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雷鸣掏出烟来,递给黄新龙一支,然后点燃,说:“你别想那么多,什么原因也没有,你帮我盯住唐九安,这家伙太操蛋,争取让他下台”。

黄新龙早就知道唐九安和雷鸣的事,早就想搞他一搞了,当下就答应了:“要不是你拦着,我早就让他闭嘴了,我早就等你发话了”。

雷鸣说:“不要设陷阱,记住了!”

黄新龙点点头,心想:我不设陷阱怎么能逮住这老狐狸?

黄新龙曾经调查过,唐九安其实是那种谨小慎微的人,这种人不可能有很多小辫子给人抓住的,如果不设陷阱,还真难搞下这种人。

五月份上班第一天,谢基被任命为司法局局长,苏局长到县政协养老,黄耿被任命为县法制局局长。

黄耿原本是律师事务所主任,是副科级干部,这次算是提拔了;而谢基当乡长是已经是正科级,这些年一直是当副局长,但都注明是正科级,现在终于转正了。

黄三任局长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下文任命雷鸣为律师事务所副主任。

县律师事务所是一个自收自支的股级单位,武县是个大县,县领导高兴了,可以给主任配副科级,也可以不配级。当时机构的观念不完整,所以律师事务所表面上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但没有会计也没有出纳,只是由司法局的会计出纳兼任,而具体的在编人员也是乱七八糟的,司法局想填报谁的名字就是谁的名字,没一个定数。

黄三说的没错,武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缺少人才,现在在所上班的六个人中,两人是持律师证的已经退休的老同志,他们的律师证是评上的,不是考取的,所以水分很大,有一个人是刚刚从司法学校毕业的中专业生唐坤,何况学的不是法律学,而是司法行政,一个是从老师改行到司法局的语文老师王志林,27岁了,有一年办案经验,还有一个是刚刚从外地区调来的女乡干部杨淑,大专学的是历史教学,在200多公里外的一个乡政府工作7年了,她老公是县二中的历史老师,为了解决两地分居,好不容易调到武县,哪还管什么单位和岗位,是事务所唯一一名女性。

还有一个人,那就是雷鸣了。

司法局的人不少,但能办案的人真不多,这些人很差,要不是有两个老律师镇场,这律师事务所一个真的律师都没有,可以关门了。

雷鸣也没有律师资格证,而且工作时间还不够三年,所以不可能任他为事务所主任,只能让他任副主任,负责律师事务所全面工作。

谢基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在会上宣布了对雷鸣的任命,雷鸣第一次当“官”,有点激动。

近30个职工,绝大部分人都拍手祝贺,雷鸣站起来招手示意,感谢大家对他的支持,他注意到唐九安和苏玉生拍手了,但很不自然。

会后,谢基叫雷鸣到他那个简陋的办公室去谈话,田副局长和唐九安也在场。

谢基在任命前,是和雷鸣有沟通过的,雷鸣也愿意到律师所工作。但任命后的谈话也免不了。

谢基做思想工作很在行,要求雷鸣第一要加强思想和理论学习、加强业务学习;第二要求雷鸣团结同志,做好班长,带好队伍;第三要雷鸣努力工作,争创好业绩,为局里分忧,特别是财务上的困难。

雷鸣也为此表了态,他没说大话,只是按谢基的路子重复说了一遍,至于财务方面,雷鸣说:“我争取独立解决全所人员的工资福利问题”。

就这样,雷鸣走马上任这个没级别的官。

第一四六章得罪法官

谈话后,雷鸣在谢基和田佳玉副局长、政工科唐九安的带领下到律师事务所报到,律师事务所几个人都在办公室,雷鸣和大家握手问好后就离开,第二天就上班了。

雷鸣上班很早,还没到七点四十就到事务所了,他发现事务所大门已经开了,事务所唯一的女干部杨淑已经在做卫生,雷鸣向杨淑问好:“杨姐早!”

杨淑已经近30岁,在基层工作多年,很有群众工作经验,一看就知道是知识分子。要不是法律专业水平太低,事务所主任应该由她来当。

正在拖地板的杨淑抬头见是雷鸣,也说:“主任也早,我帮你打扫房间了,等一会我帮你打一壶水,现在水还没开。”

雷鸣发现,自己的办公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就对杨淑说:“谢谢杨姐了,我自己打水”。

武县司法局大院位于县城必要热闹的街道,司法局的近10间门面房子,律师事务所占用了两间门面房,接待和办公场地有近150平方米,有接待用的房间一间,一间小会议室,四间办公室,雷鸣占用了最里边的办公室,所里还在办公楼上占用了一间资料档案室。

八点钟,律师事务所人员到齐,雷鸣让唐坤请大家八点半到会议室开会。

八点半,大家都集中到会议室,雷鸣给大家发烟,杨淑给大家倒茶。

两个已经退休回来发挥余热的老同志已经年近七旬,来兼职就相当于来晨练,王志林又黑又壮,象个农家汉子,而白白净净的杨淑象个小学老师,唐坤则象个大学生。

雷鸣根本就不指望他们能做多少事,但他作为一个没级别的领导,也得负责任的。如果一个律师事务所都管不好,还怎么按太爷说的去从政,关键是太爷不仅仅是要雷鸣简单地从政。

雷鸣环视大家一圈,说:“大家都不陌生了,黄耿主任升迁了,我回来上班,被局里任命为负责人,在这里除了唐坤,年龄都比我长,我也没级别,所以大家叫我雷鸣就行了。我们还是按老规距办,大家有什么意见?”

大家没什么意见,这时有当事人过来办事,雷鸣就宣布散会了。

雷鸣刚刚到任第二天,仙湖开发区管委、武县建设局、武县建筑公司、武县自来水公司、池州化工集团就聘请他为法律顾问,雷鸣为此为所里争得了五万元多元的顾问费,打了一个开门红。

这几个顾问单位,除了池州化工集团是何富龙和魏真铭友情赞助以外,其余几个单位都是黄三为雷鸣引来的。

这就是黄三为人的高明之处。黄三虽然对雷鸣很有意见,甚至不敢启用雷鸣,但他仍然不会让雷鸣绝望:反正都是信手拈来的事情,对他黄三没什么害处,他何乐而不为?

雷鸣为此也专门给黄三打了电话,客客气气地感谢了黄三的帮助,黄三勉励雷鸣好好工作,认真扎实地干一段时间,积累经验,为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工作。

有时候,人是很无奈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微妙!

雷鸣还是有自知之明的,他深刻检讨自己的行为,把工作两年来的得失一一列举。

得的方面是办了一些案件,解决了一些问题,在工作上取得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失的方面就是人际关系没处理好,没能好好打造自己的团队,没能在工作中积累人脉,甚至把黄三这种能影响他仕途的大人物也得罪了,失去了一次调动和平稳发展的大好机会,教训深刻。

开发区管委是副处级单位,副科级以上职位就有20个,占了全部编制的4成,而司法局有30个编制,却只有8个副科级以上岗位,差别不小啊!

下了班,大家都走了,雷鸣狠狠地把案件记录本摔在桌子上,想:狗爱xx的,我就不信,我不能把这个小所带好!

雷鸣清楚,国有律师事务所不会长期存在,他只想在这这个岗位上干上一两年就调离,要是想干律师,雷鸣还不如在经天事务所干!这个律师事务所,说白了只是一个跳板!

武县律师事务所也出过两个名律师,但这两个人出名后就已经调离了。

晚上,黄耿牵线,全所人员请武县法院民庭法官吃饭。

当律师,法官是绕不开的话题。和法官关系好了,不仅仅有案源,还会在案件判决上有很大主动权,更有甚至者,甚至可以有交易!所以民间对律师就有不好的印象,甚至被称为诉棍!

雷鸣做人还是有底线的,他不会因为案件去买通法官,他自己的案件都不这么做,为别人办案他更不会这么做,但他作为一名律师事务所负责人,他得和法官搞好关系,这个姿态是肯定得做到的!

黄耿的父亲是县委老书记,现在到县政协了。他一家几兄弟都很争气,在各自岗位上做得风生水起。黄耿提拔到县法制局后,在县里也小有名气,县法院的人也乐意买他的帐。

雷鸣在武县大酒店开了一个足以坐下十几二十个人的大桌,民庭一正两副还有四个普通法官都到场,事务所除了两个老同志外几个人都出动,黄耿带着大家和法院的人捉对喝酒,杨淑也把两个女法官侍候得服服帖帖。

法院的人当然不会不认识大名鼎鼎的雷鸣,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对雷鸣客客气气,很多人对雷鸣能办好马一英、何富龙以及双桥镇新生村土地纠纷案等几个有名案件完全是靠运气,要不是因为雷鸣请客并且是黄耿出面请客,他们根本不会把雷鸣放在眼里。

法院的几个人都能喝酒,而黄耿、雷鸣和又黑又壮的王志林也是酒缸级人物,所以大家也没分上下,没多久,法院两个女法官离席回家,而小巧的杨淑则没有离开,她成了法官们攻击的对象。

一个法官倒了两大杯酒,每杯足有近二两酒,缠住杨淑一定和她干一杯,杨淑只拿一小杯要和他干杯,他怎么也不干,趁着酒意一手抱住杨淑的身子,非要她喝大杯不可。杨淑害怕得一脸惨白。

雷鸣看不过去,走过去拉开他的手说:“兄弟,她们女人不会喝酒,咱们喝!”说完推开杨淑。

那个法官不给雷鸣面子,他把酒放下,说:“我不跟你喝”。

雷鸣也不脑,笑呵呵地呆在一边,杨淑赶紧回家了。

大家见状,也分头回家了。

黄耿和雷鸣留在后面,他对雷鸣说:“看来卢仕明生气了,这家伙就是好色,又小气”。

雷鸣说:“操,生气也不怕他,没见过这种人的,今天谢谢你了”。

黄耿说:“你以后得提防这人”。

第一四七章破产的糖厂

作为最基层的法律服务单位,武县司法局律师事务所其实应该称为法律事务所,因为连所领导也没有律师资格。说白了,这个律师事务所只比游荡在街头巷尾的讼棍好那么一点点,但水平和收入却不一定比那么讼棍高。

有一些讼棍还是有两下子的,当然这种人很少,无良无水平的讼棍还是占大多数。

雷鸣也认识到到事务所的现状,在拓展所的业务方面,下了一番功夫。

律政风流》小说在线阅读_第10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伯韵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律政风流第10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