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之看到李凡的表现心里也是一种安慰,多年的教学生涯,让他一眼就看出李凡正在用学生对待老师的法子进行“遮掩”,这让林正之觉得李凡对自己很尊重,这次能把李凡弄进课题组,他当然不会用对待学生的法子去对待他,不管怎么说,林正之还指望李凡去找他表哥开后门呢,不开后门,许多实情无法弄清。
“那个……我们是外行,我们到这里来主要是学习,用现代的经济观点回去分析古代的一些案例,这也许可以对我们解决一些悬疑的历史课题有帮助,所以啊,还想请你们这些经济系的大拿们,高手们,啊,不吝赐教,赐教啊!”
李凡这哈哈话是张口就来,在这样的会议上,李凡从来不会与谁对着干,更不会标新立异搞噱头,他的个性就是如此,所以,在学校里这么多年,就没见他与谁红过脸,与他交往的人,熟悉的知道他是深藏不漏,不熟悉的还以为他“面糊”呢。那个云麻清,不开口李凡就知道是个什么类型的人物,何况还开口了?在相人看面,心理揣度上,李凡早就练的炉火纯青了,要不他如何去纵横捭阖?
李凡的这一套都是打哪儿学来的?其实,都在身边,现代心理学本身就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作为名医的后裔,他能没学过?而进入古代学系后,要想研究古代学,那些麻衣神相、岐黄之术、风水堪舆、玄学道学等等古代杂学都要接触,就是一些已经被证明是糟粕的东西也要看,要搞明白其间的套路,比如那些跳大神啊,扶乩啊等等,否则,如何去面对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稀奇古怪的事物?
而一般人去看那些学说,要么是迷信了,要么是嗤之以鼻,可李凡不是那样,他总要去认真的思考思考那些东西的来源和道理,在他看来,任何文化的存留都有其科学性,否则是没有可能保存下来的。西方白人的历史就很可悲,早期完全处于荒蛮的无知状态,所以,在西方是看不到他们超过2000年的古代遗迹。
有些人说,神州的古代遗迹多是因为华夏人喜欢厚葬,而厚葬又是一种损耗社会资源和财富的愚蠢做法,许多朝代的更迭都与这样的习俗有关系,在这点上,西方人要比东方人先进,科学等等。西方人的忽悠让许多华人也信了,真是那样?
其实,说这个话的人是不明白人类发展的规律和过程,我们华夏人之所以能够做到厚葬,至少说明了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社会资产的富饶,你再怎么想厚葬,没有东西也是白搭,厚葬的基础首先是社会富有,同为东方民族文化传承的高丽和扶桑,他们也希望厚葬,可是任嘛没有,想也是白想。还有那个有名的南越王赵佗,在世活了百岁,死后也是简简单单,他不想厚葬?他的子孙不想厚葬?可那个时候的岭南穷啊,没什么东西。其次,厚葬也是亲情情感至高无上的表达,没有感情,自然用不着去给逝去的人厚葬,只有情感到了,伦理成为法度了,厚葬才能发生和流行。再次,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达到高级水平,蛮荒年代的族群在许多理念上与野兽的区别并不大,比如,当年的羯人部落还流行人吃人,他们哪里能够去想给逝去的人什么厚葬?所以,在欧洲很难看到古代墓葬。
“今天是个见面会,大家不要拘束,课题是大家的,都要努力。”林正之说。
有了林正之的定调子,云麻清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大家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后也就散会了,课题小组的办公室设立在经济系,而李凡和贾小平的写字台是小组里最简陋的,这也是经济系的人认为他们是过来打酱油的,就随便搬了两张普通桌子过来,对此,贾小平有些不忿,可李凡却笑笑的制止了他的发飙。
“我们是来做学问的,可不是来斗气的,文人相轻的惯例不是谁创造的,而是这个行当里人性特点决定的,所以啊,看开点,给你再好的桌子,没有学问研究出来,有个蛋用!你啊还是多留心课题研究里的东西为好。”李凡平淡的说道。
“可是,我们与当今的这些经济类的研究有多大关系啊?我们是古代学,难道还叫我们学了这里的东西穿越回去?”贾小平调皮的揶揄道,“我可是听说了,这次课题组针对的目标就是你的表哥,估计到时候会叫你去开后门的。”
“嘿嘿,我才不给他们开后门呢,研究学问还要搞歪门邪道?那这样的学问不弄也罢。”李凡不屑的说道,“其实啊,这次我们加入还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现代经济发展的规律去看待古代经济发生的变化,在这里面啊,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任何经济事务的发展都是自然与人为相结合而生成的,没有社会自然发展的需要,不会有人去想,也不会有人去干,可社会发展到了某种程度后,人们就不得不去认真面对新出现的各种问题,这里,人为的因素就加进去了,单纯的自由经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离开了人为主动思维变革的因素,自然永远是自然的,就好像在非洲的猩猩懂得用沾有蜂蜜的树枝去蚁穴引诱蚂蚁出来吃掉,可是在印尼这边的猩猩就不会,因为印尼这边的食物丰富,无须去动脑子。人类的发展其实也是这样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贾小平发现这个跟自己年纪差不多的教授还真是不简单啊,就这份意境就足够自己学一阵子了,他点点头,发出了感慨,“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行了行了!别拽文了,刚才只说了一面,其实还有一面呢!”李凡摆摆手,把要发感慨的贾小平给拦住了,“面对自然的变化去思考,这是被动的应对,可人类是有灵智的,人会主动的超前的思考问题,这个你可不要忽略了,尤其是在知识爆炸的今天,这种思维模式才是主流,比如我们从建国时起就开始制定各个时期的五年计划,一步步的把各种难题提前预见到,提前研究,这与西方的自由经济可是在本质上不同的哦,前苏联也搞过,不过到最后弄成了花架子而且还夭折了,只有我们是一直坚持,你仔细回想一下,没有超前的预计,我们能有今天?”
听到这里,贾小平对李凡已经不是服气而是崇拜了,他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小教授居然可以举一反三广征博引,从过去说到今天,从国内说到国外,关键是,他说的还……都对,仔细想想,当今世界上,那个超级大国为什么会走到现在尴尬的境地?不就是没有正确的树立对自然和社会的超前意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