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克唐纳说的很婉转,几乎没有直接的要求老板米尔顿去干什么,可米尔顿却是很明白麦克唐纳说的是意思,简单的说,搞不清楚这次的波动是魏沈生自己干的还是魏氏集团干的,就没法设计与之对阵的规模和步骤。如果是魏沈生单纯的个人行为,那就简单了,直接调用资金,砸死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愣小子,可如果是魏氏集团的行为呢?不要说集团的实力要比个人大得多,任何一个集团一旦要搞大动作,没有可能不留有后手,那么这个后手是什么你?
美国人实际上在不了解清楚情况的时候是不会出手的,从一战到二战,外部看上去是美国人在等待机会,在最合适的时候出手占便宜,实际上,限于那个年代的各种条件,他们在没有搞清楚没把握的背景下,你说破大天去它也是不会出手的。正是因为这个德性,才让美国人在珍珠港吃了一次大亏,才最后逼得美国不得不出手,从某种角度上说,日本人当时其实是冒傻气,傻乎乎的给了美国人一个必须参战的理由,至于说许多野史上的厚黑说则是另外的一回事了。
按理说,美国人这种判断模式没问题,起码他们自己认为是科学的,可为什么在其后的历史种屡屡出现败绩呢?道理很简单,好的模式不等于执行者是客观和精准的,拿着许许多多真实的数据经常做出误判,这才是美国发生悲剧的原因,实际上,许多美国人喜欢把个人的主观臆测凌驾到各种分析报告之上,到了后来,更是为了自己的臆测去寻找数据加以证明,最后得出的判断结果肯定就是误判。
眼下,米尔顿也好,麦克唐纳也好,他们已经对魏沈生的作为有了预判,现在需要的就是一个说得通的证据,没有这个证据,他们还是不敢轻易的表态。在如何面对魏沈生的做空问题上,米尔顿的选择还是很多的,他可以放弃预先决定拉高做多的策略,直接平仓撤出各种高价期货订单,赔钱是肯定的,但绝对不会多,这就像是股市里的止损自保,而且还可以反过来跟着做空,在低价位上进入,从而降低损失,甚至还有可能获得些许盈利。至少,米尔顿可以撤出资本,静观市场变化,一旦他的资本撤出,必然会有其它资本参合进去,碰上这个局面,总会有各类资本集团在旁觊觎,你米尔顿不做了,那我们来,所以,从安全角度上出发,米尔顿真正应该选择的是这条路线。可是米尔顿觉得这也许是一次钓大鱼的机会,既然是机会,暂时不撤出,看看后面的变局也不是不可以啊,如果对方就是一个待宰的羊牯,自己又毫无预感的放弃了,让其它资本集团成功斩获,那米尔顿的麻烦就来了,他这个董事长的位置肯定要变化,甚至都不好意思去参加圈内的社交活动了,怎么好意思与人家打招呼?如何向同行解释自己的“失误”?
米尔顿等人的这种心理思维其实早就在李凡的预估之中,故意摆出如此的乌龙阵法也就是增加对方误判的几率,民间商业上的斗法与国家间斗法是完全不同的,国家间的斗争最怕的就是各方的误判,一旦误判,引发的就是一系列的麻烦,这些麻烦往往还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和多方面的,所以,当今各国之间都有热线,都有几个系统部门之间的热线,力争将各种误判降到最低。而商人之间的斗法实际上就是尔虞我诈,就是在规则下,增加对方的误判,让对方做出错误的决定,从而使自己获得最大利益。所以,在商战里,各种五花八门的手法是层出不穷,一些普通的手段已经无法使对方轻易的上当了,想要设计的套路必须是四平八稳的,绝对不可以存在冒险几率,不被逼到绝境,任何冒险的策略实质上就是赌命了,某地产大亨不是这样把自己玩没了吗?还想金蝉脱壳,可能吗?
李凡在设计这个大棋局的时候,那是想了多种可能的,米尔顿能想到的他都想过了,哪怕是芝加哥期货市场那边毫无反应,任由魏沈生玩了一把,也无所谓,至少到了夏收的时候,可以稳定住国际夏粮谷物的价格,让一些发展中挨饿的百姓得到实惠,从道德角度上看,李凡已经站在制高点上了。如果对方的博弈规模不大,李凡也准备让魏沈生自由发挥,赚点小钱让那小子高兴高兴。不过李凡认为那种可能的几率太低了,几乎不可能,美国人要是能那样,世界上还有霸权吗?所以,李凡为了更大的目标,做的就是最坏的打算,要在夏粮这个题目上给美国资本一个“意外”,然后再调转枪口,随时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进行狙击行动。
在确立这个战略行动前,李凡还是做了诸多的调查和研究的,许多物资并不是说他这个平头老百姓说干就干的,一些非常敏感的物资可不是能够随便碰的,比如说石油,那可不是说你有了资本就可以去玩的,在这点上,美国资本够不够强大?可是每次想利用期货去割韭菜的时候,受到最大的阻力往往不是来自外面,而是美国自己内部,道理很简单,石油的价格拉高,美国会在国家利益上受到损害,会让自己的对头获得巨大的利益。那一年,石油被拉高到天价的时候,某个本来限于经济衰落的大国就站起来了,其政治人物就放出了豪言,“给我二十年,我就能还一个强大的国家”,这也就是西方人太直白太张扬了,此话一出,顿时引起了美国政界的警觉,于是,内部进行了一系列操作,油价顿时暴跌。这要是华人,早就蔫乎的在底下发大财,偷偷乐着,才不会说出去让人家警惕呢。
李凡也清楚,美国人是多疑的,任何消息到了他们那里,首先想的就是负面的,他们绝对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善意,哪怕是被认定了的善意也会被他们歪曲和鸡蛋里挑骨头,当华人华商与他们打交道愈多,这样的感觉就愈别扭,因此,在许多时候,干脆就不去做那种解释和防范,他们最相信的是,通过“挖掘”出来的真相,所以,“魏沈生必须年满四十才可以获得遗产支配权”的消息是被李凡严厉禁止外泄的,就是等着让对方来挖掘,等着对方自己跳进来。
难道李凡就不担心这个信息最后“保密成功”吗?不担心,如果对方得不到这样的确切信息,一是说明对手的水平不行,怎么去放对都不会怕他。二是没有这个信息垫底,芝加哥期货上的资本寡头是绝对不会轻易动手的,在他们的内部也是有制衡机制的,没有这样的保证,那些资本寡头还不像走马灯一样的轮换?所以,对这个问题李凡是完全不担心的,甚至还用戏谑的心情看着对方表演。
麦克唐纳的确是下本钱,先是找到了驻华使馆的商务参赞,从正常渠道拿到了魏氏集团的官方资料,在这份资料上,清楚的注明了魏氏集团的股权结构和人员名单,没错,魏沈生在上面的确是公司第二大股东,占的比例还不小,可问题是在他的名字旁边还有个括弧,括弧里注明,魏沈生不担任常务或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