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在电话里“哈哈”大笑,说:“你是想躲在后面当老好人。”
李向东说:“就算是吧!”班长说:“我倒是可以劝劝他,不过,我不能保证他就会听我的话。”
这是班长常用的一句话,永远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答复。
这是官场上惯用的伎俩,是最安全有效的技巧。
如果事成了,他有一份功劳,事不成,他也有一份苦劳。
但他到底有没行动呢?谁也不知道。
李向东突然有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张志东要你去争取,要你去启动上面的关系,你有没争取,有没启动,他会知道吗?还不是都听你的,只要你说你已经尽力了,他又能从何处证实?这么想,他心里不禁跳了一下,想张志东对自己那么情深意切,自己还有应付他的念头,张志东与那常务副市长只是共事几年的交情,人家就那么听他的话?他是否也在应付张志东?一个常务副市长有必要化那么大的力气去争取当副书记吗?这可是跟一把手对着干的事,不是交往至深,不是利益巨大,谁干这种傻事?这一刻,李向东意识到,如果,张志东一意孤行,轻易就会被赵书记击溃,像当初,他李向东击溃钟市长那样,然而,赵书记能像他李向东那么宽容手下留情吗?枝子的电话打进来的时候,李向东才知道,张志东也跟枝子谈了常务副市长的事,或许,他也像要求李向东那样,要求枝子帮助李向东。
枝子在电话里说:“我等你好一会了,你怎么不打电话给我?”李向东说:“你不打电话来,我还差点忘了,今天中午就不去你那吃午饭了。”
枝子说:“你在忙什么呢?你觉得,你现在忙的事,比见我枝子还重要吗?”李向东愣了一下,问:“你什么意思?”枝子说:“张志东不是想要你当常务副市长吗?如果,我不帮你,我不叫我老爸出力,你想,结果会是什么样?”李向东说:“你不要掺和这事。”
枝子说:“我不相信,你李向东就不想当常务副市长!”李向东说:“有些事,不是你想得那么简单。”
枝子问:“有多复杂啊?如果太复杂,你是不是很有必要来跟我慢慢谈呢?”这么说了,她便把电话挂了。
她想,你李向东还不乖乖地滚过来?她已经想好了,她也要趁这个机会提出条件,叫李向东带她去见那个香港主管,要那香港主管把生意给她枝子。
她要让那香港主管知道,她枝子是什么人?她枝子就算是出卖色相,也不会找他那么猥琐的男人!枝子左等右等,却不见李向东,忍不住又给他电话,李向东说,我已经吃过午饭了。
她叫了起来,说,你太过分了。
李向东说,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吗?枝子说,你故意的是不是?明明有事要求我帮忙,却要摆副清高的臭架子,好要我求你来见我。
李向东说,这阵,我会很忙,新大书记到了,有很多事要干。
枝子说,好,好。
你不要来见我,你也别想我会帮你当那个常务副市长?这一次,枝子是真生气了。
然而,李向东却有一种解脱感,想枝子发脾气似乎是最好不过的了。
他李向东不是没有争取当常务副市长,而是枝子在耍小孩子脾气。
缓个三几天,或许,张志东能冷静下来吧!
李向东想错了,张志东的电话很快就打了过来,他说,你们是怎么搞的,说得好好的,怎么又变卦了?李向东说,没有啊!张志东说,那枝子怎么说她帮不了你,说你不让他帮你。
李向东笑笑说,女孩子就会耍耍小脾气,过几天就没事了。
张志东突然问,这是不是你的主意?合着伙来骗我。
他说,你李向东是不是要袖手旁观,站在一边看热闹,看那家伙怎么整治我!他说,还不止这些吧?你李向东还想过河拆桥,和那家伙站在一起吧?李向东说:“怎么可能呢?我怎么会是那种人呢?”他说,你不了解枝子。
她这个人,没事的时候,还算听话,有点事想要她帮忙,她就摆出一副臭架子了,就会提出许多过分的要求,就希望我在生意上给她各种关照。
我总不能失去原则,听她瞎指挥吧?张志东说:“她提出什么过分要求了?是要你把市财政的款白拨给她,还是要你割田卖地?”李向东说:“也没那么严重。”
张志东说:“就算是那么严重,你也先答应她。
先口头答应她不行吗?口头答应有什么了不起的?你只有把她摆平了,才有可能当那个常务副市长。
你别以为,认识副省长,就能绕开她。
她说一句话,比你说十句百句都有用。”
显然,他是咬住李向东不放,一定要他当这个马前卒了。
但是,那个常务副市长有没心当副书记呢?人家只是唬弄你张志东,你却要我李向东去争取当常务副市长?这不是要我去丢人现眼吗?黄说:“你最好能够出去躲几天,避过这个风口浪尖。”
李向东说:“我往哪躲?目前,还有什么事情比这更重要的,我能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理由躲起来吗?”黄说:“你去美加转一圈,就说华侨乡亲的某个社团要搞庆典,点名邀请你前往。
在市县,做好华侨工作总是一个大事吧?如果,处理不好,是会产生国际影响的。”
这时候,他们刚接待了一位回乡探亲的华侨侨领,一起吃了晚饭,正在回家的路上。
因此,触发了黄的灵感。
李向东说,这办法不是不好,但也太突然了吧?黄说,说突然也突然,说不突然也不突然。
什么话不是由你说?你可以说早就接到邀请了,只是还没向地级市汇报。
他说,如果,你不方便开这个口,我可以以市委的名义向上面汇报,替你向上面请示批准。
其实,这也是常事,地级市的审批也只是走走程序。
李向东说:“我看很难,赵书记刚上任,对市县的事还不太熟,他批不批还是个问题。”
不过,他觉得,这还不是一个万全之策,他不仅希望自己不参与张志东和赵书记的抗衡,更希望阻止张志东和赵书记抗衡。
有没有这样的万全之策呢?李向东想起那华侨侨领在宴席上说的一件事。
他对这次回家乡,看到家乡发生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然而,觉得市县发展的步子可以迈得更大。
他说,他去中山转了一圈,发展那里的变化就比市县快许多。
他说,以前,中山和市县比,不敢说他们不如我们,但至少也旗鼓相当。
这次回来发现,市县却比人家落后了。
他说,当然,原因很多,但他个人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山是地级市,直接由省辖管,这便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也有了许多自由发挥的空间。
他说,当初,中山不也是一个县吗?人家能成为地级市,我们市县为什么不能争取成为地级市?市县成为地级市,地位提高了,国外的华侨对家乡建设的热情会更高涨,不说别的,就说华侨们捐资建设家乡,财力就会更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