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子笑着说:“没什么?来你女儿家做工人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老岳母还要说什么,杨晓丽怕她还说得没完没了,便说:“你别再说了,人家枝子都不怪你了,你还说什么?你要干什么,就快点干吧!”老妈子很不高兴,说:“催什么催?我来是给自己干事了?我是来给你干事的,你还催催催!”李向东倒了一杯茶过来,说:“你先喝杯茶坐一坐。
有什么事吩咐杨晓丽干就是了。”
老妈子笑眯眯接过茶,转脸对杨晓丽说:“你看看人家,市委书记都对我那么客气,你一个副市长,就对我那么凶,等你坐了人家那个位,我还有地方站吗?”杨晓丽哭笑不得,说:“他什么市委书记啊?在这家,他只是你女婿,你把女儿养那么大送给他,他还不对你客气啊!”枝子听了在一边捂着脸笑。
老妈子对枝子说:“好姑娘,你别见怪,杨晓丽都是我给宠坏的,我这一辈子最失败就是没管教好她,看她挺听话的,就由着她性子,长大了,一句也不听我的,都嫁人了,还什么都不会。”
杨晓丽说:“好了好了。
我现在听你的。
你说吧,要我干什么?”老妈子说:“要你干,还不如我自己干省事。”
说着,从沙发上起来,就从她提的大包小袋里拿东西。
枝子双眼都瞪大了,她竟从包里拿出一只煮熟的鸡,拎着鸡脖子叫杨晓丽拿东西来装。
杨晓丽跑进厨房拿了一个碟子出来,老妈子问,没有大一点的啊?又说,我记得你这有个很大的铝盘子。
杨晓丽便问枝子放哪里了?说前两天,你不是还洗过吗?枝子想了想,就进厨房拿了出来。
老妈子把那只鸡摆在当中,见不稳,怕它翻过来脚朝天,还按了按,然后变戏法似地从包里拿出一条半肥瘦的熟猪肉,又拿出一条同样也是煮熟的鱼,一左一右放在鸡两旁,再还拿出几个茨菇放进盘子里。
枝子问:“这是什么意思?”杨晓丽说:“三生啊!鸡、肉、鱼。”
枝子又问:“那茨菇呢?”杨晓丽说:“这你还不懂?茨菇顶,茨菇顶。
你没看见那茨菇连着把吗?就是添丁的意思。”
枝子这次忍不住笑了,说:“有意思!”老妈子说:“不要笑,拜祀的时候要虔诚点!”枝子只好忍住,忍得脸都有点红了。
但她想,这屋里有什么好拜祀的?拜祀哪啊?拜神总得有个神位吧?祀祖总得有个祖位吧?这里并没有神位祖位的,就见老妈子拿了一张凳子,放在门前,把那摆了祀品的盘子放在凳子上,从包里拿出三个酒杯三副筷摆了,又拿出一把金银纸宝。
本还要继续的,却突然停下来,回头说:“你们都上二楼!”杨晓丽明白老妈子的意思,笑了笑,对李向东和枝子说:“我们上二楼吧!”枝子问:“为什么要上二楼?”杨晓丽说:“我妈是好意。
怕人家说市委书记在家里拜神,叫我们回避,当我们不知道这事,这全是她老婆子好心好意帮女儿女婿干的。”
枝子想这老人家虽然表面看着凶,想得还挺周到,心底却是极善良的。
她说:“我不像你和李书记,你们要回避,我也没必要回避吧?”李向东和杨晓丽上了二楼,老妈子这才打开门,开始她的拜祀仪式,把香点着了,很虔诚地向天地拜祀,嘴里也不知喃喃什么,肯定是一些请愿的话,枝子想肯定有那句添丁发财,不禁又想笑。
拜祀完天地,插了香,让香烧提差不过了,才关上门,又把祀品移到厨房拜祀火灶爷。
这次却把那几个茨菇顶拿出来了,换了三小碗饭。
枝子真不知那大包小袋里到底还有什么新鲜玩意,怎么就那么多花样。
最后,老妈子上二楼,拜祀床头爷,枝子想,这次肯定又把那几个茨菇顶拿出来了,这可是添丁发财的起源地。
果然如她所料,枝子便又笑了。
杨晓丽问,你笑什么?枝子悄声说,许愿你添丁发财,这是不是最重要的地方吗?杨晓丽红着脸说:“就知道你没想好事。”
枝子说:“怎么是没想好事呢?”她心里说,我最希望这句话灵验,你杨晓丽如果忙着生孩子,你们家李向东还不就让我独霸好长一段日子?杨晓丽说:“你看你那笑,好??!”老妈子忙完了,松了一口气,脸上却流了不少汗。
李向东说,洗洗脸休息一下吧!老妈子洗了一把脸,回来坐在沙发上,说,我的事忙完了。
杨晓丽说,你不用回去帮我爸了?老妈子说,我帮他干什么?我们有分工,厨房的事由他忙,这样事我负责。
杨晓丽问,杨晓明那你也去了?老妈子说,我去他那干什么?他老婆不会自己干啊!杨晓丽说,你对她那么放心,怎么对我一点不放心?老妈子说,这是女人干的事,她不学会怎么行?枝子又忍不住要笑了。
杨晓丽说:“你这是怎么了?这一整一都笑不停的?”枝子悄悄说:“你妈没把你当女人。”
老妈子还是听见了,说:“姑娘,你不知道,自己女儿自己心痛,她的事我不帮她干,还有谁帮她?”杨晓丽说:“人家的女儿你就不心痛了?”老妈子说:“有她妈心痛她就行了。”
杨晓丽说:“你这话别让你儿媳听见,听见了会恨你一辈子!人家嫁给你儿子,也是你女儿了,你却这样对人家!”老妈子说:“你真是好心不得好报!我心痛别人了?我去跟别人忙活了?我还不是心痛你,还不是来你这忙。”
杨晓丽见老妈子又要发脾气,忙说:“我知道,我知道。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我只是要你心痛我后,在我这忙完了,再心痛人家一点点,再帮人家一点点。”
老妈子说:“你别教育我,你别以为你当了副市长,成天在外面教育人,回到家里也来教育我。
你是我生我养的,是我培养出来的,没我有你今天?”杨晓丽说不过老妈子,老妈子总是有理有据。
这会儿,枝子一点也笑不起来了,看着眼前这对母女,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母亲,那位苦苦守了她那么多年的母亲,过年了,自己却不在她身边。
她想,过了年这几天,一定要回去看看她老人家。
他们是四点多去老岳父母家的。
巷子里很热闹,那几张石桌石凳都坐满了人。
春节了,出外打工的回了家,搬出去住的儿女也回来了。
团年饭还没开始,大家便凑在一起说话儿。
杨晓明早到了,坐门口那张石凳上喝茶跟好几个人吹水,一见李向东他们进了巷子,就对李向东“嘿嘿”笑,站起来要把自己坐的石凳让给李向东。
杨晓丽说:“笑,笑,笑。
看你像个煮熟的猪头。”
她知道,他那是在卖乖,李向东把他调动的事搞定了。
老妈子平时总是偏帮杨晓丽的,这会儿却不愿听女儿这话了,说:“快过年了,说话也不注意点!什么猪头猪头的,还煮熟了,说点吉利话不行吗?”有人笑着说,晓丽姐,回到这巷子,你就不是市长了。
有人笑着说,你就是升到省里升到北京,老婶治你还是最有办法的。
杨晓丽便对他们说,你们回来过年啊!这些人中,有李向东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
大家见他坐下来,便不吱声了,一则,他毕竟比他们年纪大许多,一则,他那市委书记的身份也够震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