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看着副书记,副书记也看着副省长,四目相对,副省长的目光咄咄*人。
他说,你的斗志哪里去了?当初,你跟石市长争当书记的斗志怎么就一点也看不见了?因为一次挫折,就消沉了?遇到机会,再不敢争取了?
他说,李向东与石市长可以比吗?虽然,这两年,他在青山市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还是没法与当时的石市长比吧?而且,他刚当市长的时间才多长,青山市人民已经够对得起他了。他屁股还没坐热,就想爬到书记的位置上,这也太快了吧?也太不把青山市人当回事了吧?青山市就没有人了?
他说,当时的情况不一样,你和石市长都是我一手带上来的,我偏帮谁都不好,所以,我左右为难,谁也没有帮,现在,我帮谁?这不是很明显地摆着吗?只要你有那个冲劲,我会倾尽全力帮你争取书记这个位置。
副书记彻底明白副省长的意思了。他并不知道,副省长与李向东之间的恩怨,只认为,这是一种青山市人的情结,只是认为,一有机会,副省长更希望青山市人当这个一把手。这会儿,他想,幸好李向东没有来,当着他的面,副省长会说出这样的话吗?
他问:“这样合适吗?”
副省长说:“有什么不合适的?”
他说,林县造假事件是你策划的吗?不是吧?你还很努力地去处理了,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至于事件没能处理好,也不是你的责任,你做的只是补救工作,想补救就一定能补救吗?未必吧?
他说,实事求是地说,青山市在这个事件中是存在严重不足的,我们只要实事求是。他李向东上位就会遇到困难,相反地,你当这个书记就更有机会。
他说,他那个市长是怎么当的,难道大家不知道?如果,没有你的支持,人民代表会投他的票吗?你为他当市长出了那么大的力,你当这书记,有什么不合适?说一句公道话,就是他本人也应该支持你!当然,他是不会支持的,没有几个人能像你一样,只想着如何把别人推上去。
副书记说:“我是不是让我考虑考虑?”
他真有点始料不及,对突然到来的机会,一点准备也没有。当初,青山市的书记调任时,他可是一下子就想到自己要争取机会当书记的,所以,才与石市长争个两败俱伤。他问自己,是不是因为曾经两败俱伤,才让自己有了阴影,才让自己潜意识中汲取了那一次的教训,认定还是一步步往上走更稳妥?
他对自己说,这似乎不是根本原因,主要问题应该是,自己从心底里佩服李向东,认为李向东更适合当青山市的一把手。
副省长说:“你觉得自己还有时间考虑吗?李向东会让你有考虑的时间吗?他那个所谓的报道一发出去,你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这会儿,副书记觉得自己答应副省长跟李向东做对是不是太有点讽刺了?就在刚才,你跟李向东还团结得像块铁,一下子就站到他对立面了,这算是怎么回事?太让人不可理解了吧?人家会怎么看你副书记呢?还会有人相信你吗?当初,你支持李向东当市长,大家那么热烈响应,完全是因为你的大公无私,完全是因为钦佩你更多考虑谁当市长更有利于青山市的发展。如今,你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人品,是人格魅力!
如果,你站到李向东的对立方,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品?你具有什么样的一种人格魅力?
副书记又反问自己,什么是人品?什么是人格魅力?
如果,你什么也不是,谁都能对你吆三喝四,你有什么人品,有多少人格魅力?要知道,这人品和人格魅力是随着身份和职务的提高而增加的,只要你当书记,你就有好的人品,你就有让人钦佩的人格魅力!
他对自己说,其实,你跟李向东也不是铁板一块。在贾保焕还没确定为青山市的市长候选人时,你和李向东也有过竞争,那时候,你就曾想过超越他,曾想利用林业大发展超过李向东的再创辉煌和异地招商。
他对自己说,在官场,其实,不管在什么行业,竞争总是无时无刻存在的,在没有竞争的时候,大家是好朋友好搭档,一旦有机会,一旦需要在一对好朋友之间选择一个或淘汰一个的人时候,残酷的事实就决定了一种你死我活的竞争,因此,这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同样也不没有永远的敌人,这种亲密的关系,敌对的关系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他对自己说,你这不是选择与李向东做对,你这只是一种随着环境变化而转变的新选择,正像副省长说的一样,你给予李向东帮助李向东已经够多了,他完全应该理解你为什么做出这么一种选择?本来,李向东还没到青山市的时候,还在市县当一个县级市的书记的时候,你就已经具有冲击青山市委书记的资格了,如今为什么就不能有这个想法呢?
副书记已经拿定主意了,问:“你希望我怎么做?”
他想,你想要当这个书记可以,但不能对李向东有所伤害,你一心把他推到市长的位置,但你想当书记的时候,却干出伤害他的事来,别说别人不原谅你,就是你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
副省长说:“很简单,反对那个不实报道。”
副书记问:“怎么反对?”
副省长说:“分两步走,第一步,在还没发表的时候,说出你的观点,李向东必定会一意孤行,那就让他孤行,让他将不实内容公诸于众。第二步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向媒体记者公布这篇报道的不实内容。”
副书记连连摇头,说:“不行,这样不行。”
他说,李向东不会上当的,只要我反对,他就会有所警觉,就不会一意孤行,他一贯来的谨慎有可能会让他放弃这个不实报道。
他说,虽然我不知道他还有什么办法,但是,我知道,他不是冒那么大的风险,毕竟,我的改变太突然了。
有一点,副书记没有告诉副省长,其实,李向东是知道他到青山市来的,知道他副书记来见他的,如果,他副书记见了副省长,改变了原来的态度,傻瓜也知道这改变的原因是什么?那他还会一意孤行往圈套里钻吗?
副省长说:“我让你分两步走,主要是为你着想,我是不想让别人认为你在跟李向东玩阴谋诡计。如果,他不会上当,那你就不要走第一步,就保持沉默,只等那报道发出去,直接走第二步,公布真相。”
他说,我知道,直接让你走第二步,你更不容易接受,但以李向东对你的理解,还是只能这么干了,只有这样,才不能失去机会。
他说,每一次竞争,都是残酷的,如果太多地考虑对方的感受,总是心软,吃亏的只会是自己。无毒不丈夫,这话不好听,却是屡试不爽的古训。
副书记问:“找一个人替代不行吗?只要找一个人说清真相,目的不是也可以达到吗?”
副省长说:“不是不行,只是没那么好。”
他说,我还有一层意思,希望通过这件事把你凸显出来。如果,找别人公布事实真相,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李向东也会疲于奔命,你却表现不出来,我向省里推荐你的时候,说话当然没有你表现出来更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