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穿的是那种类似于睡裙一样松宽的孕妇装,很容易就把手伸进去了。
她说:“你就不怕让人家见?窗帘还没拉上吧?”他笑着说:“看见就看见,又不是偷来的。”
其实,那是百叶窗,里面可以看到外面,外面却未必能看到里面。
她似乎不甘心只让他的手在自己身上放肆,就也把自己的手放在自己很想触摸的地方。
呼吸都急促起来,便都觉得身上的衣服是累赘了。
李向东心一惊,便抬起头四处张望。
他突然想起,那次小郝记者来他办公室,大书记马上就知道了。
那次,他曾怀疑,大书记会不会在他办公室安装了针孔探头?此时,他想,真要安装针孔探头,这还不再现场直播一回?杨晓丽问:“你怎么了?”李向东不能把自己的猜测告诉她,一则太损大书记的形象,一则会把杨晓丽吓个半死。
于是,他说:“不知从外面能不能透过百叶窗看到里面的动静。”
杨晓丽说:“早说你了,你不是不怕吗?你不是想让人看见吗?”她说,里面这么亮,外面应该能看得见,虽然看不清楚,也还是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李向东说:“把灯关了。”
杨晓丽笑着说:“这钟点,两个人进来,把灯关了,外面的人再傻也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李向东说:“我们进卧室吧!”卧室没有亮灯。
从办公室进卧室有一条不算窄的过道。
李向东想,即使大书记装了针孔探头,这里也应该是死角吧?何况,这里光线也暗。
他便再次从后面抱着了杨晓丽。
他让自己背靠着墙壁,感觉这样比彼此没依靠地站着要盛得多。
杨晓丽说:“你别太过分,你说过,你不会太过分。”
她问:“是不是很想?”他说:“很想!”她说:“你进去吧!”他说:“怎么可以!”她说:“让我来吧!”
第二天,李向东带杨晓丽去看别墅。
那别墅座落在湖的南面,二十几幢二层楼高的常委市长别墅井然有序,形成了一个小别墅群。
每幢别墅前都有一个小院子。
院子里有的种了花草,有的却种了各式各样的时令疏菜。
李向东那常务副市长别墅的院子里也种花草,也种蔬菜,只是那花草像是多时没人管理了,那些蔬菜也稀稀落落,有几棵白菜窜出高高细细的花杆儿。
杨晓丽说:“这应该好久没住人了。”
李向东说:“原来那常务副市长退休搬出去后,就一直没住人。”
杨晓丽笑着说:“那位子就一直空着?就等你来当这常务副市长?”李向东说:“听说,也曾有过人选,但民主测评的时候没通过。”
杨晓丽说:“这可是很少见的。”
李向东放低声音说:“原来的书记快离任了,也没太上心这事,石市长想把自己的人弄上来,副书记却在背后搞了他一把。
以后,书记离任了,石市长和副书记为书记的位置闹得不可开交,就顾不上这事了。”
说着话,开了别墅的门,感觉这里面的装修还不旧,只是门窗紧闭,空气很浑浊。
李向东让杨晓丽先回到院子去,就逐一打开所有的门窗,让屋子里通通气。
这是上午九点左右,因为那山在东面,遮住了太阳,阳光还没晒过来,站在院子里的杨晓丽感觉空气还保留着清晨的湿润,想在这里居住,真像李向东说的那样,清新宜人。
杨晓丽便贪婪地做着深呼吸,一边轻轻舞动双手,感觉像是有人在窥探,定神看去,果然见有一个人在院子的花栏外向里面张望。
虽然不认识,杨晓丽还是能感觉到这人在青山市也是有些身份的,何况,这又是常委市长别墅群。
于是,她对那人微微一笑。
那人也回杨晓丽一个微笑,想这个漂亮的孕妇应该就是李向东的妻子吧?否则,她怎么能开这院子的门,站在这院子里?他拐了过来,进了院子,问:“是李常务市长的爱人吧?”杨晓丽点头说:“是的。”
她就主动和那人握手。
在这种非正式场合,杨晓丽知道自己不主动跟人握手,男同志一般是不会伸出手的。
握着杨晓丽的手时,那人笑着说,早听李常务市长说你来了。
他说,是昨晚到的吧?他说,这一路上辛苦了。
杨晓丽说:“没什么,几乎全程高速。”
那人问:“李常务市长哪去了?怎么让你一个人呆在这里?”杨晓丽说:“他在里面呢?里面空气不好,他让我先在外面站一会。”
那人看了一眼杨晓丽笨拙的身子,笑了笑,说:“没想到,李常务市长还挺细心的。”
杨晓丽想知道他是谁?却又不好意思问出口,显得有些尴尬,但还是很机敏地说:“以后还请你多多关照我们李向东。”
那人说:“应该的,应该的。
这也是我份内事。”
他说,我们倒是希望你能多多支持他的工作。
他说,我们这是穷地方,比不上你们珠??地区,环境差,条件艰苦,要什么没什么?生活待遇就更没法比了,李常务市长的工资收入可能比以前要低许多,请你多多包涵,多多理解。
杨晓丽笑了笑,有点知道这人是谁了,这人职务比李向东高,要么是石市长,要么是副书记。
如果这人的职务比李向东低,未必低三下四,却会低姿态地说些恭维话。
她说:“李向东在青山市只是一个新兵,以后,在各方面都要靠你这种德高望重的领导给他引路指方向。”
那人“嘿嘿”笑,说:“到底是宣传部长,说话就是有水平。”
杨晓丽对那人这么清楚自己的底细一点不觉奇怪。
她说:“我们搞宣传的,看似理论一套套,其实,只是装装样子,充充门面,肚子里没多少真材实料。
现在搞经济能赚钱的才是真本事!”那人说:“你言重了。
搞宣传抓意识形态,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没有新观念,没有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加快经济发展只是一句空话。”
杨晓丽已经知道他是谁了,只有石市长才会这么回答她。
副书记也是抓意识形态的。
她便说:“早听我们李向东提到石市长了。”
这么说,她停了一下,马上就从那人脸上捕捉到了某种信息,意识到自己没看错人。
她说,我们李向东说,石市长是一个好领导,对手下非常关心。
说在石市长这么有能力的领导手下工作,压力非常大!石市长愣了一下,不知杨晓丽怎么就认定他是石市长了,想她要早知道他是石市长,一开始就会这么称呼他,想她通过跟他这番谈话揣摩到他的身份,那他哪句话给她透露了这方面的信息?他百思不解,心里却不由得不佩服几分,想杨晓丽这水平似乎比李向东还高一筹。
于是,不禁又重新审视杨晓丽。
刚才看杨晓丽时,石市长只是随意地看看,一则不好意思太认真看同僚手下的妻子,一则也觉得这不过是普通的一个女人。
虽然,感觉她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