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华商手上的这些资源是哪里来的呢?这就是李凡提前布局的结果了。如果单纯的在国内进行收购,这里面就会出现巨大的剪刀差,毕竟在国内,粮食收购是倒挂的。可是,如果与一些仓库单位进行串换呢?这就与剪刀差没有关系了。比如说,某某仓库的库存每年都要以新换旧,任何一个仓库就希望每年的流动可以正常,可以完全暴涨进出的平衡,可要想完全做到是很难的,至少,每年的产量都是不同的,放开粮食在流通领域的限制后,类似魏冬琴这样的集团就起到了调节器的作用了,而且还与相当多的仓库单位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要不然她能给弟弟魏沈生打那样的电话吗?而这一进一出的差价……当然是见者有份啦!夏粮的时候华商就囤积了大量谷物,现在,秋粮的价格高企,拿出点来平衡,既是经营上的正常操作,同时又是响应国际组织的倡议嘛,如此理由还不是刚刚的?
可是,在洛威尔农贸公司却是发现坐蜡了,拉高的目的达到了,可是打垮md公司的目的却没有实现,事后经过调查,md公司虽然遭受到重创,可是却没有咽气,资本大幅度的缩水,但却是没有拖欠任何金融机构的欠款,这就使洛威尔等人准备的诸多后手无法去实施,甚至现在面临着兑现当初的诸多承诺,而且,这个数量还很大,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在国际上,一些其它的华商已经在填补由于这边高价形成的市场空缺,这等于是从背后刺了这些始作俑者一刀。
获得胜利的克里尔还在为没有把md农贸公司彻底打垮感到遗憾,这次,通过拉高做多,一开始预埋的一些订单几乎全都大幅盈利,尤其是在期指上,可以说赚得相当不错。但是,他没有预见到感恩节后的危机,他毕竟不是搞粮食的。
接下来的感恩节又把存在的风险给淡化了,而这正是李凡要抓的一个巨大空隙。美国要过感恩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不过的,你这边要休市四天,而别的地方还要在周四周五进行交易啊,现在,价格拉的那么高,那给低价销售的商户带来了机会,在欧洲、中东以及南美的几个农产品交易市场上,开始成交相当数量的粮食,而且价格都是以“友好和互惠”的水平进行,仅仅一天,这些地方成交的各种谷物就达到了八千万吨,反正又不是超市卖东西,得一件件的兑,大宗贸易走的就是单据,签署这些单据可是不难,缺粮地方的官员都出面担保了,各种款子也趁着美国那边放假而大量的在各个离岸银行间流动,这个局面可是主持业务的克里尔完全没有预测到的,可以说,他是糊里糊涂的被算计了一把。
李凡设计的这局,底气是在哪里呢?说起来很简单,华人有储存的天性,讲究的是“请带雨伞饱带饥粮”,长期储备的粮食数量是非常多的,而这些储备粮还必须要不断的更新替换,如何操纵?任何一次的更新替换也是要有成本的。在这个时候,魏氏集团就恰如其分的“转型”了,并且在许多方面展开了业务。帮助这些储存单位解决“一点问题”就是魏氏集团当下的一个重要业务。
芝加哥期货市场帮助把粮价拉高,把市场拉空了,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是用低于那边的定价去销售,那也是比常年的粮价高出很多的,魏冬琴在这个时候才明白小老大玩的把戏,果断的与王锐、薛万锦以及其它华商联合出手,一下子就把空缺出来的市场填补了,这个机会可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魏冬琴这些长期在商场上打滚的“老油条”来说,都不用开会讨论,直接就下令出击。
说,你魏氏集团与那些仓库搞这种替换,万一出了状况咋办?一旦出现不可抗力,仓库不抓瞎?严格说,这样的风险是存在的,问题是,华人的脑筋可不是一根筋,任何一家仓库都不可能把所有的粮食拿出来跟你串换的,都是有分寸的控制在安全线以下的。到底这个安全线是多少,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反正魏冬琴是不知道,她就管“答应多少,吃掉多少”就是了,反正,以她那飞快的心算速度,很快就知道,小弟那边输的根本不值得一提,用广东人的话说,“洒洒水啦!”
感恩节,魏沈生与老婆阿曼达在家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的,魏沈生表面上装出自己惨败的样子,哄着老婆阿曼达开心的挖苦自己,还要装出做检讨的样子,请老婆“搭救一下”,阿曼达也是个心大的,老公那边输了个底掉,还不好好的安慰安慰老公,却反过来在家里耀武扬威的,这就是西方女人的心态。
“这要是换成别人,他是不是该去跳楼了?可是我怎么感觉你像是没事人似的?还跟我这里甜言蜜语的没个正行的,你在这里面是不是又有啥弯弯绕绕啊?”
阿曼达终于感觉到不对劲了,以她对魏沈生的了解,要是老公真的难受了,他不会这样温顺的享受自己对他的奚落,反而会是暴躁不安的进行争辩。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说输掉的那大几百亿不算钱吗?他该不会是由于失败引发了精神失常吧?可是,就魏沈生那种德性,他能够精神失常?除非是澳洲的树懒会跑!
“嘻嘻,知夫莫过妻,还是你精明!”魏沈生嬉笑着说道,“我是虽败犹荣!”
感恩节四天假期很快就过去了,期货市场虽然继续开市,可却也是进入到一年里的淡季了,接下来的这些工作日里,市场里就是把各自的单据兑现的兑现,割单的割单,不管是什么大宗商品,在这段时间里都不大可能会出现波动,毕竟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要过节了,而且这个节日还是与元旦几乎是连在一起的,所以,到了这个时候,期货市场上基本上是“冷清”了,有些老板压根就不去了。
可是今年的淡季却是出了幺蛾子,由于粮价创了新高,下场的一些国际商户就只能持币观望,一些私立大学的研究所也先后发布研究报告,得出了“今年粮价会很快回落”的结论,这就进一步的造成了芝加哥农产品交易的清淡。
买的客户观望徘徊,可是等着卖粮的商户就急眼了,拿着手上的订单直接找上门去了,一些跟着洛威尔公司起哄抬价的小商户就麻烦了,要么拿出真金白银来兑现合同,要么舍弃定金不要了,毕竟他们也是中间商,没有下家的购买,吃进来就是积压,就是把风险背在自己身上,现如今这粮价简直就无法兑现啊。
恢复开市的第三天,洛威尔公司里已经出现了非常不好的苗头,大批的农场主要求收购方立即兑现合同,而一开始洛威尔公司还是兑现了不少农场主的合同的,有些不兑现也不行啊,不兑现将直接面临当地法院的传唤,按照合同的规定,这种官司根本打不赢,和解的路数还是要吃下那些秋粮,给于一定金钱补贴都不行,人家要你那点补贴管蛋用,现在的麻烦是,市场似乎没有那么大的需求啊。
克里尔原来设想的是,只要控制住价格,控制住粮食这个实物,不用担心国际粮商不低头,毕竟世界上出口粮食最多的就是美国,没有美国的粮食出口,世界上至少有五分之一的人就要饿肚子了。克里尔在策划之前也不是没有调查,他得出的结论是,当今世界上没有可以取代美国秋粮的其它国家,更是没有放弃美国秋粮采购的可能,所以,这次洛威尔和他旗下的财团是将期货市场上本来用于其它商品操控的资金调了出来搞农产品,按照克里尔的预测,此次行动应该可以获得一点五倍的利润回报,这样就可以集中财力回头再去炒作其它的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