于昨天晚上的想法,我想再跟你具体敲定一下细节。”

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地图,江淮政区图。

两人来到地图跟前,陆正翁指着地图道:“你看这里,和这里,还有这里,三个地级市合并。建立一个新的行政区怎么样?”

张一凡看着他手指之处,竟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今天一早,他就在考虑这个问题。把与江赣省和闽南省毗邻的三个地级市,也就是江淮西南的三个地级市中几的部分市县合并。这里属于江淮偏僻之处,地广人稀,山脉横行。很多村庄都是建在山顶上,交通十分不便。

当然,这一切都是与江淮南部经济发达区相比较。如果跟内地省相比的话,他们又算是相对富裕的地方了,毕竟江淮经济如此发达,政府部门给予他们十二分的照顾。

陆正翁和张一凡考虑的是,东部地区用地紧张,西部地区山地多,闲置的也很多,现在就是要利用这些闲置的地,来发展经济。

看到这里,张一凡点了点头,“这个方案不错,我们可以落实成文字,上报国务院。建立这个经济特区,全力打造江淮品牌城市。”

陆正翁见张一凡也是这个意思,便道:“大的方向定下来了,小的细节,由你去安排。不管你以乡镇为单位,还是市县为单位,那是你们政府部门的事。关于这个经济特区的打造,我想已经有好几个样板村,以前的大邱庄,现在的中关村,我们奉城也有腾头这样的样板村,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成功例子。”

陆正翁道:“我希望在江淮的西部,崛起千千万万个样板村,这才是真正打造品牌江淮,辉煌江淮。”说到这些的时候,陆正翁的大手一挥,就象一个战场上指挥若定的将军。

张一凡明白他的心思,点了点头,“没问题,省政府将尽快拿出一个方案。”

陆正翁这才想起了什么,朝门外喊道:“欧阳,上茶!”

两人重新落座,要打造一个这样的经济特区,就必须建立一套新的班子。

张一凡一直不提这个问题,因为他知道陆正翁心里已经有了想法,自己不提,他总要提出来。但是陆正翁偏偏也不提,他说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落实好这个方案。

等上报国务院审批下来,我们立刻做出工作调整。他还对张一凡道:“如果这个具有江淮特色的经济特区一旦成立,你我就是江淮的功臣。一凡同志,我是快退休的人了,江淮的担子恐怕要交到你手里了。”他看着张一凡,意味深长地道。

张一凡明白他的意思,看陆正翁意气风发的样子,也不想真正退下去。

真要让他在江淮再干一届,他未必想,如果能进中央,这才是陆正翁的真正用意。江淮经历这些风雨之后,陆正翁突然变得如此雷厉风行,恐怕与这个有太大的关系吧?

在临走之前,他必须有拿得出手的政策,而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品牌城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的一切一切,都是在响应中央的号召。

这种既响应中央号召,又拿政绩的事,当然是一举二得。

但张一凡考虑的是,只要陆正翁真正为民着想,自己何必在意这些?再说,他到了这个年纪,爬上权力的巅峰,突然从巅峰隐退的心情,肯定不太舒畅。

人的是无止境的,更何况到了陆正翁这个位置,位高权重,主宰一方兴衰荣辱。如果有朝一日,突然没有了手中的权力,没有了前呼后拥,没有了一言九鼎的那种满足感,人生还剩下什么?

谈完这些工作上的事,陆正翁就将张一凡留下来,聊了一些家常话。

从陆正翁的人生感悟中,两人的关系似乎又近了一层。

李虹虽然参与了这件事,但她对这些从来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仕途风流》小说在线阅读_第187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拙非凡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仕途风流第187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