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杨晓丽的话提醒了他,你有必要急着赶回第一线吗?你只是一个冲杀在最前线的指战员吗?你是指挥员,你是在后方的指挥员,你只要运筹帷幄就可以了,即使呆在瀑布山庄不赶回去也没太大影响。他把驾驶位让给了杨晓丽,可以专心一意地思考应该怎么处理这起突发事件。

他发现,这不能算是突发事件。早在举报人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时,这事件就已经发生了,如果,当时有关部门处理得当,或许,就不会演变成这么棘手了。

很显然,那些人并没有足够的认识,如果,这只是一个普通人举报普通人的事件,没有足够的认识,完全可以原谅,但被举报人是局长的儿子,还采用一般正常的程序处理,就是一种麻痹。这些人太写平民百姓的能耐了,太无视网络时代的威力了。进入网络年代,你就别以为平民百姓只能按部就班,以正常渠道向你们反映情况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完全可以利用网络利用网民的威力,给你施压!

他想,有关部门责任不可推卸,这组织部门就更要承担主要责任,被举报人都喊出“我爸是黎钢”了,还麻木不仁,你们也同样没把平民百姓放在眼里。

有时候,真不应该责怪平民百姓的我行我素,如果,及时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及时化解这种情绪对峙,问题早就解决在萌芽阶段了。

虽然,不能要求李某具有一定的素质,但可以要求黎钢管好自己的儿子,连儿子都管不好的人,还能指望你管好自己的部下吗?他都把你的招牌打出来了,不是仗你的势欺人吗?不是仗**的势欺人吗?

有关部门,组织部门找黎钢谈过吗?

有时候,事情没有暴露出来,你还真不知道有多少隐患,但事情暴露出来了,一个个无法处理了,才手忙脚乱地向上反映。

这会儿,李向东想到的是,这个黎钢无论如何再不能当局长了,不管你多廉洁,仅凭没管好身边人这一条,就不能让你担任重要职务。当然,目前状况下还不能动他,除非他真有问题。

等事件平息后,网民不再关注了,再动他,用工作需要的理由,但是,那些胡们是能会意的,知道他李向东杀一儆百,以后谁不管好身边的人,这就是前车之鉴!

李向东下了车,打电话给黄,叫他通知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到他办公室,那想到,他们早到了,且还是一大帮人,围着李向东办公室里的小会议桌几乎坐满了,文仔忙着倒茶都忙得一头汗。李向东看了一眼黄,黄说,我按你的要求,只通知副书记和组织部长。李向东没再追究,他问,新闻通稿发出去了吗?黄说,副书记一签发就发出去了。李向东点点头。黄又说,小郝记者和文仔那篇稿子也已经发上网了。他们说这些话是在李向东办公桌那边咬着耳朵说的,其他人听不见。

李向东在会议桌上坐下来,一语双关地说:“人很齐嘛!”

组织部长笑着说:“我把相关人员都叫来了。”

李向东说:“不见得吧?黎钢就没来。”

组织部长说:“我的意思是说,这次招考公务员的相关负责人。”

他指着组织部副部长说,他是这次招考的主考官。又指着人事局长和一位副局长说,他们是副主考官。再指着两位李向东不大认识的人说,他们是笔试和面试的主考官。

李向东说:“招考的大致情况我已经了解了。可以简单点谈,我更关心是的,那个举报人是谁接待的?当时是怎么向他解释的?”

组织部长看看人事局长,人事局长看看副局长,副局长便说,我接待过那位举报人。他已经是第二次来举报了。第一次接待他的是一位科长。大概意思是告诉他,招考的整个过程都是符合程序的,完全体现公平、公正、公开。他说,我接待他时,他还是那些老话,还是说招考有猫腻。他的所谓猫腻主要有几点,第一,李某平时在校的成绩并不怎么样,这次考出那么好成绩不能让人信服。第二,李某是黎钢的儿子,完全有可能事先掌握了招考的试题。第三,面试评分的机动性大,考官完全有理由给黎钢的儿子打高分。

他说,我一一向他做了解释。我说,平时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特别是招考公务员的考试,他并不完全是你们在校学习的知识,比如当前的政治和经济形势,书本就不一定有,多看看报纸,多关心时事,反而能拿高分。考试前,黎钢也会给他儿子支招,一个局长的眼光还是可以瞎碰到几道题的。

他说,泄题的可能性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有一套很严格的管理要求,而且,在这次招考中,也有比黎钢官更大的孩子参加,他们考得也不理想。在这次招考中,除了李某,其他入围录用的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

他说,面试评分的机动性大,这个我们承认,但有没有就偏向李某呢?谁也说不清楚,总不能仅凭他是黎钢的儿子就断定评委给了他高分。其实,在面试中,拿最高分的并不是他。

他似乎还要按这个思路说下去,被李向东打断了。他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与他的接触中,认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副局长说:“是一个认死理的人,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他就只是一口咬定这次招考有猫腻。我叫他拿出证据,就是疑点也可以。他却说不出来,就只是说按李某平时的表现,不可能考出那么好的成绩。”

李向东问:“他提到过‘我爸是黎钢’吗?你们有没有找李某谈过?”

副局长支吾了:“这个,这个……”

李向东说:“你们有没想过,李某有什么资格说这句话?黎钢是他爸没错,但他爸不是局长,他炫耀什么?那局长是他可以炫耀的吗?”

他说,事件的起因不是因为“我爸是黎钢”,但这句话却激化了矛盾。不解开这上结,怎么解释也没用。

他说,后来呢?听说举报人也到组织部门投诉了,这句话也没引起你们的重视。如果,你们重视,事态就不会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副书记说:“这就是整个事件的关键点。”

他说,在我了解的事件中,举报人每走一步,都是被“我爸是黎钢”这句话b出来的,或者说,是这句话推着举报人一步步走下去的。

他说,第一次举报后,李某说,他爸是黎钢,所以有了第二次,结果,你们只强调举报人的不是,让他更感觉到了一种官官相护。无计可施之下,他只好上传帖子发泄自己的愤怒,只好求助于网民给他一个公道了。

他说,就是到现在,我们还是在谴责举报人,却一句也没责怪李某,因为,他爸是黎钢,谁也不想得罪人,可能还有人讨好黎钢,向他汇报举报人如何如何被支走了,问题如何如何解决了。李市长说得好,李某凭什么炫耀?如果黎钢不是局长,他有什么可炫耀的?

组织部长说:“你们一个个只看到问题的表面,却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却没有看到问题的关键。”

他说,你们只是徒劳于向举报人解释,只是说明招考如何如何按程序进行,合理合法有用吗?一点用也没有,这只是起因,到现在,人家要的公平,要你们还人家一个公平,未必是所谓招考的公平,更要你们对待人家的公平。

官样年华》小说在线阅读_第184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蒙哲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官样年华第184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