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他说,我们非常清楚,这个方案,如果得到你的支持,成效会更显著,因此,我们恳切希望你能从市县的实际出发,支持我们这个方案!赵书记说:“我也可以坦白地告诉你,我对你们市县的一些作法是很有看法的。

以前,在省里,我对你们的情况就略知一二。”

他说,你们是侨乡,有百多万华侨乡亲,分布在世界各地。

多年来,他们捐资建设家乡,为家乡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一直以来,你们都大惭不愧地说,这是发挥侨乡优势,激发华侨乡亲热爱家乡的热情,建设家乡。

但是,你们这是发挥侨乡优势吗?或许,刚开始的时候是发挥优势,渐渐地,你们就形成了一种依赖,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依赖。

他说,一建学校建医院,你们就想到了华侨乡亲,就组团到世界各地去要捐资。

你们怎么就不多往发展经济上面想呢?怎么就不多想想怎么把经济搞上去,自己手里有钱,华侨乡亲的捐资只是一种补充不好吗?他说,我就是希望通过这种重建灾区,改变你们这种“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建立一种靠自己的创业精神!李向东哑口无言。

许多事,只要转变一个角度,就能说出一大套道理。

李向东站在“八方支援”的角度,也可以说出一大套道理,赵书记如今这番大道理,又有什么不对呢?你想驳倒他,至少要证明自己并没有“等、靠、要思想。

你怎么证明吗?你要摆实事说道理!这种辩论的形式在学者专家中是常见的事,大家没有上下级之分,谁都奢望据理力争说服对方。

但这种说服的过程是漫长的,有时甚至是徒劳的。

在政界,不需要也不允许这种浪费时间辩论。

谁的职务高,谁就有道理。

赵书记亮出自己的道理,你李向东就只能哑口无言,就像你李向东让你的手下哑口无言一样。

最后,李向东说:“希望赵书记能考虑考虑我们的意见。”

赵书记说:“把方案留下吧,我再认真看看。”

李向东知道,自己应该离开了。

那会儿,他想,不管你赵书记是什么意见,为了灾区老百姓,我李向东还是坚持这个“八方支援”的作法。

然而,他不知道,他一离开赵书记的办公室,钟市长就接到了赵书记的电话。

赵书记问:“你们市县那个八方支援的方案,你也同意吗?”钟市长说:“我投了赞成票。”

赵书记很不满意他的回答,说:“我问你同不同意,没问你投赞成票,还是反对!”钟市长说:“在会上,我提出要坚决执行你的指示精神,但是,但是,五人小组里,其他人都投赞成票,我这一票已经不重要了。”

赵书记说:“你认为,还有谁也像你一样,没有表达自己的真实意见呢?”钟市长支支吾吾了好一会。

赵书记说:“你大胆一点,跟我也不敢说实话吗?”钟市长说:“那里,那里。

我担心会影响班子团结。”

赵书记说:“你就那么怕李向东?宁愿不跟我说实话,也不说他的坏话?”他说,好了,好了。

我不为难你。

他说,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们市县都成什么样了?你们一个个有意见都不敢提了,一个个都心甘情愿当他的傀儡走狗了。

他说,我告诉你,我绝对不会同意你们那个方案。

适当的时候,我会否定它。

所以,我希望你要保持清楚,要知道自己更应该站在那一边。

说句心里话,钟市长也不同意赵书记的意见。

然而,他也早就清楚,赵书记不能改变自己。

如果,还是大书记当地级市书记,李向东或许能改变大书记的意见,能争取大书记的支持,现在,赵书记是地级市委书记。

他即使也认为“八方支援”是最好的办法,也不会改变自己。

要知道,这里存在着一个谁改变谁的问题,赵书记怎么能被你李向东改变呢?当初,钟市长曾想自告奋勇去争取赵书记的支持。

他想,如果,自己去争取,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犹豫间,他又觉得自己不应该冒这个险,难道你钟市长只是代表个人去争取吗?你是代表市县,或者说,是代表李向东。

他怎么能旗帜鲜明地跟李向东站在一起呢?钟市长对自己说,你可别忘了,你与李向东相比,一点也不差,但他为什么能当市县市委书记,能当地级市委常委?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曾得到大书记和大市长的器重。

现在,这个机会貌似要降临到你头上了,你不能让它擦肩而过。

你要紧紧抓住这个机会。

如果,赵书记要做掉李向东,这市县市委书记就有可能是你的了。

看现在的形势,赵书记要做掉李向东是完全可能的。

想到这里,钟市长觉得自己是不是很有点儿卑鄙,怎么就希望李向东下台,自己取而代之呢?虽然,开始相处的时候,彼此有过争斗和不愉快,但这一年多的搭档,让他看清楚了,李向东是个能干事的人,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市委书记。

他为市县干了许多事,遇到麻烦事时,又勇于承担责任,比如,前些天搞的那个质询会,他就把所有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了。

他告诉自己,你这不算卑鄙。

他对自己说,赵书记不喜欢李向东,与他钟市长一点干系也没有。

他们和不来,甚至于互相仇视,那是他们之间的事。

有朝一日,你钟市长在他们的争斗中得到什么好处,那也是一种渔人得利。

最后,他给自己定了一条原则,他不害李向东,但也不劝说李向东。

害人的事他不干,但他也不能傻到,劝李向东小心别得罪赵书记。

李向东叫黄向地级市委秘书长了解赵书记有没答复市县那个方案。

黄了解了几次,秘书长总说,赵书记忙,还没审阅呢!黄就对李向东说,要不你催催秘书长吧!其实,他心里清楚,李向东直接催赵书记效果会更好,只是李向东不想跟赵书记通话才这么旁敲侧击。

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这么拖,我倒觉得反对的意思更多一些。

或许,他就一直这么拖下去。

这样,在我们没有得到他的答复前,就只能按他的指示精神去办。”

李向东笑了笑说:“你就不觉得还有另一种可能?”他说,他这么拖到一定的时候,让我们一点准备也没有,突然同意我们的方案,要我们马上实施,给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那时候,时间紧,任务急,工作中就有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漏,他就能抓住我们的把柄,有话可说了。

黄说:“真要出现这种情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会同意我们的方案。”

李向东说:“我并不认为,他会反对我们的方案。”

他说,你不认为,我们的方案更符合市县的实际,更有利于重建灾区吗?他说,如果,我们仅依靠市县的力量重建灾区,不仅灾区恢复迟缓,就是整个市县的发展也会被灾区这个沉重的包袱拖住后腿。

黄说:“我觉得,你太乐观了?”他说,如果,他同意我们的方案,就说明你是正确的,说明他是错误的,或者说,他那个“自力更生重建灾区”是不切合实际的。

他说,他会承认这一点吗?我想,他怎么也不会松这个口。

官样年华》小说在线阅读_第125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蒙哲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官样年华第125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