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陛下脸皮厚如城墙坚不可摧,臣惶恐,臣望尘莫及。

李治进门之后明显得感受到了跟平时不一样的气氛。他的父皇仿佛一夜之间恢复了生机,眼睛里血丝褪去不少,对待儿子也越发亲切起来,太子吃着父亲夹过来的春卷更加后悔刚才对社尔语气不善,盘算怎么弥补挽回。

=================如果运气好可能有三更,所以表嫌少===========

这个汤泉宫社尔并不是第一次来。事实上皇帝几乎每年都会来此疗养,经常赏赐随行大臣们享用温泉,能陪皇帝一起泡“星辰汤”更是无尚恩宠的标志,只有极少数的心腹大臣能获此殊荣。

右卫大将军也是见识过这品皇帝专属温泉的。整座殿宇气势恢宏,堂皇富丽,但是——没有屋顶,泡在浴池里,抬眼可见满天星光,故名“星辰汤”。

关于没有屋顶的原因,官方说法是皇帝节俭,而李道宗——这位王爷是社尔最喜欢的同僚,没有之一——则在某次一起泡澡的时候,跟社尔讲了另一个版本。

——“咱们陛下喜欢敞亮开阔的视野,原先打算连围墙都不建直接砌一个浴池就算。”

社尔毫不怀疑,这事李世民绝对干得出来。只是在皇帝罔顾风化礼仪朝廷颜面暴露龙体之前朝廷里的官员们一定会大换血,估计言官们从谏议大夫到左右拾遗一个都不会剩下——全都自杀以谢天下了吧?

——“大臣们当然苦谏。”李道宗说道这里忍不住笑起来:“但是咱们陛下说——他有气疾,密不透风的浴室会憋死人的!所以呢,大家各退一步,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社尔仿佛看到了那张得意洋洋的面孔,泡在浴池里看着星星满脸写着“我很欠扁”。

而他的堂弟李道宗也有让人觉得很欠扁的时候。

某次社尔吐糟说皇帝总叫他“小社尔”,自己一个赳赳武夫被当做小孩子总觉得很不舒服。

李道宗以一副“我已百炼成钢”的过来人表情劝解道:“其实这是陛下的老习惯啦!皇帝起兵征战的时候还不到二十岁,军中将士多是老成之辈,所以陛下见了比自己还年轻的将军总是忍不住要强调一下。我也经常被叫做‘小道宗’的!还有道玄他们,还有罗士信将军,也被叫做‘小士信’,还有……..好像也没有谁了。”说道这里,表情很有些玩味,嘴上却换了个话题:“今天天气不错哈!”

社尔已经羞愤不已赶紧告辞了。

那是在贞观十一年的春天,罗士信跟皇帝的关系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二更======================

李世民与呼延浩自贞观元年开始就不停地争斗。正面的大军交锋只有寥寥数次,而其他的招式则无不用其极。这位神箭将军的女婿深得《平胡十策》之精髓,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数年之内就让突厥成了一盘散沙,大可汗呼延浩几乎成了孤家寡人,再不能像祖父启民可汗和父亲始毕可汗一样一呼百应。

社尔对此是深有感触的,可以说是切肤之痛。大唐皇帝的计策很简单,但是很有用,就是让人明知道是个坑,也要睁着眼睛跳。

中招的先是颉利叔叔,再是社尔自己,到了贞观七年的八月,就连呼延浩的亲哥哥突利也开始跟大唐安统款曲,表示愿意率部南迁归附唐朝——条件是大唐皇帝必须亲自前往草原与颉利可汗歃血为盟,以表明诚意。

皇帝接到颉利可汗的秘信,立刻召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尉迟恭连夜入宫商议,死死的瞒过了谏议大夫魏征。

皇帝的态度极其明确:一定要去!召集心腹大臣只是商议行程和皇帝不在时的朝政安排。

这件事情自然瞒不过皇后,而皇帝本人也没有打算瞒过她。

但是温婉的皇后并没有大义凛然的苦求皇帝为社稷江山考虑不要以万圣至尊轻涉险地,只是抱住她的丈夫,说那几年你一直在外面打仗,我天天提心吊胆,这种日子真是过怕了,说着两行清泪缓缓流下。李世民很是内疚,拥住妻子吻着她的头发,半晌,还是一声叹息:“珑儿,若是这么好的机会平白错过了,我死也不会闭眼。”

皇后听罢没再说什么,亲手为丈夫准备行囊。

当时皇帝对外谎称回太原老家祭祖,实际上一出长安就立刻脱离仪仗队伍,只带了罗士信等五十名护卫日夜兼程奔向边关——在出京之前已经派人传了密诏给带领大军驻扎在马邑的李靖,命其安排草原行程。而朝中则命太子李承乾监国,长孙无忌、侯君集参赞朝政,并留给皇后一份血诏:“如果朕被抓了,立刻拥立太子登基——不必管我,不许管我!朝臣如有异议,可凭此诏便宜处置!——放心,我留了尉迟恭在长安城外十五里处,朕回来之前,只有皇后玉玺可以调动这十万兵马。至于魏征嘛,等朕到了马邑,你就直接跟他摊牌,他会帮你出主意的!朕敢打赌他不会让朕死在突厥。”

====================罗士信部分开始====================

皇帝当然没有死在突厥,只是差点损失一员爱将。

皇帝刚进马邑城,李靖立刻秘密拜见,并陈述本次会盟的具体计划:每年秋天突厥方面都会南下袭扰,今年仍是如此,我军以与之交锋数次,陛下可着铠甲战袍杀向颉利大营,臣等带大军押后策应。

李世民听罢哑然失笑:“都说朕胆子大不要命,原来药师也是同道中人!”

而罗士信已经忍不住插嘴:“李大将军一向谨慎,这次敢让皇上亲冒箭矢,一定是有玩全之策?”

“没有。”李靖回答的很干脆,说完向皇帝跪下:“所以臣企陛下,万万小心。”

众护卫当场石化。

“朕自当谨慎,爱卿但可放心。”皇帝说罢亲手扶起李靖,对诸将道:“颉利既然非要朕亲身前来才肯会盟,说明他已经没有退路,绝不会反复——所以他不会害朕的,倒是呼延浩那边——药师有什么要说的吗?”

“有。”李靖略一欠身,声音平稳厚重如马邑的城墙石砖,不带一丝波澜:“臣已放出流言,说大唐皇帝将亲至草原与颉利可汗会盟。”

这下在场众人连震惊都忘了,而李世民眼中骤然精光大胜:“好计。边关战事悉凭爱卿处置——包括朕!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管去做不必再行请示。”

“遵旨。”

皇帝身边的白袍小将笑靥如花:“原来虚虚实实是这个用法!说到底是在比谁的胆子更大,对不对?”

他的皇帝也笑了:“可以这么说——嗯,孺子可教也!”

这次冒险行动的前半场进行的非常顺利。当大唐皇帝如天神降临一般出现在草原可汗的营帐前,满意的欣赏了突利从迷惑到震惊再到狂喜最后竟至痛哭失声顶礼膜拜的全套过程之后,双方畅饮马奶酒,正式订立盟约——当然官方的说法是“……突利不意帝竟亲往,惊骇拜服,感佩无极……….乃誓万世不叛”。

皇帝曾经跟社尔说起这件事。

那是某个夏天的午后在四面透风的含风殿——似乎就是在贞观十一年吧?社尔记得当时皇帝似乎已经从丧妻之痛中恢复过来,开始大肆采选少女充实后宫。

谈话的气氛轻松而热烈,君臣二人在大殿中央席地而坐,相隔不足一尺,而宫人们早就见惯不惊——这种情形自贞观九年阿史那将军率部归降之后,就经常出现了。

贞观十七》小说在线阅读_第1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0滚滚长江都是水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贞观十七第1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