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说,你李向东这什么话?这不是在气人吗?不是欺我官小吗?你先敬他们吧4了他们再敬我!两位同学副厅长便说,陈坚是不想当官,想当官,省长部长都当了。
陈坚说,省长部长不敢想,当个小厅长应该不成问题。
金厅长也附合说,这是真话,我们这些小厅长陈坚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李向东就笑了笑,说:“那我就市侩一点,先敬有钱人吧!我们这里最有钱的就是你陈坚了。”
他敬了陈坚,再敬两位同学副厅长。
李向东说:“我对你们还有一个小小要求的。”
虽了酒,他们的口气也大了,说:“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只要能办到的,我们一定办。”
李向东说:“你们谁是不是把一份初入选名单和那些入选地区的申报资料给我参考参考?看其他地区都有什么申报理由,我们也回去研究一下,知己知彼,才能出奇制胜嘛!”其中一个就说:“你赶巧了,我公文包就有一份。”
另一个说:“你是故意的吧?知道李向东找我们帮忙这个事,就预先准备了那么一份吧!”李向东忙对陈小雨说:“马上去复印一份。”
那位同学副厅长急说:“可别流传出去了。”
陈坚说:“这点小事,让小雨放心去处理就是了,我们继续喝酒。”
李向东省城这帮同学对陈小雨的周到和细心是深有感触和赏识的,把文件交给陈小雨就放心喝酒了。
这天,他们吃完饭喝完酒,又去桑拿按摩。
换了平时,李向东早离队了,这次却一直陪着,只是在桑拿按摩的时候,吩咐陈小雨把那复印的资料交给黄,让黄和那两位局长先看一看,先斟酌斟酌市县申报万亩示范田的理由。
李向东和陈小雨桑拿按摩回到入驻的酒店,已经十二点了。
他们五个人订了三个房间,两位局长住一个房间,黄和陈小雨住一个房间,李向东自己住一个房间。
那是一个套房,有一个会客厅。
李向东还没有回来的时候,黄和两位局长在黄和陈小雨的房间里看了各地区的申报材料后,正在苦苦斟酌市县申报的理由。
陈小雨敲开房间的门,说李书记回来了,说李书记叫你们去他的房间。
他们便拿着那些材料一起进了李向东的房间。
李向东正坐在沙发上,见他们来了,就说:“辛苦你们了。”
两位局长说:“其实,李书记更辛苦!”李向东笑了笑,说:“这种应酬,也的确挺辛苦的。”
他示意大家坐,然后对陈小雨说,你想办法给我们弄点茶来喝喝!陈小雨说,马上就到。
话音未落,人就出去了。
李向东拿过黄递给他的材料,也没看,问:“想出什么理由没有?”两位局长便都看着黄。
黄说:“都不理想,还没找到能让人耳目一新的理由。”
李向东摇头说:“不仅仅是耳目一新,还要有震撼性,让人家一听,就觉得不给我们市县不行!”两位局长说:“这太难了!”李向东说:“我们不能光把工夫化在疏通关系上,还要拿出自己的东西,至少,让那些没有与我们打过交道的人,也觉得应该把这个指标让给我们。”
黄说:“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李向东说:“我有一种预感,总认为,我们能找到这个理由。
但是,这个理由应该不是你们能找得到的。”
他说,你们看看自己,当领导当习惯了,能干这种具体事吗?他说,这种具体事,应该交给那些笔杆子去干。
闭门造车是他们的强项,我干不来,你们也干不来。
他还想要说什么,陈小雨推门进来了,只见他手里提着一个行李包。
李向东问:“你这是干什么?”陈小雨笑了笑,就把行李包放在桌子上,变戏法似地从包里拿出一个装茶叶的铁罐,拿出一个电热壶,拿出一套茶杯,还很意外地拿出一个长方形的泡工夫茶的托盘。
李向东笑了起来,说:“你这陈小雨,把这套东西都带来了!”陈小雨说:“跟你李书记出差,这是必备的。”
两位局长连连说:“还是陈局长心细。”
他们心里也不得不佩服陈小雨把李向东都摸透了,难怪李向东把他从地级市带到临市,又带来市县,而且还时不时把他带在身边。
陈小雨忙着烧水泡茶的时候,李向东又继续他刚才的话题。
他对黄说:“你马上通知市委办、市政府办各抽两个笔杆子,而且是最好的,明天一早赶来省城。
还有,宣传部也抽两个人过来,他们搞这种宣传鼓动的东西更在行。
我们就在这酒店,想出市县申报的理由,重新整理市县申报的材料。”
他对两位局长说,你们也各抽一个最熟悉本局情况的人来省城。
可以这样说,这个人是你们农业局、粮食局的活字典,向笔杆了子们提供需要的数据和情况。
他说,我们只有明天一天的时间,如果,再回市县,来来回回时间都浪费在路上了。”
黄比李向东想得更具体。
他还调来了一部打印机,材料整理好了,总得打印吧?而且,每一次修改都要打印十几份,一个材料修改十次八次也不为多,只有手提电脑,不配备打印机不行。
他还吩咐市政府办的人把市政府的信笺也带过来,正式定稿后,必须用市政府的信笺打印出来,才能呈送省厅。
他还吩咐市委办的人去机要局把市政府的公章带过来,重新整理的申报表格、材料,都必须盖市政府的公章。
一阵电话通知之后,李向东说:“今天就休息了,要喝茶的留下来喝茶,回去睡觉的回去睡觉。
明天,我们再冲锋陷阵!”然而,谁也没有动,都留下来喝茶。
喝茶间,李向东询问各地区申报材料都有什么特点。
黄便谈了他的看法。
他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历史的优势阐述他们是历朝历代的传统产粮区,有着浓厚的农业基础。
一类是以地理气候的优势阐述他们的风调雨顺,有着发展农业的先天条件。
还有一类却是以边远贫穷做为申报条件,希望省政府给予支持,以万亩示范点为契机,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黄说:“一句话,各地都挖掘自己的特点,创造独特的申报理由。”
陈小雨笑着说:“什么话都敢说了,竟然拿边远贫困当条件,博取同情分。”
黄说:“本来,这就是一项扶持边远贫穷地区的经费,自己又的确穷得叮当响,有什么不敢说的。”
李向东问:“我们的特点是什么?”农业局长说:“什么特点也没有,占在全省的角度,历史产粮区没我们的份,风调雨顺更不关我们的事,每年沿海地区少打两次台风就庆幸了,更没像别人那样穷得叮当响。”
粮食局长说:“我们的特点就是珠??地区,在这些申报单位里,一个珠??地区也没有。”
农业局长说:“这个特点提都不敢提,人家想都不想就会把我们踢出局。”
李向东说:“所以,我们不能延续别人的思路,要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