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可以看到当前章节及切换阅读主题!

“陈氏电子的成功实际上也给西方经济学家点出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生产是不可能与市场脱节的,在这点上,西方早期经济学家是清楚的,遗憾的是,当今西方经济的主流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学,而是带有意识形态偏见的政治经济,这实际上与现实社会是背离的,正是这一套使西方诸多国家工业空心化,使一些资本走进了误区,他们在搞实体经济类似碰壁后,资本增殖的本性必然会转向虚拟经济,而虚拟经济是有阶段性和社会性的,当烘托这种虚拟经济的国际市场被破坏了,虚拟经济其实就是海市蜃楼。如果像美国那样,把虚拟经济建立在军火工业的基础上,最后的结果必然走向军国主义和帝国主义道路,这个已经超过我们研究的范畴了,不写也罢。”李凡最后说道,“其实,单纯的军火工业是不存在的,美国人现在的军火生产之所以成本那么高,一是他们的研发人工虚高,二就是他们维持军火生产的基础原料工业需要进口,这个进口就使军火生产的生命线不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后的结果也是很难说的,比如,美国生产航母、战机等许多设备和原材料都被海外控制,他们现在不觉得,真要到大规模需要的时候,美国的军火生产肯定会成为瘸腿驴,而保持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显示出强大了。”

“嗯,你这样一说,还真是有些案例可以对应的。”林正之也被李凡的观点勾起了他过去几年研究的一个课题,“前苏联,虽然工业门类不合理,但好歹还是一个工业化国家,还能有自己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可是现在,俄罗斯已经从一个工业化国家转变成了一个靠出卖资源求生存的国家,这实在是太可怕了,他们是地广人稀,有那么多资源可以出卖,要是没有资源,他们该怎么办?”

“这个就不是我们操心的事情了,各家有各家的活法,等到矛盾集中到无法解决的时候,总会有新的东西出现,这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李凡笑笑说道。

经过李凡与林正之苦熬三天,一份新的研究报告出炉了。这次,报告送上去后,立即就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甚至还给加了密级,等闲人不得接触。因为里面的剖析和解读涉及到了一些战略性的问题,评审组也升格了,由上面的相关机构组织,请了许多各个行业的官方专家进行评估,一位领导甚至批示,今后对资本运作和资本投资的项目审批,都要先研读这个报告后再进行,结果就是,本来在外面闹得动静很大的课题研究,最后却是悄无声息的没了,而在内部,这份报告却是被相关部门反复的研究和解读,为此,林正之还去参加了好几次高层会议。说,咋没有李凡的份啊?嘿嘿,谁叫你李凡的级别不够高呢。

林正之本身就是经济学大家,吃透了报告的精髓后,自然是越讲越有内容,同时,也是策应了国家的战略布局,从理论上解读了两个市场的可能性和必然性,要知道,两个市场的提出本身就是现代经济学里的一个创举,是西方人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严格说,这样的想法和思维西方人是不可能有的,而只有以农耕民族发展起来的华夏人才能琢磨出来的,毕竟,一家一户的内循环模式在华夏流行了几千年,自给自足的思路从抗战时期就有了,说起来都不是新鲜事,而我们本身庞大的人口基数更是建立内循环市场的有利基础。发展经济说到底,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时代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何乐而不为?再加上已经融入国际大市场的外循环,有机的与内外循环结合起来,这样的经济模式,怕是西方人打破脑袋也很难破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举,是一个伟大的发展飞跃。

尽管报告有了密级,可毕竟这个研究不是完全封闭的,厉箜韬最后用新的思路也写出了有分量的论文,发表在相关的刊物上,至于那个云麻清吗,他的研究生论文没有过关,怕是还得继续在经济系里混上一段时间。

陈氏电子的模式,西方学术研究也有了成果,得出的结论居然让美国许多政客受不了啦,因为那个结论几乎把美国近二十年的外交政策和科技政策给否定了,直接点出了美国和西方现如今的反垄断政策的虚假和诸多漏洞,这样的研究结果自然得不到美国主流媒体和政客的欢迎,给出的评语是“一派胡言”,他们还沉浸在美国无比强大的美梦中。政客和媒体如何看克里尔无所谓,他却是很看重那份研究成果,要求自己旗下的企业今后进行投资时,一定要按照陈氏电子的模式套,达不到要求的坚决不投资,就是那些掮客说出天花来也不投资。

与克里尔一样的自然是霍夫曼了,他也在德国进行大量的宣传,还把他推荐的几个企业当着模板,为此,德国的一些企业已经开始注重新模式的尝试了。

与美国的政客相反,俄罗斯那边对研究成果也很看重,许多有识之士提出,现在的道路不可以再继续下去了,要大力学习和研究东方邻国的经济理论,要发展自己的工业,不能躺在资源上吃干用尽,这些提法也引起了重视,可惜,俄罗斯人口分布太不均衡,科学教育水平也发生了断代,现如今,俄罗斯想要学点新东西,只能派留学生到东方大国去,几十年前两国的学习模式整个倒过来了。

完成了课题组里的事情,李凡带着贾小平回到自己的学系,林正之又找到朱家清死缠烂打,非要李凡在他的系里兼职做教授,可是朱家清也没有办法。

“不是我不放啊,是人家不乐意去!”朱家清无奈的摊开双手,“他说,现如今各大学里的经济教学中,西方的东西太多,华人又是善于模仿和二次创造的,你看看,现如今许多搞经济的社会人,有几个不是学经济的,他不想被那种氛围给熏着了,他自己也对你们的教学没兴趣,讲你们的课他肯定不干,可是要他新开出一门课来,是那么简单的吗?你就是同意了,到上面审批需要多久?这些你比我清楚,我看啊,你还是先老实的搞好这次研究课题的消化吸收工作,让你的学生从现在开始就转变思想,转变运作的模式,要不然,他们肯定会步西方那些经济学家的后尘,光会放空炮,哄着企业家玩,最后被淘汰!”

朱家清说的话让林正之也是感到不好回答,人家自己不原意来,强求也是不行,他自己也知道,这些年学校的经济系也是随着大流,交学生“术”多过道,这已经使一些原来最进出的带有特色的经济理论的学习流于形式。

“不过呢,李凡给系里建议,他希望在古代学系里加一门‘古代经济学史’的新课,目前校委会正在讨论,如果这门新课能够展开,我不反对你们经济学系也交叉的作为选修课去学习,我看了看李凡写的课程大纲,觉得他的切入还是合适的,毕竟,咱们华夏可是领先世界一千多年,没有经济做基础是不可能的,而那个时候的经济到底有没有自己的理论基础?是自然经济还是我们的祖先从一开始就有人为的干预?值得研究啊!”朱家清的话锋一转,又说出了新的话题。

“这个好,这个好,我是举双手赞成,只是,这门课是古代学系发起的,这让我们经济系的脸上无光啊!其实,我们经济系也有类似的课程,范围没有那么广,仅仅是研究近代经济史,看来,我们还是目光短浅了啊!”林正之听了朱家清的话后连忙表态,“只要这门课批下来了,我们经济系一定要把这门课列入学习大纲里,经您刚才那么一提,还真是,我们的古代先人的确在许多经济方面开创了先例,许多创造直到今天仍然影响颇深啊!唉!我早该想到的,又晚了一步。”

林正之说的话还真是都对,他自己是涉猎过华夏古代经济发展的诸多事例的,可惜他没有深入去思考,这下,又让那个小教授走在了前面。他从朱家清那里出来,干脆一溜烟的就直接去了古代学系,直接去找李凡了,他得跟李凡好好扯扯。

“喂!小李子!你小子年纪不大,架子不小啊!还看不上我们那里?”一见面,林正之就装着不高兴的样子,“听说你要开一门新课程?有没有机会让我也加入啊?你既然不肯去我那里,那我现在到你这里来行不行啊?给句痛快话!”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43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43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