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还没等他提意,考察团的领导就会主动提出下车与那些“农民”谈家常。
他想,这样就更逼真了。
当然,黄的这些安排没有向李向东汇报。
这种具体事怎么能让他知道!他既然已经有指示了,下面人具体操作就是,向领导汇报这种事是极端的不负责任,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担心出了差错,想把责任推给领导。
黄会把责任推给李向东吗?真有责任要负,为了李向东,黄可是够胆往身上揽的!考察团共有八人,外加司机两人。
金副厅长是这次考察团的团长,李向东那两个同学副厅长是副团长,其实,大家都知道,真正干活的却是考察团那些处长副处长。
本来,那两个同学副厅长是不想来的,有金副厅长挂帅,这级别已经够高了,再另加两个副厅长,就重叠,显得过份。
但是,金副厅长一定要他们随团,这市县是不是真有那么一块连片万亩?他心里没底。
如果没有,否决了市县,让他们向李向东透透消息,总比自己说好,毕竟他们是同学,好话坏话都说得出口。
如果,真给了市县,有人投诉什么的,自己也可以推卸责任,两个副团长都是李向东的同学,他一时没能坚持原则,耳朵??,就采纳了他们的意见。
李向东当然希望他们过来,他说,你们就当帮我一把,说这金副厅长毕竟接触不多,有你们两位帮我说好话,我这心里踏实。
接待考察团的午餐共分两席。
考察团正式成员八人,再加上市县的李向东、黄、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农业局长和粮食局长,十三人坐一张十五人的大桌。
考察团的两位司机、李向东等人的司机在另一个房间设一席,当然,用餐标准是不一样的。
吃饭前,召开了一个欢迎考察团的短会。
短会是由市县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黄主持。
他先说了一段客气话,便邀请考察团的某某处长介绍考察团的各位领导,然后,他再介绍市县这边的各位领导。
最后,由某某处长简单说一说这次考察的程序和要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再向考察团汇报自从市县被列为示范点的候选地区后,为迎接考察团的考察,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
大家互相通报了情况,黄便客气地看看金副厅长,虽然,事先已经问过他,他也说不说话了,但还是礼貌地问:“金厅长,有什么重要指示?”金副厅长似乎觉得不说几句不行,就说:“我代表考察团,感谢市县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同时,也感谢市县李书记和各位的盛情接待,希望我们这次考察在李书记的支持下,在市县各有关单位的配合下,能够取得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李向东本也不想说的,金副厅长说了,自己就也要表表态。
他说:“非常感谢金厅长、感谢考察团各位领导到我们市县来指导工作。
这次考察,对我们市县农业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将以这次考察为契机,努力加快市县农业发展步伐,再创新成绩。”
黄宣布会议结束,他们便互相说着客气话。
考察团的人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市县的人说,你们到我们市县来,是我们的荣幸,平时请都请不来呢!市接待办的人一直站在边上,见宣布会议结束了,就过来问黄,可以上菜了吗?黄说,上吧!大家吃了好抓紧时间午休。
他问金副厅长和其他两位副厅长,喝不喝酒?金副厅长笑笑说,中午就不喝酒了吧!两位同学厅长问李向东,你不喝酒吗?李向东说,你们喝我就陪你们喝。
两位同学厅长说,你那么能喝酒,我们以为你每顿都喝呢!李向东“哈哈”笑,说,其实,你们都能喝,其实,能喝的,没几个是每顿都喝酒的。
说说讲讲,就上菜了,先上汤,石斑蕃茄青菜汤。
黄在一边很有几分歉意地说,上午没什么好炖汤,只好现煮现喝了。
由于餐桌太大,菜都由服务员分好了,每人一份端上来,多少就有一种吃西餐的样子,十三人便要好几个服务员服务才应付得来。
第一道菜是龙虾,是那种四五斤的大龙虾,切成件。
第二道还是海鲜,鲍鱼排骨煲,服务员给每人分了一个鲍鱼一块排骨,上到鸡的时候,已经是第五道菜了。
那鸡是手撕鸡,撕成一丝丝一缕缕。
虽然,服务员给大家分好了菜,但还是喜欢吃的多吃点,不喜欢吃的少吃点,剩在碟里,服务上下一道菜时,可以示意她端走,如果,每道菜都吃干净,没到第十道菜,肚子就装不下了。
最后上的是黄鳝饭。
不知什么时候,这种很有市县特色的主食竟从小食店迈进了堂而皇之的大酒店。
吃了饭,把考察团的人送到酒店大厅看着他们上了电梯回房间休息,市县的人才往外走。
李向东问黄,下午几点出发?黄说,三点。
李向东说,在市委办抽几个人来。
这种跑前跑后的事,让别人干,别总是亲力亲为。
黄笑了笑,说,这主要不是吃饭吗?考虑到人多,就不叫了。
李向东说,可以叫他们跟司机坐一围桌嘛!黄说,下午,下午会安排几个人。
李向东说,这次考察,你是主力,我只是跟着走走,你把时间都化在跑前跑后怎么行?下午的议程主要就是看和听。
按黄设计好的线路跑了一大圈,开了两个座谈会,气氛都很好,看得考察团的领导不停地点头,听得考察团的领导连声赞好。
李向东很满意,对黄说,不错,很好!黄说,这二三十万人里找这么几个人,还不都是高水平的。
李向东想想也是,想只要工作用心,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两个座谈会开完,看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李向东就说:“我们回去吧。
还有一个座谈会安排到明天吧?别搞得太累了。”
金副厅长说:“没关系。
出来就已经考虑到要辛苦一点的,只是麻烦你李书记百忙之中陪我们。”
李向东说:“这是什么话?你们省里的大厅长都来了,我们这么小地方的官哪敢怠慢!”金副厅长问其他几位考察团成员,记录得怎么样了?那几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地图,都在地图上做了标记,把他们今天路经的地点都一一记在地图上。
那些标记还没记全,万亩田的具体方位还没圈圆。
金副厅长就说:“座谈会可以明天再开,这线路还是跑完它吧!”两个同学副厅长说话就直接得多,说:“你李向东没搞什么名堂吧?明天再来,改个方向,我们连东南西北都搞不清楚了,哪还弄得清你这万亩田是不是连片的。”
李向东“哈哈”大笑,说:“你们就这么信不过我?信不过我们市县的同志。”
他说,跑就跑。
明天还可以抽点调查验收。
一万亩不会少,只会多。
他对这一点是非常自信的。
上了车,李向东便说他以前在国土局工作了十多年,从普通办事员干到局长,对市县的每一寸土地了如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