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安静海是一个游历四方、靠医治跌打损伤为生的水师。水师是南方特有的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职业。他们最擅长的是治疗各种外伤,尤为擅长接骨。每个当水师的人都非常了不起,据说他们除了会医外,还个个有一身的好武功。其中有少数人完全可以跟传说中的武林高手相提并论,而安静海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员。现年五十多岁的他显得非常年轻。尽管四方游历半生漂泊,可岁月跟风霜并没有在安师傅的脸上留下太多的痕迹。双眸炯炯,锐气含而不露,这让他显得异样年轻。当然,这一切对于初次遇上安静海的小陈二而言,远没有安静海手里捏着的那块喷香雪白的发糕有吸引力。尽管那块发糕已经被咬了一口。

看着小陈二盯着发糕不停咽口水的样子,安静海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又买了两块发糕,微笑着递给了小陈二,并轻轻地拍了拍小陈二那并不是很干净的小脑袋,转身离去。这一刻,他根本没想到眼前这个可怜巴巴的孩子竟会和他一起度过余下的生命。

打这以后,安静海的身后突然多了一个小尾巴。小陈二不傻,多年的孤儿生涯让他学会了不少东西,尤其是怎样去分辨一个人的好坏。所以他跟上了安静海。对于小陈二的举动,安静海十分清楚。刚开始,他认为这孩子只是好奇才跟着自己,可越往后观察越觉得不是那么回事。终于,在他花去足足一个时辰医好第二个病人后,他主动找上了一直待在离屋不远处等他出来的小陈二。

看着一步步朝自己走近的安静海,小陈二莫名地紧张起来,只想跑得远远的。好在安静海温和的笑容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勇气。安静海也看出了陈二的紧张与不安,于是用很温和的语气问这孩子为什么要跟着自己。小陈二支吾了半天才说:“您是好人。我知道您是外乡人,是给人看病的水师。我还小,又是个孤儿,没什么能报答您的。可我听说书的讲过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是这里人,怎么也能帮您带个路,认个地方什么的,也算是报答您的一点恩情。”

匪地一(4)

安静海一听完便开心地笑了,他突然发现眼前这个脏兮兮的孩子挺有意思的。小子挺机灵的,是块好料子。水师都挺信缘分这一说词,再加上安静海自己也是孤儿,连带着也对小陈二另眼相看,收他当徒弟也挺不错的。于是小陈二便跟在了安静海身边。

经过简单的拜师礼后,小陈二也从小尾巴变成了安静海的徒弟了。有生以来,他第一次感觉到了亲情的温暖。虽然,他叫安静海为师傅,可在下跪的那一刻,小陈二心里就将安静海当成了父亲。

收下了小陈二的安师傅也挺开心的。多年来自己一直游历四方,真的累了。也到了该歇下来的时候。这个陈二也许就是老天给他的一个礼物吧。就这样,安静海带着小陈二在县城里安下了家。打这以后,安师傅除了平日行医养家外,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了培养小陈二上面。虽然小陈二只有十岁,可已经错过了学功夫的最佳时间,因为长期的乞讨生活,小陈二的体质并不是很好,所以安师傅心里总是有少许遗憾。好在小陈二挺争气,不但人机灵,也能吃苦,倒也让安师傅宽心许多。

光阴如箭,一转眼间过去了三年。这三年对于陈二而言,无疑是他记事起过得最快乐的三年。衣食无忧,个头猛长,都快赶上自己的师傅了。数年习武让他看上去变化非常大,粗壮结实的身材,让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十三的孩子。相比外表的变化,最让小陈二自豪的是他也学会采药治伤、识文断字了。他打心里感激自己师傅,如果不是遇上他老人家,这种日子做梦也想不到。对小陈二这巨大的进步,安师傅也很开心,自己总算没白疼这孩子。安师傅清楚地知道,要不了几年,小陈二就能把自己的本事学个###不离十,只要自己在一旁加以指点,再让小陈二磨炼几年,这孩子一定会是一个很好的水师。存上点钱,给陈二娶上个媳妇,自己也能安享晚年了。

也就在安静海跟小陈二一心向往着未来的幸福时,1937年7月7日,这个让所有中国人永世不忘,充满了耻辱的日子降临了。无耻的日本鬼子在这一天挑起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也是从这一天起,长达八年之久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起初这一切对于身处南方小县城的安静海和陈二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毕竟作为普通的两个老百姓来讲,生活才是他们最关心的。其他的,并不重要。

卢沟桥事变的消息传到小城里,除了学堂里的学生们义愤填膺地四处游行演讲,多数人并没有太大的触动,不久县城就恢复了往日的宁静。战争归战争,日子总还要过下去。城里的学生演讲的时候,小陈二也去听了。听懂的不多,只是晓得在国家的北方一群大海那边的强盗正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一晃又是三年。十六岁的陈二单从外表上来看,完全就是一个大人。常年习武让他身体壮实得像头牛,个头比很多成年人都高。师傅的本领不说十成十的学到手,起码也是个###不离十。时下差的便是一些火候。用师傅的话说,只要不松劲,顶多两三年就可以出师了。小陈二知道后很开心,自己这六年的工夫没白费。他现在最盼望的就是出师那天早些来临。

这三年里,县城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人也多了起来。特别是近一年多来,由北方涌来了不少逃避战火的人们,有官员也有百姓,一时间把这座小县城挤得满满的。随之而来的还有许多各种各样陈二以前从未听过或看过的新鲜玩意。

匪地一(5)

难民的大量涌入让安师傅的生意好了很多,为了不让师傅太劳累,陈二早在一年前便独自担负起了进山采药的任务。对此,安师傅倒是非常支持。因为一个好的水师,必须对草药十分精通。采药也是一种训练。

这天刚从山里采药回来的陈二发现城里的情况有点不太对劲,街上凭空多出了许多游民散兵。每个人的脸上都只有一种表情,那就是惊慌。一打听才知道,小日本打过来了,而且离冷山地区并不是太远。接下来的几天,从北方又源源不断地涌来了更多逃避战火的人。陈二跟安师傅才感觉事情真的不那么简单。看着那一群群经过县城只做短暂休整便又重新起程朝更南的地方赶去的人潮,师徒俩在心里也有了几许跟随的念头。但也只是这么一想,并没有再去深思。

要说战争时期什么最快的话,那么绝对是流言跟小道消息的传播了。随着各种不利消息在县城每个角落涌动开后,本地人也开始躁动了起来。刚开始还只是极少数有钱有权消息灵通者向外转移。接着人数慢慢变得多了起来。然而真正把这一行动推上高丨潮丨的却是鬼子飞机首次对这个南方小县城的轰炸。也就是在这一天,县城里所有的人才真正感觉到战争的可怕之处,也是从这一天起,那惨死于轰炸中的78条生命在冷山人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鬼子飞机飞走后,陈二跟安师傅都参加了由县政府组织的抢死救伤的行动。看着那些被炸得血肉模糊的死者跟伤员,小陈二心里十分难受。

四处弥漫的浓烈的血腥味冲击着师徒俩的犹豫之心。就在陈二跟师傅刚下定决心离开县城去躲避战火之时,却发现已经失去了离开的最佳时机。大批从前线溃败下来的军队跟伤员把县城控制了起来。

有伤员就必须有医生,单靠军队里的那些医疗人员根本顾不了这么多的伤员,加上战争时期的西药又极度短缺,因此像安师傅这种单靠草根树皮就能治病疗伤的人一下子就变得金贵了起来。没有任何反对的权利,安师傅跟县城里其他的郎中们全被军方接管。虽然对军方这种强硬的做法有些反感,可好医施药的安师傅跟所有被军方扣下的大夫们并没有生出太多的怨言。很快就自觉地投入到对伤者的医疗中去了。不管怎么讲,这些伤兵们也都是打鬼子打的。如果不尽心去治疗他们的话,自己的良心也过不去。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线送下来的伤员也越发的多了起来。每天除去睡觉的那点时间,郎中们的时间都用在了病人身上。好在冷山一带大山多,草药好找,倒也没有出现过断药的局面。而这时县城里留下来的人们已经可以听到枪炮的声音,鬼子飞机对县城光顾的次数也变得越发频繁起来,几乎每天都要炸上几回。这使得陈二对轰炸已经不再害怕,对于死亡,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随着炮火的临近,军方也开始下达后撤的命令。安师傅他们由于多日对伤兵们的辛劳照顾,得到了军方的关照,能够首批往后方转移。

背着几件简单的家当离开已经居住了六年之久的家时,师徒俩心里都不好受。况且这一走谁也说不清楚什么时候能回来。还能不能回来。

匆匆地离开县城朝西南走了不到三十里,他们便遇上了鬼子飞机。鬼子飞机在发现撤离的队伍后,便呼啸着扑了下来。顿时,火光和硝烟就笼罩了整个队列,公路一下子变成了人间地狱。横飞的弹片在带走了人们的希望的同时也在收割着生命。陈二就眼睁睁地看着一枚从天而降的丨炸丨弹生生地把自己最敬爱的师傅给炸成了几截。也就在这一瞬间,小陈二心里天地哗的一下全部塌陷。陈二发疯一般不顾一切扑了过去,冒着横飞的弹片,拼命地哭着喊着想要把师傅的遗体拼凑起来。可不知道什么原因,他总是没有办法把这一切做好。

匪地》小说在线阅读_第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刘震,李睿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匪地第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