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莫桑钻可以威胁到首饰市场呢?无他,产量太大了,碳化硅本身还具有其它许多工业价值,因此其工业产量是很吓人的,单单是在国内,每年产量就高达220万吨,虽然这些工业用碳化硅不能直接用于首饰原料,可是,将这些作为基础料进行深加工很难吗?这也就是为什么当下许多首饰店里挂的一克拉莫桑钻那么便宜,实际上,哪怕是几千元一克拉,商家赚的已经是无法描述了。
曾经,人造锆石就把整个饰品市场给搅得昏天黑地,现如今,莫桑钻又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人工合成的大颗粒钻石也会出现,毕竟化学分子式简单,形成的机理也不复杂,人工合成完全不是问题。而大颗粒人造钻石之所以迟迟没有出现,关键还是市场对这东西的需求,小颗粒的合成早就遍地开花了,许多工具上的金刚砂等等都是人造钻石小颗粒,而大颗粒的钻石在工业上的用途目前还真是不多,而合成的费用并不便宜,这也就限制了大颗粒人造钻石的出现了。
李凡在读书期间就在学系里搞了个鉴定中心,他对这些猫腻能不清楚吗?所以,当段子高急赤白咧的找他,让他帮忙去缅北找原石的时候,他的心里就有了一个小九九。克钦邦西边的帕敢附近根本就不能去,那里已经是各方势力划分好的地盘,去了还不定要出啥幺蛾子呢,所以,李凡选择的是克钦邦东边,靠近国境线这一带的野人山,这里山高林密,到现在也是处于原始的状态,只要找到一个富集带,剩下的事情就好说了,他相信段子高是有办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
在帕敢那边,原来找毛石也是顺着河流去找,可是不知道啥时候,一些半吊子科学家认为可以到源头去找岩矿,可以说,这也是从当年发掘和田玉岩矿那边引申过来的。和田玉很早就已经资源枯竭了,于是就有人顺着发现仔玉的河流上朔,最后找到在昆仑山里的岩矿,从而进行现代开发,市场上曾经称其为昆仑玉,后来又叫这是和田岩玉,以区别河流水的仔玉,等到后来,干脆就把透闪石作为标准,凡是达到一定成色的透闪石,就都叫和田玉了,结果就是和田玉市场彻底的平民化了,也没有谁去追捧了,反倒是原来稀缺的和田古玉成为顶级高端。
现代寻找翡翠也走了工业化的路数,结果就是,源头的岩矿很容易就找到了,可都是一些石英矿,白花花的一大片,偶尔有那么一点点颜色,有的是灰灰的,谈不上啥水头和色相了,这就是为什么大批低端翡翠手镯充斥市场的原因。对于开发者来说,说到底还是赚钱的,在矿山上,他们购买岩矿是按照吨来计算的,一吨那种岩矿可以制作多少手镯?就算是白菜价,最后的收入肯定是几十倍岩矿的收购价,可要是去讲什么档次和水头?你就听那些小贩们咋忽悠你吧。
李凡在发现了山谷里有上好的石英岩矿后,当然就会慢慢的寻找滚落的石头,而他在无意间发现的那个原石,证明了他的推断是成立的。那这里的石头会跌落在什么地方呢?而且,这个河谷相比较来说,坡度缓和,而造成这种平缓的地势的原因是什么呢?李凡在电脑上这两天可是没少去查资料,很快,他就明白了,地势缓平的根本原因还是河流长期冲积而形成的,也就是说,这里的地势沉积的年代久远。他进一步用自己带来的一些仪器分析当地的金属元素的分布,发现,这个河谷里还真有不少的金属元素,其中主要是金属铬、铜、铝、锰、镍等着色元素,而那种既让人欢喜又叫人讨厌的铁元素在当地的含量却远远低于其它地方的平局值,这让李凡的兴趣进一步的增大了,他觉得这次可能不会白来了。
为什么说铁元素是既叫人喜欢又叫人讨厌呢?铁元素非常活泼,还是一个多价的元素,有时,它会呈现非常鲜艳的红色,血液就是因为铁而成为红色,可是,大多数时候,铁混合在玉石里弄的颜色污眉罩眼的,有些本来很好的一块料子,就是因为有一块氧化铁存在,颜色还特别的难看,这料子最后只能做耳坠之类的小件了,就是在其它玉石里,一旦出现了氧化铁,那玉石矿的价值就要打折扣。
李凡凭着手头的这些信息,在这几天里围着周围转悠,最后,他推断,这里的一些冲积层可能是由于飞机坠落而形成的,飞机是大坡度准备迫降,最后在森林里刮掉了翅膀,然后机身与地表的树木来了个硬接触,整个距离足足有一公里,如果不是地面上有大量的树木,飞机肯定是直接摔炸了,可是,这里的树木很密,而且地面上的腐殖质也不少,可是,如此剧烈的振动,不可能对周围的地形没有影响,于是,一次小小的泥石流发生了。而李凡找到的就泥石流形成的一块淤积地方,他用自己携带的简单工具,仅仅下挖了不到半米就找到了那块原石。
发现了原石,他当然会仔细的测量这块地方的范围了,又向上游找了找,才发现,这条小河是由于飞机坠落后形成了泥石流堰塞,形成了新的河道,也就是说,只要找到原来的河道入口和回旋的出口,这块地方就可以基本上断定了。
那找到泥石流的原位,是不是就可以找到更大的矿藏呢?李凡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他自己还费劲巴力的找到了塌陷的山坡,可到了实地一看,才发现自己的那种想法又多幼稚,塌陷的山坡上露出来的竟然是一片青石和花岗岩,根本没有可能形成翡翠原矿的。那为什么这里会有塌落下来的翡翠原石呢?
李凡经过实地考察,总算是弄明白了形成的前因后果,说起来,道理也很简单。这里属于横断山脉,是由于印度板块与喜马拉雅版块拥挤而形成的,虽然被地质学家圈定是“最年轻的山脉”,可那也有2千多万年了,也就是说,这个山谷里的河流至少千万年的流淌历史,在千万年里,这片淤积的原石富集群到底是啥时候被冲下来的?经历了什么样的风雪霜雨谁也不知道,但肯定的是,遇到了大块的青石花岗岩阻挡,就栖息在那里,可是年过一年,河流不断流淌,在其下面又掏空了,正好碰到外力的影响,这些本来寄居的地方再次被破坏,于是,他们又顺着山坡向下滚动和淤积了,这就是许多河流看着挺好的,偏偏要东一拐西一转的,因为在河道下面,不是有地下山,就是有从远古冲下来的堆积。
至于这片淤积的原石到底是从哪里滚落下来的,李凡独自向上找了20公里都没有发现,周围不要说有痕迹了,连石英矿都没有,显然,这些原石不是在这附近产生的,要想找到根上,这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李凡最后放弃了。
段子高从李凡那里像听天书一样的得到了解释,兴奋的直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