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看手机,微信刚好跳出了一条信息:“过一段时间我送钱过去啊!”一看,是刘晓玲发的。我莞尔一笑,正准备回发的时候,对面的空姐朝我努努嘴:“请您关闭手机。”
我立刻大囧起来:“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赶紧关了手机,然后拿起手机朝她摆了摆,“关了!”
她似乎没有什么表情。
飞机滑到跑道上,没有久等就开始滑行,强烈的推背感和绿皮火车的晃悠晃悠立刻在我心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两种感觉,恰似项目的状态,推背感是项目开始的时候,晃悠晃悠是建设运行的时候,我需要长久的推背感还是晃悠感?此刻的我,居然将两种交通工具带来的感觉代入到工作中了。
飞机很快就冲上云霄了,地面上的夜空是黑暗的,高空上的夜空却还是橙色加宝蓝色混搭的油画状态,空姐们推着小推车,胡乱发了一通饮料之后,又赶紧隐身了,只有我对面这空姐,直面着所有乘客,而我,代表了全体乘客负责监督她的言行举止。不得不说,空姐就是空姐,举止得体,你找不出她的一丝不雅动作,似乎代表了什么是职业本能。
我习惯在旅程中看书,不过带来的书都看过了,在飞机上那种低沉的发动机嗡嗡声中看有深度的书,怎么都进入不了那种深度中去,毕竟发动机那嗡嗡的低沉声音,早已经在你的思维里翻江倒海。而此刻,最好就看看轻松一点不用脑子的书,比如流行杂志什么的,飞机上一定有航空公司里的杂志,那种自以为在营造和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特质的杂志。此刻,有那么一本,看看也好,不然一个半小时都看着端庄的空姐,我怕我下飞机后的一年半载看什么人都不觉得职业了,---有些时候,我也很容易给某种状态带节奏,偏不偏,偏向哪里,那就很难说了。
我朝空姐轻声喊了一句:“这位小姐姐,有杂志吗?我突然很想学习学习,想抓紧时间想看书!”这么一说,坐我隔壁的大叔(其实我也是啊!)就将头微微转过来,用眼角余光和轻微下压的嘴角对我表示了不屑。
有点儿高冷的空姐突然就笑了,虽然有点职业化,但是我在这职业化的笑容里也看到了一丝发自内心的笑意,应该是和我说的有点儿幽默有关吧?毕竟,幽默是一种解压专用物,虽是无形物,胜却有型人。我隔壁的大叔,有点儿气场,如果按照表面来看,空姐会多看他几眼而不是看多我几眼。但是,幽默就是一件阿玛尼西装,瞬间将我的逼格抬高了不少。
她问我:“有我们公司的航空杂志,不过是上一期的,您介意不?”
当然不介意了,端庄的她这样问我,哪怕是上一年的,我都看。
我说:“没事,学习嘛!上一期也是要学习的,你们航空公司的特质,是我要学习的。”
她将一本杂志递了过来之后,然后有点奇怪的看着我,又翻了一下杂志,然后再次看着我,没有第一时间递给我,而是问我:“你好像是杂志上介绍的一个人。”
这句话,我听了怎么那么的不顺耳,瞬间就觉得我是大话西游里的那句台词:“你看看那个人好像一条狗呀!”
我愣了半秒钟,觉得不能在空姐面前失礼:“啊?好像啊?那是我的荣光,五菱牌的。”
她笑了起来:“这位先生真幽默。哦,我记得了,您是那个悬崖玻璃屋的创始人。”
我顿时就阵脚大乱了,怎么连空姐都知道我?不可能啊!我是上过电视,但是大家都知道,电视节目的热度也就那么的一阵子,过了就过了,我又不是明星,需要热搜来维护存在感。我问:“你怎么知道啊?”
她晃了晃手中的杂志:“里面有一篇关于你的文章!原来真的是你!”她翻开杂志,指着里面的内容,“喏,这不是你吗?”
我一看,那是我站在树屋露台上的一张相片,手指着悬崖上的玻璃屋。
我说:“哎,居然把我最帅的样子给拍出来了,我要点个差评。”
她差点就大笑起来,职业素养让她的笑容收放自如:“林先生真会说笑。”
我说:“我没接受过访问啊!所以,这篇文章除了我的帅代表我之外,内容不代表我的观点哟!不过我得看看内容再说。”
我在空姐的注视下一目十行的看了这篇约莫1000字的文章。很明显这文章就是投稿性质的,粗读一番,感觉文笔细腻,有点小清新,又有点软文的感觉,这杂志的小编,看来也没什么好的稿件了,自己又写不主这样的小清新文章,稿件严格审核一点,是不能采用的,毕竟带着软广的痕迹,我只能说,采用这样的稿件,确实是在标榜自己航司与别的航司在某种气质上的不同。我再看看笔者,便笑了起来。
空姐有点好奇,问:“林先生您?”
我知道她的意思,我回答:“这是我妹写的。若不是她写的,我就投诉未经授权了。”邻座的大叔再次将不屑的眼神用轻微的肢体语言表示出来。
空姐更加好奇了:“真的是悬崖上无底玻璃屋?”
我笑笑没出声,我知道我再和她聊下去,按照我曾经的导游工作能力,至少收获潜在客户一枚。不过这样的话,难保她不会给其他乘客投诉她工作期间不工作,这样就不好了。
我在这篇文章的空白处写了我的电话号码,后面括号写着微信同步,写上“国庆之后,过来三个优(thankyou)服务:优质、优惠、优待”,再画上一个笑脸符号,然后递给了她。以前在段子上看得多了去的都是某些乘客见到空姐就千方百计的讨要电话或者微信,今天我算不算是主动给电话微信号给空姐呢?这种场景,应该只出现在一些霸道总裁式的小说里吧?但是,我主动给,不代表我心里的想法是龌龊的,恰恰相反,现在的我,似乎开始了主动出击,为项目!在火车上的王芳,还有大妈,现在灰机上的空姐,都是我看到的商机。谁知道会不会是商机呢?至少在大规模的营销策略之下,我在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且事无巨细。
空姐将杂志接了过去,看了我写的文字,微微一笑,朝我点了点头,便将杂志塞到了旁边的网袋中,依旧坐的好好的,一副标准的职业样子。
坐我旁边的中年人朝空姐挥挥手:“乘务员,你好。我想看看杂志。你能拿刚才那本杂志给我吗?”
md,这不是明摆着砸场子吗?我现在又不是和你在比赛谁先认识空姐,你还上头了不成?我也学他,就将头微微转过来,用眼角余光和轻微下压的嘴角对他表示了不屑。
空姐依然职业性的微微一笑,将网袋里的杂志拿出一本递给了他。
他看也没看嚷嚷:“不是那本啊!”
空姐说:“是同一期的,不同一本。您若需要其他期的,我再拿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