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像任何一次干部推荐时一样,打招呼、打电话、发短信的拉票战迅速在整个局系统蔓延。有帮人打的,也有自己打的,还有领导打的。晚上,耿主任在家里也接到一个电话,是局下属单位舒主任打来的,说他还有几年就退休了,想趁这次机会调到机关里来,请耿主任帮忙在机关里为他打打招呼。耿主任边应着边想,这人是不是求官心切,病急乱投医呀,哪有跟自己的竞争对手打招呼的。听说这个人在上一次推荐干部时,史局长帮他也这样打过招呼,叫一位很有威信的机关干部帮他做做工作,这位干部还真的按史局长的意思帮他打了不少电话。许多人接到电话后都不得其解,因为大家正准备推荐这位干部,而这位干部反倒推荐别人。结果这位干部被推荐上了,而舒主任没能如愿,一时传为笑话。

第二天上班后,就有好几个同事跟耿主任透露,昨天晚上接到不少电话,有个别人以丨党丨委名义打招呼的,有领导为内定的人选亲自打的,有的人甚至扬言要志在必得,提醒他注意。耿主任只好一笑了之,并一一谢谢同事们的好意。

上午八点半,干部民主推荐会在局大会议室准时召开。按照惯例,局机关全体人员和局下属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都参加会议。

主席台上,华书记和史局长分坐在组织部水副部长两边。先照例是书记、局长说一番恭维、感谢的话。什么感谢市委、组织部长期对局系统干部的培养和关心,感谢水副部长亲自带队来局推荐考察,然后再进行自我表扬,说什么这次干部推荐,说明局系统的工作和干部队伍是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组织部的充分肯定的。要大家充分认识这次干部推荐的重要意义,特别是要按照组织部和局丨党丨委的要求,慎重投上自己的一票。只是没有明说要推荐内定人选,大家一听心里就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打招呼,也是干部推荐时丨党丨委所谓驾驭局面的一惯手段。表面上看,既不违背干部推荐任用条例,又让人听了抓不到把柄,就是上级领导听了也不能说什么。接下来就是请大家欢迎水副部长作重要讲话。

水副部长个头很矮,坐在桌前就像扒在那儿。他从座椅上欠了一下身,对下面点了点头,便开始介绍这次干部推荐考察小组的成员,强调这次干部推荐的目的、意义,介绍推荐考察程序、方法,并宣读了干部推荐任用条例中的副处级干部任职条件,要求大家抛弃个人恩怨,从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工作出发,公平、公正地进行推荐,同时请大家配合考察小组完成好这次干部推荐考察工作。

会议依次进行投票、统计,结果出乎意料,也实乃情理之中。(待续:考察风波)

四、考察风波(1)

小会议室里,水副部长和考核小组人员正在向华书记、史局长反馈推荐情况。按照得票多少,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人事科的杜科长、办公室的耿主任以及下属单位的舒主任。而这次推荐局副职岗位只有两人,按照组织部到局系统推荐干部的通常做法,都是确定等额人选进行考察,照这样下去,舒主任就不能列为考察对象。

史局长得知这样的推荐结果,非常气恼,但又不能过于外露。毕竟是大家公开投票选出来的,他总不能把人家耿主任强行拉下来吧,何况他没有这个权力。他这人心气高,肝火旺,自己费尽心机操作的事,岂能就这样黄了,何况自己跟舒主任再次许诺过了。上次推荐闹出了笑话,这次可千万不能控制不了局面,否则人就丢大了。他心里非常清楚,现在只有求助水副部长了。急忙媚笑着说:“水副部长,您能不能考虑增加一个考察名额,进行差额考察。”

水副部长没有马上回答史局长的话,而是朝华书记看了看。华书记知道是在问他的意见,便说:“我到局里时间不长,对局系统干部的了解还不深。既然史局长有这样的想法,肯定有他的考虑和道理,我没有意见。请水副部长最后决定。”

“没有意见”往往是事情还没有最终决定时的一种最佳表态方式。既不是完全同意,又不是明显反对,何况前面又有理由,决定权又不在自己。

水副部长听后点了点头。心想,这俩个人一个年轻气盛、直来直去,一个谨小慎微、圆滑老练。史局长是一门心思想把舒主任提拔到局里来,之前也跟他多次汇报过。华书记虽为书记,但刚来,与这些干部没什么感情,提谁不提谁都无所谓,犯不着得罪史局长,也就做个顺手人情。

现在该是要水副部长自己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候了。如果舒主任进入了前两名,当然只要等额考察。现在问题是舒主任排名第三,只有差额考察,他才有希望。作为上级组织部门的领导,水副部长当然知道内定人选落选后面临的压力,不能不考虑他们的要求,更何况史局长和舒主任与他关系都还不错。于是便说:“你们的要求,我们考察组再研究研究,然后向部里请示一下。”

史局长一看情况有所转机,马上喜形于色,连声道谢后与华书记离开了会议室。

很快,考察组就做出了差额考察的决定,并分组找人谈话。

这时,局机关里又开始热闹起来,相互之间议论着。在机关里,干部提拔始终是个最热门的话题,谁也不会公开嚷嚷要当什么官,甚至可以说些不屑一顾的话,但谁也都想混个一官半职,提高一下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待遇。这种既有“面子”又是“里子”的事,暗地里大家都是较着劲,谁也不服谁。

走廊里,刚谈过话后的老干部科刘科长就开始“放炮”了,边走边气愤地说跟人说:“凭什么都是他们这些年轻人,我们为什么不能考虑?”刘科长是年近五十岁的女同志,虽徐娘半老,但仍喜欢逞能好强,什么事情都想争个高下。年轻时自认为有几分姿色,也深得某些领导的“赏识”,为此还曾在丨党丨委会上公开为她要官,引来班子成员的一阵调侃。

也有几个年轻人心生嫉妒,说自己的科室接触面小,没有办公室、人事科跟局下属单位负责人接触多,当然只推荐他们了。

知道一些内情的人,更多的是在议论耿主任和舒主任谁上谁下的问题。有的说,应该都让年轻人上,像耿主任这样综合素质比较好、能力强、懂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就是要重点提拔。也有的说,现在提拔干部是说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公开推荐,实质上早已内定,纯粹是走走形式,别把这种考察当真。还有的说,别看史局长平时对耿主任很器重,那是史局长存有私心,要耿主任为他多干点事,关键时候还得看实质性关系。言外之意是,史局长与耿主任只是工作利用关系,而与其他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耿主任在办公室里也听到些议论和反映,有来真心祝贺的,也有逢场作戏的。这个时候他只能在办公室待着,哪儿也不好去。这时,电话响起,是人事科的人通知他去谈话。

通常,在所有人谈话结束后,最后由水副部长与考察对象亲自谈话。(待续)

五、考察风波(2)

考察组成员分成三个组,分别找局各科室主要负责人、局下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局班子成员谈话,也就是口头推荐,当面询问你推荐的人选及对考察对象的评价,包括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小会议室是临时作为水副部长的谈话室,他已经分别找局班子成员谈过了,现在开始找考察对象谈话。耿主任轻轻推开会议室的门,进去跟水副部长和另一个工作人员礼节性地打过招呼后,便在他们对面坐下来。

一见面,水副部长开门见山地说:“耿主任,经过民主推荐和组织部研究同意,你和另外两位同志被列为这次局副职岗位人选考察对象。想听听你本人的想法。”

“感谢组织和领导的关心,也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作为一名受组织培养多年的机关干部和***员,我一定服从组织的安排,自觉接受组织的考察。这次如果能走上局领导岗位,我将决不辜负组织上对我的信任和培养,在新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勤奋工作。如果考察没有选上,也决不气馁,将努力克服不足,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一如继往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请组织上放心。”耿主任作着表态性的回话。他心里很清楚,三个考察对象中,只有他是在没有组织支持的情况下,硬是通过大家推荐上的。但眼下还得说些违心的话,不想这么说也只能这么说,必须这样说。

机关笔记》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良苦用心2011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机关笔记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