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谁都知道,这稀土的主要产地是在东边的神州,也都明白,以前控制国际市场价格的是美国资本,现在好了,价格美国人是控制住了,可是东西却是没了供应,这稀土消耗不大,可是没有却是不行,被业界成为是现代金属材料工业的维生素,德国制造那么多高精尖的仪器设备,高端的工业母机等等,哪个环节能离得开稀土呢?似乎没有,也无法替代,这就让德国工业业界开始紧张了。

德国是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各个行当都是用资本环环相扣链接起来,尤其是德国的工业比重是很大的,一旦工业出了问题,作为资本运作里的金融日子肯定不好过,甚至还有可能出现重大的危机。在欧洲历史上几次经济危机中,都有因工业企业的倒闭,最后形成连锁反应,使一些金融行业最后也倒下了。当某些环节处于关键部位,又无可替代,最后无力去解决的时候,想要救活企业可不是单单的重组那么简单,有时,甚至还会因为重组而形成新的一轮风险和危机。

霍夫曼所在的德意志银行,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同时,也是诸多高端企业的投资方、融资方和强有力的后盾,可以说,德意志银行支撑着许许多多企业的资金运作,同时,也从这些企业获得大量的有保证的红利,如果说企业完蛋了,那德意志银行也好不到哪里去,甚至会遭遇到很大的麻烦和危机,别以为英国、美国的那些银行家的眼睛没有盯着德意志银行,无法一口吃掉,割下点肉来不是问题,这也就促使霍夫曼这类的高级人员必须要替企业着想,替企业去寻找出路。

既然稀土是在东方的神州,刘道源又是霍夫曼自认为的“老铁”,这个事情不找刘道源找谁啊?在霍夫曼看来,刘道源懂不懂和做不做都不是问题,关系也不大,只要刘道源介绍了相关人物,这个事情八成就有谱了。别以为只有华人讲关系,要知道,在欧洲国家里,德国人也是非常喜欢讲关系的,除了正宗的按照程序办之外,剩下的就要看关系的亲疏程度了,这也是德国人从民国开始就与华人走的比较近的原因之一。你还真别不信,当年,东边的那个小日本是全面学习英国,而清末的那些人却是正儿八经的学习德国,除了一些文化上相近似外,重要的就是德国一直被英法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压制,也是要一步步的发展和反抗。

到了清末,最早送出去留洋学习航海行船,尤其是学习航海,回到国内没几个能成事,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英国压根就不把真本事教给你,到那边去也就是玩上几年,有人说,不对吧?不是有民族英雄邓世昌吗?是,可邓世昌没去国外留学,去英国留学回来人里,名气最大的就是严复和萨镇冰两人了,一个后来是行文写书的大烟鬼,完全脱离了行伍,另一个就是后来长期担任没有船的水上大臣的萨镇冰,其他人基本上都没啥名气了。而在当年,同样有几个人送去德国学习,据说只有五个人去,结果就出了一个段祺瑞,这个比例可就不低了。

清末新军的军服和那些军官们的礼服,基本上也是仿照德国式样弄出来的,就是到了民国初年,袁世凯也是非常注重与德国的交往,他还没死,一次大战就爆发了,袁世凯是死活不原意与德国宣战的,倒是他的接班人段祺瑞,死乞白咧的非要向德国宣战,结果,战是宣了,一点便宜没占着,还把青岛让日本人占去,最后弄得巴黎和会完全不在乎你是个啥战胜国之一,人家想怎么瓜分就怎么分,最后弄得段祺瑞里外不是人,黯然下台。后来的老蒋,也是崇拜德国,别看他是在日本学军事的,可却把自己那个说不清道不明的小儿子送到了德国学习,二战期间,直到1941年底,日本袭击了珍珠港后,老蒋才被迫宣布对德宣战,而给出的理由在当时可能无所谓,人们也不会深度去解读,可要是换成现在,嘿嘿,那里面的含义还真是叫人大开眼界,百十来字,说白了,就是二个原因,一是德国承认了满洲国和南京伪政权,二是美国对你宣战了,那我也宣战。

有这样传承的德国人,怎么可能不去找刘道源呢?至少是可以搞一个火力侦察嘛!所以,霍夫曼以非常高规格的礼仪把刘道源请到了某个会所,把自己要办的事情告诉了刘道源,那话里话外透着的意思就是,“老子赖上你了,你得帮我解决,要不然咱们朋友没得做了,也不白用你,只要有了方向,你就算是过关。”

刘道源傻乎乎的哪里有这路子啊?是,他是可以通过辰全集团找到魏沈生,从他那个渠道去打听,可这小子也是猴精猴精的,他稍微一琢磨觉得事情不会那么简单,如果说魏沈生那边要是好弄,霍夫曼还需要找自己干嘛?难道霍夫曼就没有关系直接去找期货市场上的一些公司吗?别说德国有不少,就是在美国他也一样的有关系啊?既然霍夫曼都已经出面了,这说明事情相当严重。

刘道源这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但凡自己搞不定的事情,绝对不会强行去办,你想让他去干“蛇吞象”的事情是不可能的,而且,自打有了小老大后,这小子就更加有靠山了,凡是想不明白搞不通的事情和地方,刘道源全都去找小老大,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失望过,所以,与霍夫曼那边出来后,立即给李凡打电话。

“老刘!你那边是放着井水去河边挑水喝啊,这样的事情你还用得着找我吗?你去找老薛啊!他与各方面的人头都熟,能不能搞,怎么搞,还有比他更精明的吗?而且,这也是他进一步打入西欧的一个好机会,去找他吧,就说是我给你出的点子,他一听就明白了……对了,秋拍的时候,你可以拿几套1942年版的美国军服送拍,保证是原装,产地……看上面的纪录好像是当时的印度,对喽……”

好嘛,李凡这一搭两就,那边给薛万锦找了生财之道,这边还就势把几套军服甩出去投石问路,反正他是不着急的,光是拿回来的几个石油,段子高那边已经处在只赚不赔的位置上了,要是后面不出意外,段子高想不发都难,如果真要算下来,怕是那些在福布斯富豪榜上的人也没几个能比的,不过,李凡可是给段子高下了死命令的,“东西可以搞回来,可钱你不能一个人赚,也不是说给集团赚,而是想法子回馈社会,千万别当出头鸟,小心你的脑瓜子被人家瞄上……”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3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3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