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可以直接切换白天和夜间模式!

李凡是如何给钱博平实底的呢?他告诉钱博平不要去看那么多的参数和数据,就简单的用国际上各种产销数字做个对比,任何市场,只要有10%的货源控制在某个公司或者集团手上,那这次的定价主动权就是这个公司,小麦的世界产量就那么多,用于国际交易的数量也是个定数,别忘记,国内的产量是稳定的,市场也是稳定的,最希望的是什么?是不要使内外粮食价格倒挂,拿掉本身的产量,再刨去各产粮国自用的数量,能够在国际上交易的数量也就出来了,这个时候手上又有相当数量的囤积,到了裉节上,一锤子砸下去,市场价格不跌才怪!

李凡说的其实就是最原始最简单的囤货居奇的手法,到时候,老子管管不顾的砸盘,烧的是海外的游资,就看对方拿出多少钱来接盘了,接不住,那就是鱼死网破了,想要和解也不是不可以,以后要商量着办事,别动不动就垄断。

李凡能够把握这个节奏,那也不是空穴来风的,作为一个学者,要想研究某个科目,获得信息的渠道还是要比一般人多,他敏感的发现,作为粮食生产,在全球还是很有一些特色的,比如,在东亚、中亚和欧洲,基本上是当地产能可以满足当地需求,进出口大多数是用于调剂,没有可能大量进出口的。尤其是欧洲,有乌克兰、法国这两个粮仓,最近有有俄罗斯这个产粮大户,所以,欧洲几乎无须从北美进口粮食,东亚和中亚也是一样,就连印度都是可以自给的。东南亚更是盛产稻米,出口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因此,在芝加哥狙击小麦期货不会影响自身的安全,不会影响周边地区的粮食安全,这是李凡的底线。

钱博平佩服表弟的就是这种举重若轻删繁就简的本事,仔细想想,还真是那么回事,提前半年布置,先在南半球那边囤积,不声不响,然后又摸准了欧洲粮食供应的脉络,针对的目标其实就是北美地区的小麦价格,是,你是可以不卖,把粮食囤积起来等到价格回升,可那不需要资金吗?难道说那些粮农们会倾家荡产的陪着吗?在北美的农业生产可不是一家一户的内循环生产,一旦一个环节断裂,引发的就是一系列的麻烦,当至少五千万吨小麦压住后,那就是得农业资本自己先吃下来,可芝加哥那边的美国农业资本有这么大的资本吗?

另外的一个风险就是,小麦的生产并不是固态而是动态的,你现在压着不卖,好像有道理,可用不了半年,南半球的新粮又来了,同理,北半球其它地区的生产也不会因为你压着我就不生产了吧?是新粮好卖还是陈粮好卖?

“让魏哥先卖点空,等到多方拉高后,大笔买空,可以动用的资金为五百亿美元,这笔钱已经通过海外账号汇到你们的专户上了,放心,是从加勒比的开曼群岛上的银行汇出的,查?cia查?查就查呗,都是另外一条渠道里搞的私募基金,在美国是合法的,与之对赌担保的是另外的两家上市公司,不用担心。”

好嘛,魏冬琴打电话本来还是想收敛一下战线的,她与弟弟是一样的心思,眼下,国际小麦价格已经略有上扬,可以出一些降低风险的。可没想到,钱总却让她大踏步的去折腾,大手笔买空,这一旦损失……差不离千亿美元就没了。

“钱总,这个手笔是不是大了点啊?”魏冬琴小心翼翼的提醒道。

“从表面看,这正好是你们魏氏集团总资产的一半,你也清楚,自从魏氏集团从地产业淡出后,负债率已经低到银行有意见了,而你们转头在国内从事农产品的开发经营,势头也是相当不错的,尤其是你们在西北西南开发的万亩新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其价值的升值空间太大了,此时,拿出身价一半抵押去期货市场博弈,符合你弟弟的性格,也符合你们家族里的分配比例,大家都知道,你父亲就你们姐弟俩,你附近临走时是做了安排的,你弟弟的份额是49%,而且不到四十岁是不许他碰的,对不对?刚好,他在半个月前到了四十岁……”

“哎呦!钱总,你们这到底是下的什么大棋啊?把我们家里查了个底掉。”

“可不是我去查的,是你弟弟在外面对记者说的,那牛哄哄的样子……啥?你没看到?哈哈……无所谓啦,需要的就是他本色演出,魏姐,你放心,这个事情搞完后,赚的是你们的,如果赔了,全是我的,这样成不?”钱博平最后给了魏冬琴吃了一颗定心丸,“如果你要文字上的东西,那你就来拿吧,我早在半年前就写好了,一直等着你要的,你也没开口,现在,你可以来拿了!”

“你把姐看成什么人了?就是赔了,那也是沈生技不如人,怪不了谁的,大不了就是把他自己的那份都输掉,我们魏家还是可以东山再起!别小看人!”

这就是强者的性格,钱博平的话刺激到了魏冬琴,作为一个呼风唤雨的强悍人物,自然就被激发出了豪气,她的话也是落地有声的。当然,她更清楚,钱博平绝对不会欺骗他,拿给弟弟去折腾的钱在魏氏集团里算一笔大钱,可要是在辰全集团里,那也就是小小的一点点,看得见的有那么多,看不见的呢?怕是钱博平自己都算不清,这就是企业大了的普遍现象。据说,早年间,问某个新晋的富豪,他可以一口清的把自己的家底说到分毫,可是几十年后,再去问他的时候,他直接就回答“不知道!”没法子,摊子大了,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根本算不清。

有了钱博平那边的保险,魏冬琴第一次霸气的命令自己的弟弟去芝加哥期货市场里折腾,明确指示,“先少量的买空,只要多方上升势头增大,立即就大举买空!不许犹豫,钱?钱已经在账上了,五百亿够不够?不够我再去找!”

“得嘞!姐,有你这句话,那我就有底了,你在那边就瞧好吧!”

有些人的性格就是那样,一旦手里有了底牌,那种张扬的个性就变现的淋漓尽致,魏沈生就是这样的人。正因为魏沈生如此的张扬有个性,遇到机会的时候就敢赌,在悉尼搞房地产交易的时候,他就是用这一套从小规模玩到一定的规模,把在当地辛辛苦苦干了好多年的日本人跟干趴下了,还对外说是另类抗日。

魏沈生还有个特点,那就是,什么事都喜欢一杆子扎到底,他不懂得见好就收的中庸之道,是那种典型的“不服就干”的痞子,所以,最后他在悉尼的发展不仅抢了日本人的蛋糕,最后还向当地澳洲人的蛋糕动手了,当地人当然不干了,想出各种法子与之掰扯,可是魏沈生那玩意是冷热不吝,油盐不进,最后,人家不得不采用了最无耻最肮脏的“诬陷”“造谣”的手段,然后利用这些莫须有的线索提起诉讼,先把你定在原地再说。这就好像如来佛把孙悟空压在五指山下,你再有理有能力都白搭,老子不让你动了,你能咋办?哪怕最后你脱身,不也是要戴上个紧箍咒吗?魏沈生最后与法庭交易的结果就是“你别在这行玩了”。

别以为魏沈生碰到的这个事件是单个的,实际上,在西方国家里发起的商业诉讼里,绝大部分都是类似这样的相互限制和制约的官司,某商业大王,为了获得尊严和正义,花费巨金与美国商业部耗时五年打官司,最后完胜。如果单纯从花费与标的的对比,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划算,可那个大王争取的是自己的尊严和企业在异国他乡的生存权。魏沈生就不一样了,他根本没有必要将自己的资金和公司旷日持久的陷在对方设计的陷阱里,所有,答应对方的条件后,轻松脱身。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30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30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