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东说:“你要到下面的县城去,那更是原汁原味的山青水秀,跟改革开放前的市县城区一样。”
杨晓丽笑了笑,说:“你这比喻不对。改革开放前物资贫乏,再山青水秀也没人喜欢。”
这么说了,她就问,经济发展了,物资丰富了,是不是就一定要污染?
李向东笑了,说:“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全世界都无法解决的难题!”
他说,不说发展工业,发展那些污染企业,就是发展农业,也会带来一定的污染。农业的发展出路是什么?是实现机械化,机械化要烧油,会排发废气。机械化要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会影响地质。
他说,农业深加工是什么概念?就是把农产品加工成各种各样的食品,还是要建工厂,还是有林立的烟囱。
他说,人民的生活富裕了,各种需求多了,生活垃圾也不断增加,而现在的生活垃圾,不再是以前那种垃圾,单是处理包装生活用品的塑料袋,就够头痛的了。
李向东苦笑了笑,说:“说起来也觉得可笑,现在,研究培育开发的农业品种本身就是污染源。”
他说,在青山市,有一种林木品种,本地人叫“速生林”,种植三几年就能成材,但在某一个地方种植两季这种林木,这个地方的水源就会遭到严重破坏,所有的山泉小溪几近涸竭。
他说,这可是国家投资,科学家们研究出来的成果。
他说,还有速生饲料,速生鸟禽等等。
杨晓丽说:“你别说得那么毛骨悚然。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意思,你是在为自己辩护,在为自己以后招商引资,引进一些污染企业造势。”
李向东说:“我根本没必要造什么势。”
他说,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不是污染企业,人家不会在珠三角站不住脚。允许他们往内地迁,就说明政策还允许他们存在。
他说,我担心的不是污染问题,担心的是能不能把企业引进来,人家愿不愿意到边远的青山市落户。
杨晓丽说:“我觉得,你不能步这种污染的后尘。既然,都知道污染对一个地区的危害,为什么就不能另辟蹊径,保持原生态,走无污染的发展道路。”
她补充了一句,当然是相对而言,一点也没污染也不现实。
李向东笑着说,既然相对而言,我可以告诉你,就目前青山市的状况,就是引进十家八家污染企业,这里的污染指数也不及市县,更别说珠三角中心地区。这也是一种优势,是青山市独特的发展优势。
李向东说,我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地方领导干部,别人走的路,我为什么不能走?如果,我在青山市呆个三几年,死守着保持原生态,走无污染的发展道路,一家企业也引不进来,我怎么向组织上交代?怎么向大书记交代,怎么向青山市的老百姓交代?那时候,我还好意思呆下去吗?
李向东说,保持原生态,走无污染的发展道路。就目前的现实而言,是一种理想主义。我李向东不是神仙,对我太高要求本身就不实际。
第一二零三章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杨晓丽笑了笑,说,我说不过你。明明觉得自己是对的,却就是说不过他。每一次跟他谈这种正儿八经的议题,杨晓丽总是说不过他。李向东说,就道理而言,你一点没错,但有时候,道理还要符合现实。现实满足不了你的道理,这道理就是一种理想化的东西。他说,理想意味着不现实!我们生活在现实中,脱离现实,就是违背客观规律。他说,为什么明明知道我说的是歪理,却又无法反驳呢?因为,它符合现实,是现阶段的道理。
杨晓丽似懂非懂,看着他,像一个虔诚的小学生。她想,自己跟这个男人在一起,别想能在正儿八经的议题上占上风。自己只能跟他吵吵闹闹,跟他耍耍小脾气,使使小性子,在这方面才是自己的长处才能征服他。
这么想,她不禁笑起来。
她说:“不告诉你。”
李向东问:“我说得不对吗?”
她说:“我又没说你说的不对,我只是笑一下也不行啊?”
李向东说:“行。我哪敢说不行?”
她就有点得寸进尺地说:“你给我夹棵菜。”
他们只点了三个菜式,一个鱼,一个肉,一碟青菜。虽然青菜放在李向东这一边,但他们坐的是一张两人小桌,杨晓丽也是够得着的。李向东傻乎乎地想,刚才她还夹得挺顺手的,怎么还要他给她夹?犹豫间,杨晓丽问,你没听见啊?李向东说,你够不着吗?他想把那碟菜移到她面前。她有些耍性子了,说,我就要你给我夹!李向东就不得不夹了,且挑了一棵嫩的夹进她碗里。
杨晓丽笑起来,有了一种满足感,想你李向东大道理一套套,到头来还不是要听我杨晓丽的?
李向东虽不知她是一种什么心态,见她开心,也就没说什么。
杨晓丽问:“如果,我叫你喂我吃饭?你会不会也喂我?”
李向东吓了一跳,左右张望,说:“你不会真要我喂吧?”
杨晓丽说:“为什么不呢?我这么辛苦给你生孩子,这么辛苦从市县跑到这来看你,你为我付出一点点,不可以吗?”
李向东说:“这可是大庭广众。”
杨晓丽说:“大庭广众又怎么了?大庭广众就不可以啊?就是大庭广众才要你表现表现!”
她说,我一定要你喂。反正这也没人认识你。
她看他发愣的样子,笑了起来,说,谁叫你跟我说了那么一大套道理,谁叫你说得我心里闷闷的?我还不找点理由吓吓你,还不找点什么事让自己开心一下?
李向东明白她的意思了,知道她并不是真要他喂她,便也笑起来,说:“你真吓我一跳!”
话音未落,感觉杨晓丽似乎有点不对劲,像是看着他,又像是透过他,看着他身后发生了什么事?一回头,却见小郝记者站在他背后。
小郝记者问:“你是李常务市长的夫人吧?”
小郝记者又问:“我不会影响你们吧?”
杨晓丽说:“不影响。”
小郝记者便拉了一把椅子坐下来。她说,你很漂亮。这种夸赞的话杨晓丽听得多了,但从一个陌生人嘴里说出来,还是觉得不自在。小郝记者自我介绍说,我叫小郝,是青山日报的记者。她说,昨天,我采访这酒店的老板,主编说我拍的照片不理想,今天就来补拍一张。她说,我一进来,就看见你了,一下子就想拍你了。小郝记者摆弄着挂在脖子上的相机,问你能不能让我拍张照?
李向东说:“你别又来找我的麻烦。”
小郝记者这才跟李向东说话:“我又没问你。”
她说,我这是在工作,你不支持我,也不能反对我吧?
杨晓丽说:“小郝记者,对吧?我听李向东说过你。”
小郝记者说:“肯定没说什么好话!”
杨晓丽笑了笑,说:“本来,我应该支持你的工作,但是,你也知道,我毕竟是李向东的爱人,这一上报,理解的人没什么?不理解的人可能就会议论了。”
小郝记者说:“也没什么人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