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没有收尾的作品并非都是太监文,也许...就好比你追求一个人,最终她(他)并非属于你。

原来,魏沈生的老丈人遇到了麻烦,本来吧,今年的收成还是很不错的,可是偏偏粮食市场发生了大波动,澳洲的粮食卖不出去了。说,粮食卖不出去,囤在农场的粮食仓库里就是了,这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农民嘛,又不是工厂,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动老板就要跳脚了,农产品至少是可以放上一两年的。

可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经营模式却不是传统的那样,是,你自己是可以任意的囤积粮食而无须去着急,等到粮价恢复了再去粜就是了,可是一旦你的经营进入到了资本循环的圈子后,这个主动权就不在农民的手上了。

现代农民在开始种植的时候,要不要购买种子?要不要雇请农工?要不要预先购买肥料?所有的这一切往往是个人无法承担的,于是,在种植初期就要去找银行借贷了,而且,这种借贷还是惯例,是普遍的,是被一些大粮商担保的。等到粮食收割了,粮食被粮商拿走,部分交易的款子被银行拿去还贷。除掉这些后还要纳税,最后剩下的才是农民的收获,严格说,这个收入也就是比一般工薪阶层高上那么一点点,如果年成好,收入会增加不少,可要是年成不好,那就惨了。

现代农业已经从靠天收的境地里慢慢的挣脱出来,至少在相当程度上已经不是那么依靠老天帮忙,不出现极端的天气变化,基本上都是好年成。可是,当下的农民却要面临着资本的碾压,当一些农民被资本盯上后,基本上就没跑了。

魏沈生的老丈人戴维斯是当地有着百年历史以上的农场主,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五代了,老戴维斯年轻时也出去闯荡过,可是到了中年后,还是不得不回到农场继承祖业,毕竟在澳洲是没有遗产税的,这也是为什么澳洲许多农庄传承久远的原因之一,去美国或者欧洲,真的很难看到传承超过三代的农场主,光是遗产税就得把继承者逼疯了,绝大部分继承者都会放弃祖产,宁可换俩零花钱也懒得去继续打理,无论你打理的多好,到自己老了后,还要再次交税。

戴维斯原本设想的很好,收获了谷物后,卖掉谷物,还清贷款,来年再干。可是这一年的粮食卖不出了,粮商不收了,说要等待时局变化。如果说在过去,魏沈生会拿钱出来帮助老丈人补窟窿,粮食存放在仓库里也不是没干过。大不了找个适当的时候,给国内经营的朋友打个电话,就戴维斯家那点粮食算个屁啊。

可是今年不行了,魏沈生自己都是麻烦缠身,不管是否有了结论,当地的啥子协会一纸诉状把魏沈生给告了,随即还冻结了魏沈生的资金账号,如果魏沈生不是还有几个国内账号上存着些许的资金,他自己现在怕是都生活困难了。可是现在,老丈人那边又出事了,银行催逼的单子是一张一张的发过去,从催收到最后的哀的美敦书,把个魏沈生搞的焦头烂额,老丈人都已经在清理东西,准备被银行扫地出门了,不成器的小舅子更是爱莫能助,家的天都要踏了。

说,不是有粮商担保吗?是,可人家担保的是你还不起贷款时由他们认,你们家的土地就够还贷了,还有富余呢,凭啥让粮商还?那粮商违约……人家认罚。

粮商与农户之间的购销合同往往都是带有歧视性的,上面罗列的违约金也不过是象征性的,实际上,粮商往往都是与银行联手,将一些农户逼进死胡同,最后将农户的土地夺走,尤其是对那些不是很听话,或者是有点家底的农户。

在粮商的眼力,他们最喜欢的就是租用农场的农户,这样的农户才可以让粮商获得最大的利润,除了粮食贸易上的利润外,他们还可以获得土地的资金,而且,那些被租用的土地几乎完全不用粮商去管理,可以说,在当代西方的农业生产中,从事农业种植的农户几乎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别看他们在播种收割时期风光无限,场面宏大,可在内里,谁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他们实际上就是一个长工。

当然,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农业生产上也有一些农户是属于“自耕农”,而这样的自耕农往往都是家里还有其他的副业,或者说农业种植本身是家里的副业,尤其是在澳洲,由于没有遗产税,土地税也非常少,相比较其它发达国家来说,自耕农的比例相对要高一些,而在其它发达国家里,别看搞种植的很风光,可实际上,那里的土地早就集中了,要不然也搞不起那么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

资本的特性就是尽可能的扩张,膨胀,但凡是有利润空间,都会想方设法的压榨出来,流行于美国的农业生产模式很快就在欧洲推广,几乎在短短的几年里就使欧美大部分国家的农业生产成为了同一类型的模式,许多原来的农民还很心甘情愿的交出了土地,要么留下来继续当农民,要么干脆进城另谋出路了。之所以会如此,就是欧美国家那高企的遗产税闹的,主动的转让出土地缴纳的交易税可是比那些遗产税少多了,而被资本收购的大量农田,从此以后也不用再去缴纳遗产税了,因为,那些土地都是被挂着各种名号的公司收购的,许多公司还是上市公司,从表面上看,你都找不到这个公司到底是谁的,,正是这些花招,使得许多国家的税收无法与经济同步,有的还要喊减税,有的根本就入不敷出。

澳洲的土地政策相对来说好像不大容易产生上面说的那些模式,其实不然,作为资本来说,它们盯着的是所有的漏洞和机会,没有遗产税就可以使在澳洲的资本堂而皇之的走向前台,可以使各种名目的产业细化。在澳洲,产业不用纳税,只有经营和所得才需缴税,而且比例还都很高,所以,在澳洲有专门的会计师帮助一些人细化家里的物业,使各处的物业细化到刚刚无须纳税的台阶上,最多就是象征性的缴纳一点点,而操纵农产品的资本自然是希望自己的获得的利润变成物业了,只要是冲抵了利润,那他就可以少缴纳许多税,这两头获利的法子谁不干?所以,在澳洲,也有不少新兴农民靠着资本的运作而成为富商。

戴维斯,就是因为有魏沈生这个女婿在悉尼从事房地产贸易,其家庭的收入不是一般农户可以比的,甚至戴维斯也起过成为农产品商户的想法,只不过魏沈生对干那样低端业务没兴趣,戴维斯自己的老本又不够,这才拖延下来。

戴维斯家的这块土地其实早就被一些农业资本盯上了,只不过原来有魏沈生在后面撑着,粮商下了好几次套都撼动不了。这次之所以有了机会,还是因为在城里的魏沈生那边出了状况,他们得知戴维斯的后援不足了,这才下手割肉。

不管是戴维斯也好,魏沈生也好,他们的搞不明白事情后面的这些七拐八弯的,只是认为今天的运气太背了,当屎堵屁股门了,魏沈生才慌忙火急的跑回国内找姐姐,那边差的那点钱对于姐姐来说,不过是牙缝里漏出点菜汤就够了。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304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304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