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第六十五章

政法大学生活这四年,还必须说起345支线。在当时,这是昌平通往市区的唯一交通工具,承载了我们几多的璀璨渴望,也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的重要渠道。

我们就像候鸟一样,周末就飞出昌平,政法大学瞬间就变得安静;周一又都回来了,突然之间校园又恢复了生机。

每次有朋友远程从市区“下乡”来看我,他们脸上无一例外写着同情。每一次送他们去东关车站,都有一种“西出东关”的愁楚。

我敢肯定很多人可能对学校没有感情,但是对345支线却一定是依依不舍的,因为我们无数次乘着它,在希望的田野与沉沦的坑底挣扎着做梦与醒来。

也正是如此,345诗社才涌现出那么多当时让我们羡慕不已的诗人。

345支线除了具备连接市区与郊外的本来功能,还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你没有抢到座位,你就得站着到终点,不管你是双腿交错变换着姿势,还是一路上被推来搡去。更为重要的是,中途不可能换车。

人生,不也如此吗?上错了车,嫁错了郎,占错了对,看走了眼。你都可能身不由己被裹挟着,一直窝囊到终点。

经过几年艰苦卓越的磨练,我们大多数靴子已经成功地从尊老爱幼的谦谦君子成为见缝插针的“飞虎队员”,个个身手敏捷。一旦成功抢到座位,或神色冷漠或洋洋得意,靠在车座上享受着乐趣。

大家都已经习惯了称离开昌平叫做“进城”。实际上,政法大学不也是一座古城吗?没有文化、缺少关爱,没有公平、缺少透明,没有硬件、缺少软件。

很多人说,如果没有“堕落一条街”为我们提供娱乐项目,我们的大学生涯将会生锈发霉。实际上如果没有政法大学,就不会有“堕落一条街”的繁荣昌盛。

这也是政法大学在传道解惑中衍生的副产品。不管你喜欢与否,它都在那里,一声不响。

还不得不说我所经历的第一个迎新晚会,不管世事如何变幻,这都将永远留在内心最纯处。

经济法系这一台迎新晚会准备良久,千呼万唤中终于新鲜出炉。“军都山——飘亮的日子”横幅挂得到处都是,现场气氛热烈,这是一种精神饥渴的表现。

离开政法大学后,回过头去看看,揪心地怀念那段不可多得的日子,灰暗、残酷以及懊悔在岁月流逝中渐渐烟消云散。音乐迅速使我忘掉生活中的压抑和迷茫。

往事仍然清晰如昨天。有的东西是可以忘记的,即使当时刻骨铭心;有的东西却是必定沉淀的,即使当时如清风拂面轻飘飘。

还是清晰记得那个夜晚。西南角的礼堂挤得水泄不通,随处可见席地而坐的同学。有不少同学怀中还抱着书包,没有座位丝毫不影响聚精会神,那种渴求的神色让人难以忘怀。

在远离繁华尘世的昌平,每年只有开学迎新和毕业欢送两次可以享受精神大餐的机会。我们也许不擅长唱歌,但我们喜欢歌声,年轻就是歌,青春也是。

那时,我还是一个羞涩的男孩,极少在公共场合说话。但在那个初秋的晚上,我即使夹在女生中间,也几乎喊哑了嗓子,过道上挤满了同学,他们都不约而同站起来鼓掌。

这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一天,但是心情莫名大好。天很好气,蔚蓝天空让人心旷神怡,朵朵白云悠闲地飘浮在天际。微风吹过,教学楼前的塔松轻轻摇头。

左眼皮还不停地跳,冥冥之中好像有什么故事会发生。对于一向战战兢兢而且还极度自卑的我来说,故事发生是不可能的,不出事故就不错了。

从开学到现在,事故一茬接着一茬,别再给我整什么意外惊喜就谢天谢地。

但是故事还是发生了,它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悄悄就来到我身边,虽然最终没有结果,但是却让我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想起这些事这个人。

虽然她的出现让我觉得好像亏欠了燕燕,但还是要感谢她走进我生命边缘,让我封闭自卑的心里荡起涟漪。

下午放学后,各级干部都急匆匆赶往礼堂。我被蜗牛王子缠住,在他宿舍百无聊赖看着他一会儿抠这里,一会儿摸这里,最后实在无法忍耐他的速度,趁他不注意,随手抢过他的望远镜,得逞地大笑着往楼下跑。

留下刘兵在身后近似哀求的叫喊:“景小浩,你再等我十分钟”。

“文西!你也才过去吗?”齐荣从水房晃晃悠悠拧着水壶过来,上身西服配下身运动裤的造型很有个性。

“是啊!好象说要排队进场!我实在受不了刘兵那小子了,先走一步,否则刘老师会生气的。”不管我对学校如何失望,但遵纪守法这一条还是牢记于心。

“怕什么啊?去不去还不就是自己的自由吗?别什么事情都搞那么严肃。再说了,刘老师人那么好,怎么可能会生气啊?”齐荣用手扒拉一下微卷的头发,步履轻快地上楼。

今天这小子是吃错药,还是被灌了迷魂汤?平日里不就是他在嘀咕刘老师没有一碗水端平吗?现在又出来亲自歌功颂德,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我摇摇头无法理解。

“小耗子,你以为你能窜?能跑出我的掌心吗?哈哈——”刘兵冷不丁从后面跑过来拽住我,伸手就要去抢望远镜。

我眼疾手快往上一举,轻松化解他的偷袭。看见抢下望远镜无望,刘兵只好默默地走在我后头,唧唧咕咕抱怨一路。

“你能不能走快点!”我不停地督促他。

刘兵对此已有免疫力,充耳不闻,依然不紧不慢迈着小碎步。

“你说说这个世道是不是真的黑暗啊?”刘兵快步追上我,神秘兮兮地问。

“怎么了?今天遇到的人都怪怪的!平日里愤世嫉俗的大仙,现在拼命粉饰别人;你呢?衣食无忧的公子哥,却又开始思索人生!奇了怪了!”

“昨天我又看见分钱了!一个人200块钱那!”刘兵附在我耳朵边悄悄地说,“好像这次是学校发放的助学金,按照申请书来分发的,貌似基本上只要写了申请都有份。不过我也写了,但名单上没有我!”

我愣了一下,顾不得教训他装穷。赶紧满怀希望问:“看见我的了吧?我也写了申请,好几页呢,家里的情况我都仔细说清楚了。”

“没有你的!我压根就没有看见‘鸟小浩’三个字。我瞥了一下,大概有钱进,还有蒙俊宿舍的齐荣、吴志杰,女生那边大概有谭心还有邵敏!”

“你眼镜不好,不会看错了吧?”我还不死心。

“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这事我还能看错?”

我当时的感觉是绝望,好像又再一次掉进了冰窟。我走在最前面,刘兵唠叨了好半天,但是我都没听清他在说什么,小半天才缓过来。

没有太多的愤怒,也没有抗争的欲望。只有委屈,无穷的委屈!那笔钱现在看来并不多,但是它再次刺伤了我的自尊,让我有种撕裂的痛感。

我终于明白了齐荣刚才的态度。他一直习惯于埋怨完刘大妈瞎眼后,不忘记问候一下钱进的祖宗,怪不得他没有把钱进挂在嘴巴上,还不忘记给刘大妈粉刷一新。

“蒙俊这哥们还挺能照顾自己室友的!”我抬头看见空旷的天空,空洞如我。

“我还以为你近水楼台先得月呢!”刘兵有些不酸不咸地回答。

“别说了,下次还会有的。风水轮流转,总不会每次都漏掉我吧?”我息事宁人地打圆场,下意识加快脚步,想要摆脱低落的情绪。

我们进场时晚会已经开始,座位有限,猴着腰小心翼翼溜进去后就分散开了。我的座位夹在一堆女生中间,听着她们叽叽喳喳小声聊天,我就感觉到很不自在,感到有些孤独。

你知道,在同性中无法称兄道弟勾肩搭背是孤独,在异性中无法打开打破僵局聊到一起更为孤独。

姜书记正端坐在主席台中间,不厌其烦地灌输教书育人的责任,苦口婆心地强调政法学子肩膀上的重任。过道塞满了晚会爱好者,不时发出喝倒彩的笑声,新生们则毕恭毕敬地聆听。

北京:政法往事》小说在线阅读_第73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人大时光碎片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北京:政法往事第73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