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李山在家的时候也多次到过秦岭山,跟眼前的山比较起来,觉得这里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千山一碧、树木成林,像一位多情的江南少女,婀娜多姿。

而家乡的秦岭,山势险要、悬崖峭壁、崇山峻岭、威严壮观,大气磅礴,像一个魁梧的少年,健壮有力。

常言说的好: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李山一时无暇顾及欣赏山中美景,沿着山路小心翼翼地向前走着,忽听身后有些动静,回头一看,见一个半大后生从身后走来,心中不由大喜,连忙停下脚步,等着那后生靠近。

那后生身后还背着背篓,但脚步轻快,不一会便到了李山身边,见李山看着自己,他也同样看向了对方。

“这位兄弟,你好,请问徐家垅村还有多远?”李山率先开口问道。

“我就是徐家垅村的,前边拐过那个山坳就到了。你是来旅游的吧?”后生打量了一下李山道。

李山看到了他的背篓里装满了竹笋,觉得他身上背着这么重的东西,还走得这么快,真是不可思议。

“不是,我是来找人的,对了,你们村的徐友建住在哪里,你知道吗?”李山说道。

“是建哥呀,当然知道了,你是他什么人?”后生看向李山的眼神有些古怪。

“我是他的一个朋友,他托我给他家里人捎点东西。”李山回答得含含糊糊。

“呵呵,那你可就有福了。”后生说话的时候脸上露出了一种暧昧的味道。李山便追问为什么?后生只是含笑道:“你去了就会知道了。”便不肯再说什么。

见后生如此,知道问不出什么,于是李山也就不再问他。

山中本来就黑得早,再加上天阴下雨,眼瞅着天就要黑下来了,到时候黑灯瞎火的赶夜路,恐怕有得受了,于是李山跟那个后生不约而同地加快了脚步。

俩人又拐过一处山坳后,此时天已完全黑下来了,只见前方影影绰绰有一村落,村子不大,沿着山坡零零散散地分布几十户人家。虽然相距甚远却已能听见鸡鸣狗吠,整个村子宁静祥和,此时家家户户炊烟缭绕,显然都在张罗着晚饭,而辛勤劳作一天的人们此时应该围拢在桌前,放松着酸痛的四肢,享受着家的温馨。

李山一进村,便闻到空气中夹杂着一股饭香味,空着的肚子被这饭香一激,顿时便不争气地咕咕直叫起来,一想到人家饭桌上香喷喷的可口饭菜,李山便觉口水直流。

那后生指着一户人家开口道:“前面那户人家便是徐友建家。”

李山点了一下头,道了声谢,便独自一人朝着那户人家走去。

李山发现,这个村的房屋建在山沟里,布局毫无章法,有的坐南朝北,有的坐东朝西,简直乱七八糟,一条崎岖不平的石板路通向了各家各户门前,这石板路已年久失修,雨水形成了一条条小河在石板间的沟壑中流淌。

夜幕中炊烟袅袅。李山走近石屋前的院子,院子用一道篱笆墙围着,他隔着院子向屋里高声道:“请问这是徐友建家吗?”

李山注意到石屋边上有半间草房,那是农户家的火塘间,炊烟就是从那儿冒出来的,一个妇人扎着一条旧围裙迈出门槛,望着眼前这个不速之客。

“你是谁?”妇人问道。

李山上前道:“你是嫂子吧,我是徐友建的朋友,受他的委托专程给你们捎了一些东西过来。”

“哦,你是友建的朋友,那快进来吧。”妇人说着话,就把李山让到了堂屋,并点上电灯,灯泡是城里早已不用的白炽灯,而且灯光有些昏暗。

妇人让李山先坐,并问李山还没吃饭吧,李山也没客气,就说还没吃,于是,妇人便出去张罗饭菜去了。

李山环顾左右,屋子里十分简陋,除了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和几件锄头等农具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看来湘西山区还是要贫穷许多。

不一会,妇人便给李山端来了饭菜,山里农家的晚饭很简单,一碟泡菜,几块玉米面饼子,一碗白粥,唯一一道荤菜是辣子炒肉,李山走了一整天的山路,也不知是不是饿的,吃起来觉得还蛮香的。

期间,一位老人也露了一面,妇人说是徐友建的父亲,大约有个七十岁左右的样子。那位老爷子跟李山握了握手,嘴里说出的湘西土话李山却是一句也听不懂,妇人在一旁做着翻译,老爷子的意思是远来是客,粗茶淡饭招待不周还望不要见怪。

吃完饭之后,妇人过来收拾碗筷,说是时间不早了,让李山早点休息。

李山一看手机,这还不到十点,山里人就要休息了,也好,有什么事,明天一早再说吧。

徐家垅村的夜晚并不宁静,始终处于一种隐隐地喧闹氛围里。犹如潮汐涌落的声响,忽而“唰唰”地破空奔涌而来,忽而无声无息地悄然隐退,悉数散进绵延不绝的山脉峰岭里。

到了后半夜,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停了,银河慢慢升起,破败的老屋上空是璀璨的星河,明晃晃的月光,一如四处流淌的清澈涧水,泛着清凉凉的温度,充盈在每一处所能达到的空间。

月光悄无声息地漫进山洼田脚,漫进村头院落,漫进窗棂门缝,肆无忌惮地映亮了屋子,使屋内明亮若昼。优柔的辉晕似乎散发出“咝咝”微响,与屋外如潮汐涌落般的声音呼应着,唱和着。

白天赶了十多里的山路,再加上一路舟车劳顿,李山已是疲惫不堪,可他却连一丝儿睡意也没有。他直挺挺地躺在用木棍和土坯临时搭建起的床上,听着屋外忽远忽近的声音。

屋内的墙壁在月光的映射下,显得灰蒙蒙的。许是屋子建的年头多了,四周的墙角裂出小拇指粗的裂痕。西边的隔墙有点歪斜,墙角的裂痕似乎还要宽些。西屋里隐隐传来那位老爷子的鼾声,夜里还时不时地在咳嗽几声。

躺在这样的环境里,特别是充斥着满鼻的潮湿气味儿,愈加感到陌生,让李山更加睡不着了。

西屋破烂的门“吱呀”地响了几下,有深一脚浅一脚的走路声。这声响,在山村静谧的夜晚显得异常刺耳。是西屋的老爷子起小夜了。随后,又有屋门的“吱呀”声,不久便传来他隐隐的鼾声。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辗转一晚的李山早早起了床,他揉着惺忪的眼睛来到了院外,发现山村清晨的空气格外清新。夜晚的一场雨,让清晨的古老乡村拥有了铿锵的样子。

远处的山脉若隐若现,清晨的乡村沐浴在祥和的晨光中。

这个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平时在家的只有二十来人,是一个宁静而寂寞的地方。村里全部都是传统的石屋,掩映在竹林之中。

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独立的院子,院落错落无序,散落在山坳的底部。每一户的院落都是单门独户的,没有山外村庄里山搭山墙挨墙的整齐和平坦。高处的房屋可能就建在低处人家的屋顶上,低处院落里的人需仰头卡腰高腔,才能与上面的人家对话。而低处人家院落里的任何举动,都会处于高处人家无意偷窥的视野内。幸亏有茂密的竹子疯长在墙里院外,堪堪遮盖了点儿需要存放隐私的场所,像茅厕之类的地方。

锋芒》小说在线阅读_第2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池柳烟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锋芒第2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