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说:“我最不高兴你和表姐总这样,有点什么事总怕我到处乱说,总要吩咐我要告诉外人。我真的就那么傻吗?真的就分不清哪些话可以对外人说,哪些话不能对外人说吗?”
李向东说:“有一个事你是可以向外人说的。”
表妹问:“什么事?”
李向东说:“你耳朵的事。”
表妹就骂了起来,说:“你讨厌不讨厌?”
她说,好,好。我听你的话,我告诉别人,说这耳朵是你咬的,本来是应该咬表姐的,你却咬到我这里来了,还不止是你咬,表姐也帮你一起咬。
李向东问:“你应该说得更更清楚,告诉人家,我为什么咬你。”
表妹说:“你以为我不敢啊?等一会,米米科长叫我把头发扎起来的时候,我就扎起来,让她看让她主动来问我。”
李向东还想说什么,却见指定候机区那边的人一个个站了起来,拿着行车往登机口走向,一下子排成了长队。播音器也发出了请某某班机的乘客在多少多少号登机口验票登机。那市长朝李向东招手,李向东连连点头示意,挂了电话,看一眼时间,这才误点半个小时,根本不算什么事。
两人站在一起慢慢随着排队的队伍向前走。那市长说,李市长真是大忙人。这电话就一直没有停。李向东笑着说,没办法,公事私事都碰到一起了。一边说,就一边把手机关了。
本以为,左藏右躲的总能避开那市长,那想到,真还就被杨晓丽说中的,他们就紧挨着坐在一起。李向东先说,我的位置就是这。那市长一愣,也说,我的位置也在这。于是,两个便“哈哈”笑。后面有人叫他们快一点,别拦住道了。他们都没有大行李,只拎一个手提包,忙就走进自己的位置,李向东靠窗坐,那市长就坐在李向东身边。
开始大家在翻看报纸,似乎这天的报纸没有什么太吸引眼球的新闻,扫了几眼标题,感觉没意思就看窗外的云。李向东对云并没有太大兴致,只是不好回过头来。他感觉到那市长像是也在看窗外的云,其实,更多的是看他的脸,便想是希望能从他的脸上看出点什么?他想,你能看到你要看到的东西吗?你要有这能耐,就不会看那么久了。他收回窗外的目光,脸也转了回来,就见那市长也匆匆收回了目光。
飞机上已经有人走动,要么是漂亮的空中小姐在提醒乘客什么,要么就是乘客上厕所。
那市长问:“从机场回青山市要多长时间?”
李向东说:“两个小时。”
那市长又问:“跑高速吗?”
李向东说:“全程高速。”
他笑了笑,说,抽个时间多到我们青山市走走,不要总呆在有钱的地方,也应该去我们这些边远贫穷的地区看一看嘛!
没想到这句话却刺激了那市长,他嘴角挂起一抹冷笑,说:“那地方,我或许呆不习惯。”
李向东马上意识到了,接了他的招,说:“那可是山好水好的地方,长期住在那边,保你降,延年益寿。”
那市长笑了笑,说:“还是你李市长住吧!我想你也习惯了。我还是喜欢热闹,喜欢呆在那些环境污染严重,空气污浊的地方。”
李向东说:“我刚从市县去青山市的时候,也很不习惯,虽然,市县没有东江市那么喧哗。”
他说,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了,总会适应那的环境。我想,你也不会例外。
那市长说:“我倒觉得,我是无法适应的。”
他还击,不能总处于被动,在李向东话中有话含沙射影里挣扎。他说,老实说吧!我觉得你们那个黎钢事件非常可笑。他说,一个局长利用特权只是想让自己的儿子考取公务员,这出手也太低了。既然要利用特权。我说的是既然要。怎么也得来点上档次的,让他干点什么不好?让他做生意赚钱,干得好,三几年比干一辈子公务员要好得多。他说,很显然,青山市那些人,观念还太陈旧,还只是想着当官是最好的出路,还觉得当官是一种荣耀。如果在东江市,绝对不会有人说自己的老爸是局长,因为,根本没人羡慕。
李向东一个侧身,想突出重围,说:“今天,黎钢事件已经有结论了,黎钢本人跟那事件一点干系也没有,有关不利于黎钢的传闻都属诽谤。”
那市长本想大声笑,才笑了两声,意识到是在飞机上,便收敛了。
他说:“你就别跟我说什么有干系没干系了,彼此心里都很清楚。”
李向东笑了笑,问:“你认为,我们掩盖了事实?”
那市长说:“我可没说。”
他说,不过,我觉得,你们这事也闹得太长时间了。你们还是不够果断,让那些网民又是在网上发帖子,又是跑到青山市去查找事实真相。
他说,我们那个断桥事件,不也闹上网了?事情应该严重得多,但三几天就刹住了,就风平浪静了。
李向东说:“真该向你们学习。”
那市长说:“哪有什么好学习的。如今,你们摆平了黎钢事件,说明你们也找到了处理这种事件的真谛。哪一天再发生这样的事,你们再处理就不会那么摇摆不定了。”
李向东说:“你怎么就一直认为黎钢有问题呢?”
那市长说:“你把人家从局长弄到一个非领导职务的调研员,这已经说明了一切!”
李向东说:“把他调离领导岗位,是因为他没管好身边的人,因为我爸是黎钢影响确实太大。”
那市长说:“我们不要争论了,撤他的理由当然不能那么死板。”
李向东也觉得没必要跟他争论这个问题,再怎么争论,你也很难改变他的看法。他说:“按你这么说,你们在处理断桥事件,也做了一些技术处理?”
那市长说:“看了省委主要领导批字的内参,我是非常不服气的。”
他说,拿断桥事件与黎钢事件对比,不说严重的程度,仅说处理的方法,我们应该更到位,但为什么省委主要领导没重视呢?很简单,那是一个涉及到经济利益的事件,如果省委主要领导拿这事当典型,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大家有可能就往省委主要领导身上推责任了,因为,省委主要领导都承认了,都认同可以那么处理了。
他说,黎钢事件是一个相对个体的事件,又与经济挂不上,拿他来做典型,要大家借鉴借鉴,既能让大家以后处理这类问题时,能够掌握某种规律,又避免引起一些不应该有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