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作品的时候:宁可少几个字,也不要打错别字哦!

说起日本侵华的首相,我们一般会想起一个名字:东条英机。但其实东条是1941年才上台组阁的,在他之前,有一个人更应该负责任,而且从他的身上,我们能看到日本人侵华的心路历程。

1说近卫文麿(mǒ)是han_zhao超白金汤匙出生的,可能并不夸张。

自镰仓时代以来,日本存在五大家族——近卫,九条,鹰司,二条和一条,因为只有这五大家族的人才有资格出任日本的摄政和关白(相当于丞相),所以被称为“五摄家”。

在这五摄家里,近卫家是最高贵的一支,可以说仅次于皇家。而1891年出生的近卫文麿,是近卫家250年来第一个由正妻所生的长子——他的父亲近卫笃麿是明治时期的著名人物,曾担任学习院院长和贵族院议长等要职。

所以,用“han_zhao金汤匙”出生,已经不足以显示近卫文麿的出身。可以想象,近卫文麿从小是如何被全家重视的,他的父亲甚至在他yao间拴了_geng绳子,生怕他走路时跌跤。

在近卫文麿3岁的时候,就由祖母带着进宫参见了明治天皇,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必须效忠天皇,拱卫天皇以及皇族的荣誉——“忠君”思想,是之后所有发动侵略战争的日本人的_geng本支撑。

在近卫文麿12岁的时候,父亲突然去世。

父亲近卫笃麿给近卫文麿留下了除了财产(事实上还有不少欠债)之外的两笔遗产。

第一个是思想。近卫笃麿在世时,非常反_gan英美对清朝乃至对亚洲的侵略和殖民(只是出于日本得不到什么利益的原因),他主张日清联盟,赶走白人,组建亚洲新秩序。

第二个是头衔。父亲去世后,近卫文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以12岁的年龄成了一位公爵。

21916年,从帝国大学哲学系毕业的近卫文麿jin_ru贵族院,成为一名公爵议员。

此时的近卫文麿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他在《日本与日本人》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这样评价英美所推行的“和平主义”:

“英美和平主义实际上是利用维持现状之便的得过且过主义,与什么正义人道毫无必然关系。我国的理论家们沉醉在他们宣传的美丽辞藻之中,认为和平即是人道。目前我国的国际地位与德、意并无二异。在应打破现状的日本却高唱着英美和平主义,对国际联盟像祈盼福音一样渴盼仰止,实为卑躬屈膝,与正义人道相比实为蛇蝎而已。”

近卫文麿而他在1919年作为随行人员参加了巴黎和会之后,心中的愤懑更是强烈。因为他看到在会议上,美、英、法等大国可以完全无视小国的利益,肆意瓜分别国的权利——当然,他_gan到愤怒的主要原因,是觉得同为“战胜国”的日本居然拿不到什么满意的利益(或者他并不满意日本只是在中国接管德国的权益)。所以,他开始公然主张“面积狭小、人口过多的我国向外膨*,诚为顺乎自然之势”,日本国民“应堂堂正正地为自己生存,要求发展之地”。

1933年,42岁的近卫文麿成为贵族院议长,开始jin_ru日本的权力中枢。

但身边人都知道,对于这个身材高大、长相端正的贵族之子而言,议长只是他的第一步而已。唯一为近卫文麿_gan到担心的,是他的老师西园寺公望,这个被称为“帝国最后的元老”的老人一直在劝诫自己的这个学生,不要离政治太近,尤其不要被军部的那些狂热分子所左右。

西园寺公望历经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代天皇,大正时期的首相全都是他一手推荐的然而,近卫文麿已经身不由己了,并且,他的思想也开始进一步转变。

从1930年开始,日本也被卷入了全世界的经济危机中,和德国一样,法西斯主义开始抬头,日本没有把重新振兴的焦点放在国nei,而是放在了发动对外侵略战争上。而也就是在这几年,近卫文麿身边的朋友中,少壮派军人和军部人员开始越来越多。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近卫文麿是完全支持这一行动的,因为他认为这是“日本必须走的命运之路”,此外,他也开始支持军部,称“军人发怒是难免的”。

1932年,日本发生了令人瞠目结*的“二二六兵变”,日本的政坛开始陷入混乱,军国主义的气焰开始总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明治时代开始的“议会式”民主已经捉襟见肘,广田弘毅和林铣十郎两届nei阁都无法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先后狼狈下台。

此时,作为众望所归的人选,近卫文麿终于走上了前台,被天皇任命为首相,组成新一届nei阁。

由于他当时才46岁,所以被日本民众期待地称为“青年宰相”。

近卫nei阁组阁的时间,是1937年6月4日。

一个月之后,“七七事变”就爆发了。

3“七七事变”的爆发可能也是出乎近卫文麿预料的。

最初,近卫文麿主张的是“不扩大政策”,所以这也是他把这次事件限制为“北支事件”(北支指华北)的原因。但是,在军部强硬派的推动下,nei阁还是同意向华北再增派两个师团,导致蒋介石也被迫态度转硬。

事实上,近卫文麿本身对这件事也处于一种矛盾心理:既怕事态扩大后无法收场,又对可能到手的大片中国领土抱有期待。

当时担任上海派遣军司令的松井石_geng,在被近卫文麿询问是否会进攻南京时,他一开始的回答是“不会,只会打到芜湖附近”

“七七事变”迅速扩大后,在上海爆发了惨烈的“淞沪会战”。此时此刻,近卫文麿也早已把“不扩大”抛到了脑后,直接开始国民“j神总动员”,并且将“北支事件”上升为“支那事件”。

等到日军攻克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日本国nei上上下下都因为轻易到手的战果而变得狂热起来,而头脑发热的近卫文麿也由一开始希望和蒋介石和谈,转变为采取更强硬的手段。

于是,由近卫nei阁发出的著名的第一次“近卫声明”就这样诞生了:

在攻陷南京后,帝国政府为了仍然给中国国民政府以最后重新考虑的机会,一直等到昭和十三年。然而,国民政府不了解帝国的真意,竟然策动抗战,nei则不察人民涂炭之苦,外则不顾整个东亚和平。

因此,帝国政府今后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而期望真能与帝国He作的中国新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并将与此新政权T整两国邦交,协助建设复兴的新中国。

……

这则声明最引人注目的不是第一段令人_gan到匪夷所思的逻辑,而是第二段的超级自信——就算蒋介石想投降,日本人也不允许了。这份声明一出台,在日本国nei也引起了一定争议。

近卫文麿为此也气急败坏地做出过解释,称这是外务省决定的声明,也不是他在nei阁会议上提出的。但这样的解释是苍白无力的。很快,因为这份声明,原先与日本政府一直保持和谈接触的蒋介石也开始迅速强硬起来,宣布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抗战到底。

事实证明,这份声明完全没有达到目的,是失败的。

而失败的原因,其实是包括近卫文麿和军部在nei的所有人,对自己的武力估计太高,对中国人的抗战信心估计太低了。

4但是,在第一次声明发出后,近卫文麿和他的nei阁还是充满自信的。

尽管近卫文麿一直在尝试恢复nei阁对军部的控制,但军部的扩大侵略从总体上并不违背近卫文麿的初衷。所以,在1938年3月,近卫nei阁颁布了《全国动员法》,开始将侵华战争上升为“总体战”。

而此时无论近卫nei阁还是军部,都寄望于即将在中国开始的“武汉会战”。一方面,他们认为,占领武汉对占领全中国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由于蒋介石发出号召,动用全部兵力进行“武汉保卫战”,寻找并歼灭重庆军的主力,一直是日军苦苦追求的目标。

然而,蒋介石此时毕竟还是开了窍,在动用了110万兵力投入“武汉会战”后,发现固守无望,在最后阶段还是基本有序地将中国军队的主力撤出了战场,把武汉让了出来,开始“用空间换时间”—jin_ru战略相持阶段。日军虽然占领了武汉,却依旧没有歼灭中国军队的主力,反而将这场战争拖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人终于开始有些惶恐地发现:不管怎么打,怎么赢,中国人就是不投降。

也就是在这时候,第二份“近卫声明”出台了:

今凭陛下之盛威,帝国陆海军已攻克广东、武汉三镇,平定中国重要地区。国民政府仅为一地方政权而已。然而,如该政府坚持抗日容共政策,则帝国决不收兵,一直打到它崩溃为止。

帝国所期求者即建设确保东亚永久和平的新秩序。这次征战之最后目的,亦在于此。

……

如果国民政府抛弃以前的一贯政策,更换人事组织,取得新生的成果,参加新秩序的建设,我方并不予以拒绝。

……

与第一份声明相比,这份声明口气明显软了不少,抛出了一个“建设东亚新秩序”的幌子,然后给予国民政府“共同防共”的“橄榄枝”,主要目的,还是希望能在短时间nei诱降蒋介石政府。

但是,重庆方面的蒋介石没有动静。

迫不及待的近卫nei阁又在一个多月后抛出了第三次声明,由此组成了“近卫三次声明”:

日本政府,昭和十三年曾一再声明,决定始终一贯地以武力扫*抗日的国民政府。同时,和中国同_gan忧虑、具有卓识的人士He作,为建设东亚新秩序而迈进。现已_gan到,中国各地,复兴的气势澎湃而起,建设的趋势,日盛一日。当此之时,政府向国nei外阐明同新生的中国T整关系的总方针,以求彻底了解帝国的真意。

……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谢谢赞助,感谢支持!赞助后,进入全站畅读模式。有任何喜欢的耽美作品,也可在搜索页提交留言哦!3元1个月、18元7个月、25块12个月赞助时间未到又提示要赞助?【首页-个人信息】退出重新登录激活

历史的温度4(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小说在线阅读_日本政坛最年轻的自杀首相,到底做过些什么?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阅读之家只为作者by张玮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历史的温度4(那些执念和信念、理想与梦想)日本政坛最年轻的自杀首相,到底做过些什么?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