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过气来,她就变得温柔了,软软地吻他。
更多的时候,李向东的??又被她挑起来了,就又对她进行一番践踏和蹂躏。
李向东发现,这个时候,她一点抵抗也没有,想怎么对她狠就怎么对她狠,而这个时候,他又是最能持久的。
他发现枝子的一个很大的不同,每当她被万箭穿心时,脸上不会泛起一抹玫瑰红,相反地,却呈现出一种死灰死灰的苍白。
他发现当把她翻到身下,一只手托着她那不算大的臀时,她承受着他的上下挤压,那脸上不仅苍白,还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儿,整个人便像被子丨弹丨击中般,一动不动地张大嘴。
这时候,李向东心情说不出的舒畅,仿佛比自己喷发还要舒畅许多倍。
因此,李向东乐此不疲,因此,回到家里,李向东心就“咚咚”跳得不停,看到杨晓丽从浴室出来,穿着很透明的睡袍在他面前晃荡,就害怕自己的表现会让杨晓丽失望,会让杨晓丽窥探到他偷鸡摸狗,消耗本该是属于她的积蓄。
他问:“这么早就睡了吗?”她说:“我有点困了。”
他笑了笑,问:“是不是觉得,我这么憔悴,想放过我一马?”她也笑了一笑,说:“你能有好的表现吗?”李向东说:“应该可以吗?希望这酒不能损伤某种功能吧!”他这么说,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一旦自己没有表现,可以借口,那酒还真伤筋动骨。
杨晓丽让他到床上来,说:“我们在床上说说话吧!”像每一次在床上说话一样,他们盖着被子,头靠着床屏。
李向东问:“这一阵很忙吧?”杨晓丽说:“不忙,这年江边市的春节不准备大搞。”
李向东说:“那你都在干什么?那天,枝子说,她想约你去省城买衣服,你说没时间。”
杨晓丽说:“不忙就要去省城啊?不忙也应该呆在办公室里。”
李向东看了她一眼说:“这种时候,你还是少点呆在办公室,人家往你那送东西,你不接不好,接了也不好。”
杨晓丽问:“你就是因为这个,才往省城地级市跑的吗?”李向东笑了,说:“你怎么拿我跟你比,你怎么可以拿一个市委书记跟一个市委常委比?我怎么跑,也少不了我的,除非没人干这种事了。”
他说,我是担心江边市那么复杂,这种事少沾一点好。
一个常委能有多少油水?我们也不缺那点吧?而且还有风险。
他说,有我这边的就够了。
杨晓丽说:“这不是钱的问题,是人家尊不尊重的问题。”
李向东说:“如果你不在办公室,人家要送都送不了,反而会更尊重你。”
杨晓丽说:“我没多少事干,又不能呆在办公室里,你叫我上哪去?”李向东笑了笑说:“你别总想着你是市委常委,你也应该想一想,你是人家的老婆,你是家庭主妇,快过年了,这家里总得布置布置吧?这家里需要点什么,总得添置添置吧?”杨晓丽说:“是了,是了。
我要围着你转,你是老公,你是太阳。”
说话的时候,她一直在把玩着他的手,一会儿握着,一会儿捏着,一会儿捧着放在自己肚子上,一会放在自己大腿上,最后,便像是很不经意地放在自己很想放的地方了。
李向东感觉那里温度很高,感觉那里湿润了。
他不敢急着行动,只是磕上眼睛感受从那里传输过来的信息,测试自己是否有足够的灵敏度。
他说:“你坐起来好不好?你坐到我脸上好不好?”杨晓丽的脸马上就红了起来,人没坐起来,却趴在他身上吻他,她发现,她压住他的某一个地方,烫烫的很雄壮。
她悄声说:“我怕把你的鼻子压扁了。”
李向东说:“那就倒趴在我身上吧。”
她说:“我就知道你想说这句话,就知道你想要我坐你脸上,其实是想要我坐不住了,倒趴在你身上。”
这么说了,她便爱抚似地抓了他一把。
她说,你越来越麻烦了。
杨晓丽心里想的是李向东越来越会??她了,越来越讲究质量了,其实,李向东心里还有一丝儿心虚,更希望通过**烧旺杨晓丽,当然也烧旺自己,这样质量上去了,消耗的时间和力气或许就降下来了。
他吸吮她,她也吸吮他,彼此都觉得吸吮不解恨了,他就进入了她,那时候,她的身子绷得紧紧的,迫不及待地说,我要咬你,我要咬你!他说,不要那么急好不好?你变得比我还急了!她说,都是你,都是你!她把自己弯成一张弓,迎接他的进攻,她紧紧地抱着他,叫他不要动,她要他狠狠地戳她的心尖尖。
她还叫他双手托着她硕大的臀,对她进行两面夹击。
她说,这样最好,这样我就不想活了。
她不说话了,脸上泛起那抹玫瑰红。
他很卖力地满足她,很卖力地表现自己。
他想,其实,他没有不行的,他怎么能不行呢?他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无不胜的!
李向东回到市县,应酬依然不断,部门单位的邀请他可以不应酬,企业老板的邀请他可以安排其他人,然而,海外乡亲的邀请他就不能不应酬了。
春节之际,许多华侨乡亲都回家乡过年,或是某华侨侨领,或是某华侨社团组织的团体,还有那些港澳乡亲的知名企业家,人家点名要见你李向东,要请你李向东吃饭,他不能不去,不仅去了,还要回敬人家宴请人家。
市县海外乡亲有一个好传统,都非常乐于捐资建设家乡的公益事业,比如建学校,建医院,建路筑桥等等。
那些受益的地区或单位,就也形成了一种习惯,趁华侨乡亲春节回乡的热潮,举办各种捐建项目的奠基剪彩活动。
李向东不会参加每一个项目,但大的项目不能不参加,知名侨领、港澳知名企业家捐资的项目不能不参加。
有一次,他还参加了一个村子里的文化楼剪彩活动,那项目捐资最多也就两万美金,然而,是一个华侨侨领捐资的。
那华侨侨领特意从美国回来参加奠基,李向东不得不陪他,不得不参加,要知道,市县很多华侨捐资的大项目,都是由那侨领出面在美国筹资的,这种力量要团结好!李向东还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宴请了几个华侨团体,好在那些华侨对官们还是很客气很尊重的,也没有斗酒的习惯,一杯红酒碰几围桌他们也不介意。
这年春节前,李向东陪得时间最长的是一位香港企业家乡亲。
在市县大凡有这么一种情况,有钱人大多在港澳,港澳的乡亲为家乡建设也最慷慨,往往能一人独资捐建某一个大项目,比如,在城区捐建一所千多人的学校,捐建一所几百万的医院大楼。
这次,李向东陪的这位香港大亨就在市县城区捐建了一所中学,为数所镇级中学捐建了好几幢教学大楼。
据说,家产这位香港乡亲数百亿。
他不仅在市县捐资颇巨,就是在地级市也有巨额捐资。
因此,地级市委书记也很给他面子,他回到市县,李向东哪敢怠慢。
香港大亨回来,主要是参加他捐资的一幢教学大楼的奠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