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丽敲了敲桌子,很严肃地说:“谈到哪去了?叫你们研究对策,你们却提困难,叫你们想办法解决自己的问题,却跑去指责党报党刊了!”她说,这些是你们操心的事吗?你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如何完成任务,如何完成上级下达的征订任务指标?发牢骚没有用!她心里想,我就愿意吗?我就想去干这项工作吗?难道我就不知道不切合实际吗?不知道这么订报订刊有多浪费资源吗?杨晓丽说:“你们是宣传部的干部,征订党报党刊是你们的职责,你们都那么多牢骚还怎么做好工作?也不怕其他单位的领导听了笑话?今天这些话,到这里为止,大家主要研究如何应对,如何更有力更切合实际地做好征订工作。”
老副部长说:“我想,目前扩大征订范围还不实际,还是按往年范围,按往年的作法,每个科室分派任务,划定具体负责的单位,一个单位,一个单位落实。
每个科室这阵辛苦一下,到各单位去跑一跑,直接找一把手,死磨硬泡也要把任务完成。”
杨晓丽说:“还是老套套行得通吗?”老副部长愣了一下。
杨晓丽说:“要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首先,我表明自己的观点,征订工作一定要完成,但是,要我们的科长一个单位一个单位地跑不行,这像什么话?为了征订几张报纸,要我们的科长厚着脸皮上门求人,这和那些推销员有什么区别?以后,我们宣传部还有什么威信?以后还怎么指导下面开展工作?”她这段话很得几位科长的心,他们又议论起来:有人说,我们宣传部虽然是没钱单位,但走出去人家也给几分面子,不要搞得我们连面子也没有了。
有人说,春节就要到了,每年春节又要开始了,我们又要组织协调其他单位开展春节文娱活动,人家看我们原来是那几个死皮赖脸来搞征订报纸的人,谁还听我们的?其实,杨晓丽一听老副部长要各科室上门发动征订党报党刊的时候,就已经想到这个问题,宣传部的干部,说什么也是市委机关工作人员,每年要下去检查基层,每年要组织协调基层开展无数项活动,如果不维护他们的自身威信,谁还听你指挥?不能什么事都要部长亲自出马吧?陆副部长提出了他的意见。
他说:“一直以来,我对采用上门征订是有看法的。
老部长负责这项工作,工作进展不理想,心里急,想眷完成这项工作,不管负出什么代价,采用什么方法,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也要考虑方式方法,不能硬搬邮政部门的作法,不能把我们的科长干部与邮政部门的员工等同起来看待。”
他说这话的时候,老部长和邮政部门的人脸色都不好看,然而,其他人都觉得,他说到了点子上。
很显然,这种上门征订完全是邮政部门的工作套路,邮政部门的员工上门是职责所在,是提高优质服务,宣传部的科长干部上门多少就有向人下跪的意思了。
陆副部长继续说:“我认为,各科室有个明确分工也是必要的,这样才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但我们未必就要上门。
其实,我们的科长们在机关工作了那么多年,对各单位的一把手基本都有些交往,彼此都认识,只要打个电话说清道理,邮政部门的同志再及时跟踪,上门征订,也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老副部长提出反对意见,说:“这不是加大力度,反而是削弱了力度。”
陆副部长说:“你听我把话说完。”
他说,我们几个副部长也按分管的科室进行一下分工,如果,科长这个层面解决不了,再由副部长解决。
真到我们这个层面不能解决的,再由常委解决。
我想,真要上交到常委那个层面,这个单位一把手也太不会做人了,钱又不是自己的,订几张报纸还要常委督促?几位科长当然拥护这个办法。
有人说,行,这个办法行!打打电话,多少还有点下指示的意思。
有人说,只要不上门,多打几个电话也没关系。
有人说,只要不把我们与邮政部门的员工等同起来,干什么都行!杨晓丽问市委办副主任和邮政局长:“你们有什么好办法?”他们都摇摇头。
市委办负责的是各镇的征订工作,看似量大,其实工作并不复杂,十个八个镇,一轮电话给镇委书记就解决得七七八八了,再派人下去跟踪,也不一定就专门谈征订报纸的事,即使专门谈这事,那也是一件大事,每个镇的任务数三几百份,谈起来也大气。
因此,他们的工作方法和宣传部不一样。
那副主任也没必要说什么。
邮政局长当然有意见,正像老副部长说的那样,这力度显然是削弱了,有宣传部的人和邮政部门的员工一起上门征订,效果必然比邮政部门单独上门好得多。
但杨晓丽反对这种作法,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没用。
杨晓丽说:“既然大家没什么意见,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这事就先这么定了。
大家不要以为不上门了,就不关心这件事。
征订党报党刊的任务一定要完成,这一点不能含糊,回去后,一定要更加负责。”
会议结束后,最开心的应该属那几个科长。
要知道,这口气他们忍了好多年都不敢说啊!因此,他们都认为,杨晓丽维护了他们的尊严!
杨晓丽没有想到,地级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心她思想认识不到位,会不重视征订党报党刊工作,专门打电话给书记。
这天,书记便把杨晓丽叫到了他的办公室。
因为刚开了有关征订工作的会议,会上又否定了过去的作法,杨晓丽开始还怀疑是老副部长搞的鬼。
接到书记的电话后,杨晓丽先责问老副部长:“你是不是对今天的会有看法?”老副部长一脸茫然,说:“没有啊!你说的完全正确,杨晓丽说:“有看法为什么会上不提?有事情为什么不内部解决?一定要捅到书记那去?”老副部长忙为自己争辩,说:“没有啊!我没有啊!”他说,这点小事,我怎么会捅到书记那去?就是再大的事,我也不会捅到外面去!他说,开完后,我到各个科室走了走,发现大家都很高兴,很拥护你的作法,回来我想了想,你说的也对,我们的科长的确不能像推销员一样上门搞征订,我们宣传部的确不能搞得那么没丢人现眼。
所以,我也觉得自己原来的作法很有问题。
老副部长说的是心里话。
开始,他是多少有些不服气这个比自己年青二十年的女常委的,经过这大半年的接触,他发现,这可是一个强悍的女领导,干什么事都很要强,总要求下属按她的指示去办,如果,你稍有怠慢,她心里就给你记着一笔帐,说不定哪一天就跟你算。
征订党报党刊这事,他就体会到了,她一点面子也不给他。
他没必要再跟她斗,都快退休的人了,只想和和气气过了这几年。
杨晓丽问:“书记怎么就关心起这事呢?以前,他也经常过问这个事吗?”老副部长说:“好像没有过。”
杨晓丽又问:“你认为,是什么原因?”老副部长说:“我也不清楚,不过,书记这么重视应该是好事。
我们可以如实向他汇报情况,也让他知道,我们下面做了多少工作,遇到了多少阻力。”
他几乎是讨好似地说,越是有困难,阻力大,又能完成任务,这才体现出你杨常委领导有方。
这时候,他们正在去书记的办公室,下了电梯,却碰到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本来,他脸上还平静,见了杨晓丽和老副部长,脸上的肌肉却绷紧了,看着老副部长问征订党报党刊是怎么回事?你们是怎么分配任务数的?我们组织部就算每个干部人手一份,也完成不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