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楼主前言:我知道如果我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讲给你们听,我很可能会遭受杀身之祸,所以我将它改编成一篇小说的形式,换了时间、地点和人物,以期逃过那群陌生人的追踪,尽管我知道即使我藏在最安全的地方,也可能被他们找出来献祭给他们的神灵。(公子建)

长篇小说《耳中人》(文/公子建)火热连载中……

简介:熔野史志怪、都市悬疑、蛊毒幻术,探秘追踪于一炉!从现代都市出发,在尘封的历史中寻找蛛丝马迹,探寻不为人知的神秘族群,终结一段纷扰华夏千年的谜样战争……

楔子:

去过云南大理,游过苍山洱海的人也许到过那个地方。从远处看去,那是一座普普通通的石头坟茔,但墓前的石碑上雕刻着这样几个字——“大唐天宝战士冢”。尽管只有区区七个字,还是足以让人们想起,中国历史上一个不可一世的王朝、一个恢弘的年代和一群势不可挡的战士。埋骨坟茔中的人们究竟是因何而亡,我们却不得而知。

在离这座坟茔不远的地方,还有一座更大的坟茔,石碑上也同样雕刻着“大唐天宝战士冢”,但石碑上多了一首后人写下的祭文:唐将南征以闻捷,可怜枯骨卧黄昏,惟有苍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

从祭文得知,这两座坟茔里埋葬的是一群战死疆场的唐代将士,据当地的百姓讲,那座小一点的坟茔是座千人冢,大的一座是万人冢。

石碑上所提到的大唐天宝,指的则是唐玄宗在位的公元742年到756年期间。在一千两百多年前,在远离中原腹地的这片土地上。究竟是怎样一场战争,使得成千上万的唐朝将士魂断他乡。那个敢于和唐王朝抗衡的对手又会是谁?

如今的苍山洱海间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但那场战争毕竟是一场万人大战,而且战争的一方,是一个强大的王朝,历史的烟云不可能完全消散。

大理市文物管理所有一块石碑,叫南诏德化碑,人们说这上面记载了天宝年间发生的那场战争。但现存的石碑碑面已经一片模糊,仔细观察,其间虽然能看到文字,可是字迹少得可怜,根本无法解读。

唯一能够查证到的是这块石碑的主人是一个叫南诏的古老王朝。历史上云南大理地区的确曾经有过一个地方王朝——南诏国。一千两百多年前,唐王朝大军南征的目的地也正是这里,显然南诏国就是在那场战争中与唐王朝大军抗衡的对手。

云南大理地处中国的西南部,远离中原腹地。历史上,这一地区与中原王朝的联系时而紧密,时而松散。在唐以前,还没有哪个中原王朝的势力能够涉足这里。

当时和大唐并立的吐蕃王朝占据着西藏一带,大理地区正好处在大唐和吐蕃两个王朝的中间地带,有着重要战略意义,两个王朝都势在必得。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洱海地区一个叫蒙舍诏的部落脱颖而出,因为它的位置是在洱海的最南面,人们便称它为南诏。南诏很快平灭了其他五个部落,在大理地区逐渐强大了起来。南诏是从公元649年开始强大起来的,也就是唐朝大将梁金方南下大理的第二年。

公元728年,南诏的第五代王阁罗凤在苍山脚下,洱海之边建起了自己的都城太和城。在建筑了第一座都城太和城后,南诏又修筑了一个更大更坚固的都城羊苴咩城,但南诏并没有正式立国,而是向唐王朝称臣纳供,正如德化碑上所记载:“我自古及今,为汉不侵不叛之臣。”南诏人始终认为自己是唐王朝的一部分。

但为何在唐朝天宝年间,南诏国却和大唐发生了冲突。而且是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据调查人们发现战争的原因和这样两个人物密切相关,他们就是南诏王阁罗凤,和大唐驻守云南的太守张虔陀。在德化碑的碑文中,南诏人有这样一段话:“今节度背好贪功,欲致无上无君之讨”。

南诏王阁罗凤受到张虔陀屡次欺辱,却上告无门,一怒之下杀了云南太守张虔陀,唐玄宗李隆基误以为南诏要背叛唐朝,一怒之下发兵征讨。

尽管南诏国已经可以雄霸一方,但比起强大的唐王朝,它还是显得异常弱小。和唐王朝相比,南诏只有招架之能,而绝无还手之力。但最后赢得战争的却不是强大的唐王朝,德化碑上对唐朝大军也有着这样的记载:“三军溃衄,元帅沉江”。

一千多年前,一个小小的南诏究竟凭借着什么,使得唐王朝的远征大军全军覆灭。

当唐朝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南诏的第二个都城还没有完全建好,它的老都城太和城,正是唐军进攻的主要目标。太和城背靠苍山,面向洱海,依托着绝好的天然屏障。是建造都城的最佳地点。如果太和城就是建在这样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南诏人在战争中就能够多一分胜算。

在距离太和城南面十多公里的地方,难找人还建设了一座叫金刚城的城堡,作为太和城的卫城。金刚城也是坐落在苍山的山坡上,但这里已经是苍山洱海的最南端,金刚城扼守在南诏都城太和城的南面。从金刚城上向下望,因为这里是苍山和洱海的最南端,山海之间自然形成了一个狭小的关口。从太和城到关口之间,不仅有金刚城,南诏人还利用绝好的地形修筑了一个更加易守难攻的关口,即龙尾关。

唐朝大军根本没有把一个地方王朝看在眼里,也无视南诏所凭借的天险。两次进攻,都选择了龙尾关为突破口。第一次唐朝派遣六万大军进攻南诏,结果全军溃败。时隔四年,李将军带领着军队又来到了龙尾关下。当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南诏到了生死关头。

这是南诏国生死攸关的时刻,南诏人只有殊死一战。南诏人倾尽全部兵力,凭借着天险与大唐军队对峙在西洱河边。据说南诏王阁罗凤还倾尽财物,征召民间能人异士助阵,将龙尾关打造得固若金汤。骁勇善战的唐朝军队在龙尾关下非但未能前进一步,反而出人意料地全军覆没,李将军及其随从将领们全部葬身西洱河畔。

具体的战争过程已经无法考证,大战的结果是南诏人战胜了唐朝军队,保全了自他们的家园,并写下了德化碑碑文,表示自己丝毫没有背离唐王朝的举动,只因奸臣挑拨,才导致了天宝之战。为了表示南诏依然是唐王朝属臣,南诏人收敛了唐朝将士的尸骨,并加以郑重安葬。

至此,这场战争似乎就在历史的浩瀚中永远画上了句号,其中的真相也将如烟飘散,了无痕迹!

(正文)

第一章从“血荒”说起

全国十余座城市用血告急献血者减少系直接原因

(来自新民晚报)

“昆明,截至今年10月中旬,血液中心库存的o型血仅2200毫升;

北京,血库库存仅为正常值的一半;

南京,“血荒”已经持续10个月;

武汉、太原、重庆、长春、青岛……血荒,在全国十几个城市蔓延,急需血液进行手术的病人和家属或四处求援,或苦苦等待。

这次大范围“血荒”,是季节性现象,还是其他因素造成的集中暴发?”

……

下午5点,看到qq弹窗跳出的这则新闻,我顿时恼火不已,该死,马上就要完工的新闻被别的记者抢发了,又要挨总编骂了。

耳中人》小说在线阅读_第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公子建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耳中人第1章

书籍
上一章
1/71
下一章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