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阅读有话要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第十一章

随着大选的临近,问鼎总统宝座的激战正酣,谁胜谁负一时难以预测。

“我们要在俄亥俄州获胜,”彼得·塔吉尔说,“那要得到二十一个选票;在阿拉巴马州要九票——在佛罗里达州要二十五票,”他把图表举起来,接着说,“伊利诺斯州要二十二票……纽约州三十三票,加利福尼亚州四十四票。现在为时太早,很难预测。”

大家都很担心,只有戴维斯参议员例外。

“我已经有了预感,”他说,“我能闻到胜利的芳香。”

米尼安姆·佛里德兰躺在法兰克福的医院里,她仍然处于昏迷状态。

十一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二大选这天,莱斯莉待在家中看电视,等待选举的结果。奥列佛·鲁塞尔获胜,他赢得了两百多万民众的选票,在选举中又赢得了绝大多数的选票。奥列佛·鲁塞尔现在已成了总统,成了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目标。

任何人也比不上莱斯莉·斯图尔特·钱伯斯对竞选运动的密切关注。她一直在忙着扩大自己的地盘,不仅在美国各地,而且在英国、澳大利亚以及巴西都拥有一系列的报社、电视台和电台。

“你到什么时候才感到满足?”她的主任编辑达林·索拉娜问道。

莱斯莉回答说:“快了,快了。”

她还要采取一步,那是最后一步,发生在斯科茨代尔市内的一次宴会上。

一位客人说:“我私下里听说,玛格丽特·鲍特曼正在闹离婚。”玛格丽特·鲍特曼是美国首都华盛顿论坛公司的大老板。

莱斯莉听了没说什么,可是第二天一早,她就给她的一位律师查德·莫顿打了电话。她说:“我想请你查一查,华盛顿论坛公司是否拍卖。”

当天她就得到了回答:“钱伯斯夫人,我不知道你怎么得到了这个消息。不过,你的看法似乎是正确的。鲍特曼夫人和她丈夫正悄悄地在办离婚手续,他们在平分财产。我认为,华盛顿论坛公司将会拍卖。”

“我想买。”

“你谈的是巨额交易。华盛顿论坛公司拥有一系列报社、杂志社,还有电视中心以及——”

“我想买。”

当天下午,莱斯莉和查德·莫顿便踏上了去首都华盛顿的旅途。

莱斯莉前几年偶尔认识了玛格丽特·鲍特曼。她给她打了个电话。

“我在华盛顿,”莱斯莉说,“我——”

“我知道了。”

莱斯莉心想:消息传得真快。“我听说,你可能想出售华盛顿论坛公司。”

“有可能。”

“不知能不能安排一下,让我到报社走一走?”

“莱斯莉,你是不是有意想买?”

“有可能。”

玛格丽特·鲍特曼派人找来了马特·贝克。“你知道吗,莱斯莉·钱伯斯是什么样的人?”

“可以肯定,是个冷酷公主。”

“她一会儿就到这儿来。我想请你带她到公司里转一转。”

公司就要出售,职员无人不知。

“要把论坛公司卖给莱斯莉·钱伯斯,那将是一个错误。”马特·贝克直言不讳。

“你怎么会这样看?”

“首先,我怀疑她是不是真的懂得报纸方面的业务。她买的那些报社干了些什么,你是不是知道?报纸有一定的尊严,而她却视为不值钱的小玩艺。她会把论坛给毁了。她——”他抬起头,只见莱斯莉·钱伯斯正站在门口听他说话。

玛格丽特·鲍特曼说话了:“莱斯莉!见到你真高兴。这是马特·贝克,论坛公司的总编辑。”

他们挺冷淡地彼此问候。

“马特将带你转一转。”

“我期待着。”

马特·贝克深深吸了口气。“好啊,我们走吧。”

周游一开始,马特·贝克就屈尊地介绍说:“组织结构是这样的:最高决策人是总编辑——”

“那就是你,贝克先生。”

“对。在我的下面有编辑主任及编辑部人员。这包括分管大都市的、全国的、国外的、体育方面的、商业上的、群众生活的、众生方面的、古今要闻、书籍、不动产、旅游、食品……等等,我可能还有说遗漏的地方。”

“不简单呀。华盛顿论坛公司共有雇员多少人啊,贝克先生?”

“五千多。”

他们经过报馆里那种马蹄形的编辑办公桌那里。“这儿是新闻编辑办公的地方。他要决定照片应该排在哪儿合适,什么新闻应该登在什么版面上。他在这儿要编出内容提要,新闻稿,然后排在一起送到排版室。”

“真有意思。”

“有没有兴趣看看印刷厂?”

“啊,好的。我什么都想看。”

他含含糊糊地哼了一声。

“你说什么?”

“我说‘好啊’。”

他们乘电梯下了楼,走到另一栋楼房。印刷厂有四层楼高,面积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宽敞的空间里,一切都自动化。大楼里有三十个自动控制车,装载着不同车站上卸下的大量报纸。

贝克解释说:“每一卷报纸重量大约两千五百磅。如果展开一卷,其长度可达八英里。报纸付印的速度每小时达二十一英里长。有些大型的自动车辆一次可以运载十六卷。”

印刷车间有六台印刷机,分列在两边。莱斯莉和马特·贝克在那儿站着,观看报纸如何自动地集中、切削、折叠,自动地打包,自动地分送到等待运输的车子上。

马特·贝克说:“过去三十个人干的活,如今一个人就可以承担。真是技术的时代。”

莱斯莉对他看看,过了一会才说:“是减员的时代。”

“生产中的经济情况,不知你有没有兴趣?”马特·贝克干巴巴地问,“或许你宁可让律师或财务员来——”

“我非常感兴趣,贝克先生。你们的编辑预算是一千五百万美元。报纸的销量是八十一万六千四百七十四份。星期天的销量是一百零十四万四百九十八份。你们的广告六十八点二。”

马特傻了眼,对她发愣。

“你们各种报纸的销量,每天是两百多万份,星期天是两百四十万份。当然啰,这不能算是世界上最大的报纸,是吗,贝克先生?世界上两家最大的报纸都在伦敦。其中《太阳报》最大,每天销售量是四百万份;《每日镜报》是三百万份。”

他深深吸了口气。“对不起,我不知道你——”

“在日本,日报多达两百多家,其中包括《读卖新闻》、《朝日新闻》和《每日新闻》,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知道。如果我以内行自居倒请你原谅。”

“这是众所周知的,贝克先生。我们还是回到鲍特曼夫人的办公室去吧。”

第二天上午,莱斯莉待在华盛顿论坛公司董事会的会议室里,面对的是鲍特曼夫人和五六位律师。

“我们谈谈价钱吧。”莱斯莉说。双方讨论长达四个小时。

讨论的结果,莱斯莉·斯图尔特·钱伯斯成了华盛顿论坛公司的老板。

价钱比莱斯莉预想的还要昂贵。但那是无所谓的。

还有更重要的大事。

交易最后敲定的时候,莱斯莉召来了马特·贝克。

“你有什么打算?”莱斯莉问。

“我准备辞职。”

她很好奇地看着他。“为什么?”

“你的名声不怎么好。人们不愿为你干事。我看,人们对你的看法,用的是‘无情’这个词。我不需要无情。这是很好的报社,我也不忍心离开。但是,我就职的机会很多。”

“你在这儿工作多久?”

“十五年。”

“你就这么甩手不干了?”

“我不想甩手,我——”

她目光紧紧盯住他。“你听我说,我也认为论坛是一个很好的报社,但是我想让它更加伟大。我想要你帮忙。”

“不,我不——”

“再干六个月。再干六个月试试看。从现在起我们将给你的薪水加倍。”

他打量了她好半天。她年轻、漂亮又机灵,还有……他对她有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这儿由谁来负责?”

她微微一笑。“你是华盛顿论坛公司的总编辑,当然由你来负责。”

他对她有了信任。

天衣无缝》_第十一章_转载于网络 - 文学作品阅读

首页

天衣无缝第十一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