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说:“你怎么不说说,你除了得到女色的好处,还得到的其他好处?比如,你在仕途将会冲破许多阻力,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就升到地级市去了?在官场上混,官运也就那么三几年的事,弄得好,就上去了,就享用一辈子了。”
李向东说:“就靠这个换取自己的官运?”陈坚说:“当然,也有你的能力。
你本来就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再有这种扶助,就更如虎添翼。”
李向东不得不承认陈坚描绘的前景的确够吸引力,如果依靠副省长的实力,三几年时间,他肯定还可以再上一个台阶,但是,前提是,枝子和副省长之间未出现某种变化。
他很清楚,只要枝子循规蹈矩,好好在市县做生意,且在他控制的范围内做生意,不出偏差,副省长很难会改变对她的态度。
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他如果按钟市长的那个构思,把枝子的生意扩展到工业区,扩展到下面各个镇,枝子的公司还是很有作为的。
一个人,只要有生意可能,有事忙着,不会乱想些邪门歪道的东西。
再者说了,如果他和枝子有了那种关系,更能控制她不往邪门歪道上走了。
然而,李向东就一定要那么做吗?形势真的就逼得他不和枝子一起就不行吗?李向东并不这么认为,至少,现在还不这么认为。
枝子为什么要在他面前提钟市长的那个构思?她不提,依靠钟市长实施是完全可以的,真要干起来了,李向东想阻止也阻止不了,她提出来,其实,就是在向李向东发出信息,告诉他,她还不想跟钟市长在一起,她那扇门还敞开着等他李向东。
不到万不得已,李向东当然不想走那一步棋!
杨晓丽是下午回市县休假的。
书记批她假的原话是,没什么特殊情况,这个星期你就呆在市县好好陪你家李书记吧!杨晓丽笑着说,我休假,他又不休假,我怎么陪他。
话虽这么说,她还是安心地在市县呆了一个星期。
这一个星期,杨晓丽几乎每天都去医院陪枝子,跟她说说话,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发现钟市长似乎也很关心枝子,连续两天都来探望枝子。
第一次见杨晓丽在,还坐下来跟杨晓丽说了好一会儿说,第二次又遇到杨晓丽,就有些许尴尬了,说他来医院有点事,随便过来看看,杨晓丽知道,他那说的是谎话,后来想,如果不是自己经常呆在这里,或许,钟市长会每天都来。
李向东笑笑说:“这有什么奇怪,最近,他没什么事干,闲得很!”真的就是没事干太闲吗?就是很忙得分不开身,李向东也知道,钟市长仍然会想办法每天去看枝子。
他没把自己的想法知道杨晓丽,毕竟,那只是一种猜测。
他打电话给钟市长,问他组织农林水部门开会研究事落实了没有,大家对抓发展镇级经济的面上工作有什么好建议?钟市长向他汇报,说农业局和粮食局那边提供了一个信息,由于改革开放,珠??中心地带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推平了许多农亩,为确保吃饭问题,省里正在加大力度抓水稻种植建设,准备在全省各地抓多个水稻万亩良田示范基地。
他觉得,这个市县可以经营一下,争取省里能把一个万亩良田基地的点放在市县。
李向东初听这个构思,感觉钟市长有点超现实了,市县水稻种植面积虽有五十万多亩,但分布很散,多在沟沟壑壑之间,似乎没有那么一个小*平原,真能有一个连成片的万亩田。
然而,钟市长往下一说,他才恍然大悟。
以前,习惯了分镇计算,所以感觉市县连成片的水稻面积并不大,如果打破各镇的界线,以片来计算,市县有好几个这样的小*平原。
钟市长说,如果,以片为单位,争取向省里争取万亩良田,适合基础条件的万亩田,我们市县就有三个。
钟市长说,最大的在东南角,涉及六个镇的农田,不少于一万两千亩。
钟市长说,大家都认为,我们市县要向省里争取万亩良田示范基地,就抓这个东南万亩片。
这也适合你那个抓面上的原则。
钟市长还带来了一幅市县地图,那地图已在东南角圈定了一个万亩良田的范围,李向东在海边镇和古兜镇上再划上两个圈,脑子里立即出现了这样一个画面,以抓特色为重心,抓好海边镇和古兜镇这两个旅游点,再树起这个东南万亩片,市县在发展镇级经济工作中,就形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两点一片的格局。
他说,我们分分工吧!他用笔指点着地图上的标记,说,我主要抓海边镇和古兜镇这两个点,你重点抓东南万亩片这个面。
争取在春节前吧,我那两个镇掀起一个建设??,你那个面,至少能争取在省里立项,春节一过,就大搞农田基本建设。
他说,明年开春,东南万亩片的秧苗插下去,夏季旅游热起来,这两点一片将会形成亮丽的风景!钟市长也显得很兴奋,说:“这样,市县就精彩了。”
李向东看了钟市长一眼,说:“为了市县的精彩,我们这几个月加把劲!”钟市长也说:“对,加把劲!”然而,钟市长离开后,李向东却陷入了一种深思,想这钟市长会不会真的就会加把劲呢?他会配合你李向东吗?会真心实意地争取省里立项吗?要知道,这个大构思可是他李向东的,钟市长在这里只是充当配角的角色,他愿意当这个配角吗?愿意为他李向东做嫁衣吗?这其中,是不是还隐藏着什么奥妙?有利于钟市长的奥妙?他不相信钟市长会真心实意地配合他,总感觉到,在争取省立项这个环节上,钟市长个人会得到某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