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克里尔策划的这些套路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曾几何时,他们利用手上的资本,在东方先后搞出“蒜你狠”“豆你玩”“水果菜”等等一系列操控行为,可是坑害了不少人,这次再把各种大宗商品轮番玩一把是早就有预案的。就算是没有米尔顿前来“求援”,作为空子期货市场的资本财团也是要干,只不过是魏沈生的出现,打乱了他们的行棋步骤,迫使他们提前发动而已。

魏冬琴找到李凡谈企业转型的时候,李凡就在思考国际资本的运作问题,坦白说,资本市场上的战斗与其它战斗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虽然没有硝烟,可是博弈的激烈程度一点也不亚于真正的战场,从某种意义上说,明码实价的战争反而简单,打得赢,打不赢一目了然,而资本的博弈往往藏身在许多事物和交易的后面,判断不准,损失就是很大很大,在这点上,华商有过深刻教训,我们曾经用成千上万件服装去换对方的“高科技”,当华商要转身的时候,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开拓的时候,与美国和国际资本进行博弈甚至交锋就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和经历,而在这样的转型中,最重要的是谋算精准。

这次利用魏沈生在期货市场上与波士顿财团纠缠,面上是输掉了上千亿美元,可以说是非常惨重的,波士顿的那些老牌家族甚至庆祝还没有结束呢,可是在国际市场上,华商已经悄悄的填补了高企粮价造成的空白点,把大量的粮食卖掉了。这就形成了一个奇葩的局面,芝加哥那边的粮价挂牌高高的在那里挂着,而在国际缺粮地区的粮商却是在热火朝天的售卖着“通过关系”搞来的粮食,极大的缓和了这些缺粮地区的市场短缺。而另一方面,北美农场主催逼买主前来付款收粮,长期占用他们的仓库也是要付钱的。更有甚者,巴西、阿根廷那边的粮商也在催逼米尔顿,尽快的落实对他们的承诺,完全是一幅起哄架样子的架势。

说,你南美洲的“春粮”不是还没有收割吗?你跟着闹腾什么啊?不然,人家都不是傻瓜,你米尔顿承诺要高价订购我们的春粮,而当下国际实际粮价在下跌,谁特么不想卖个高价啊?如果你米尔顿不能兑现承诺,那我们这边可也要提前预防啊,不然就会在南半球春粮一下来市场就积压,那南美的这些农户就惨了。

“情况不对劲啊!中东这边的粮价比我们的低很多,这个市场有些失控了!”

眼看又到了周末,米尔顿从老家把电话打给了克里尔。不是都在船上吗?怎么都各自回家了?这就是美国人的秉性,他们都要回到家族里去过感恩节,过完节后再乘飞机去追那条船,当然,他们也可以放弃继续旅行,对船家来说就是在名单上操作一下,你就是想退票也不是不可以,打折后给你一点钱。你也能将自己的舱位转送给自己的某个朋友或者亲戚,到了圣诞的时候,这豪华邮轮可是一票难求的。至于说对外掩饰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米尔顿就把自己的舱位送人了。

米尔顿发现国际粮价的异常,进一步他了解到,一些华商拿出了大量的谷物用低于芝加哥定价的价格在市场上销售,这让他紧张起来了。

“你紧张什么啊?你说的情况我已经看到了。”克里尔在电话里说道,“如果他们不怕接下来挨饿,那就只管让那些人去卖好了,在这个地球上,我们不拿出粮食来,很多人就不会有饭吃了!这个道理难道你还要我给你科普吗?”

米尔顿被克里尔这一通讽刺搞的当成愣住了,那边的电话已经挂断了。显然,此时的米尔顿已经没有多少作用了,一个过河的小卒子,随时可以扔掉的。

“这个自以为是的混球!”米尔顿突然大声的咒骂起来,“如果美国的粮食积压,不要说时间长,只要一个月,整个北美的农户就能把他们财团的办公楼砸掉!这根本就不是别人有没有饭吃的问题,是北美农户的资金链断裂啊!”

米尔顿可是农产品市场上的老油条,他太清楚粮食流动的重要性了,如果现在由于芝加哥农产品定价而造成北美秋粮暂时没有市场,跟着来的就是农户的资金链断裂,形成一大批关联公司之间的链接断裂,最后形成的局面不堪设想。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不是没有发生过,甚至是多次的发生。上世纪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使得美国大批农场主资金断裂,在那个时候就出现了向池塘里倾倒牛奶,杀掉无法继续饲养的牲畜掩埋,许多谷物烂在田地里,等等。那个时候有些人还说,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捐献给世界上还在饥饿的人们,这是美国人如何如何的,实际上是冤枉了那些农户,他们是想把多余的农产品无偿的捐献出去,问题是,谁来操作?谁来运输,实现这些捐赠的花费谁来出?那些农户实际上已经破产了,根本没钱去支付高昂的运费和其它花费,只能自己辛苦点倒掉拉倒。

在后来的历史中,也发生过类似的断裂事件,一旦造成的范围扩大,美国的基础经济也跟着会发生问题,所以,二战结束后,美国向全世界倾销他们的农产品,别以为那些给战后恢复区的粮食都是白给的,那都是要用其它利益交换的,正是美国在战后用手上的粮食,很快就成为了真正的世界霸主,你光给钞票什么的是没用的,欧洲当时饿殍偏野,最需要的就是粮食,没有这些基础的东西,美国人想去谈什么布雷顿森林协议?树林都不行,正是当时美国掌控了世界粮食的控制权,才让当时的欧洲国家不得不低头认账,直到几年后,欧洲恢复了粮食的基本生产,这才开始搞共同体,搞欧元区与之抗衡,没有粮食,说啥子都是空的。

而现在的局面恰好反过来了,克里尔以为自己控制了粮价,等到圣诞前后就可以在国际上大捞一笔,他认为,即便是有些商户拿出了存粮提前捞钱,那也很正常,不管怎么算,全世界人均粮食的数量并不多,只有350公斤,看上去似乎很多,很够,可实际上呢?因为许多粮食并不是人吃的,而是要饲养家畜家禽,要拿去进行工业转化,可以说,国际上在粮食生产和消费上是刚刚好平衡,但凡有一年出现大范围的天灾歉收,国际粮食供应就会立马紧张,涨价也没用。

所以,克里尔认为,现在有人趁虚捞钱其实是一种短视行为,他不觉得国际上保有的存粮数量能有多大,说白了,他完全不了解东方那个大国的底蕴。

李凡打得就是这个时间差,他知道,美国的经济相互之间的咬合太过精密了,一个环节脱节就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为了避免出现大范围的影响,他们就必须小心谨慎的处理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李凡策划的这场大范围的行动,就是要逼着美国资本做出误判,从而为了避免更大的损失,不得不再次掏钱出来买单。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3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3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