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典型的华人家庭,世世代代就是如此,不过嫂子让你注意是对的,你可是人到中年了,要注意三高,至于其他的嘛,都身外物,只有命是自己的。”
“可是,我看到薛万锦那老家伙的得意样,心里不舒坦啊,再说了,我现在也面临着限产定产的压力啊,一方面市场紧缺,一方面生产规模不许扩大,这些天愁的啊……你看看,这头发一薅一大把,我也去问过钱总了,钱总也在发愁呢,没个准信,所以啊,我这不就想起找你问问,我能不能也走老薛那条路啊?”
“不行,老薛那样的路数不适合你,你与他的行业不一样,不过,也不是说不走出去,只不过,你这个行当对各种资源的要求比较高,除了石头、黏土等原料外,你还需要大量的煤炭,正是这些条件迫使你的企业被限产,想要找出路,可不是一句两句话就能说得清的,不过,我还是建议你的目光向外看,我们这里是排放是饱和了,可是在海外,大把地区还是处于低端呢,关键是要有准备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想要出去弄,尤其是你这个行业,难度可不一般。”
李凡是一边吃一边说,还得一边想,在他的脑子里正在快速的转着。
“我也想过去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办厂,可是研究后,发现风险太大了,最主要的是,我对那边完全不熟悉,我办的企业不同于那些做服装做鞋子的企业,可以去的快也可以走的快,我这行业,一旦扎进去就出不来了,所以,我这心里完全没底啊,可是,如果不寻找出路,王家在这个行当里怕是就要完蛋了。”
李凡没有接过王锐的话头,在他的印象里,王锐干的这个行当的确是很麻烦,一方面是各种建筑必须的原材料,一方面又是能耗和排放大户,到底该如何平衡,李凡也说不好。别说是李凡了,就是放眼世界,能够说得好的人怕也是没有。
“我觉得你可以换个思路,第一,是小步走出去,建立的基点不要去欧美,可以去香港啊,在香港上市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不要忘记,香港可是东亚最大的金融集散地。第二,让钱总带你去找郑德勋,相信郑德勋会马上回过味来,他们没有在香港建立一个分公司可以说是失策,有了你们这个由头,他们就会进入,尤其是当下的戴琦证券公司不差钱,去香港建立一个支点对大家都有好处。第三,你也在香港建立自己的分公司,然后,以香港公司的名义向东南亚的老窝等地投资,只要是上市公司的投资,你哪怕是将来失败了,也可以将家族的损失降低到最低,这一点你一定要学钱总,那些是上市公司的,那些不是,关联不等于是陪葬,这点你要想明白,想不明白就去问明白,问谁?去问钱总,再不行去找行家。第四,有了海外上市的分公司后,将业务的内容转转,以你的公司性质,在全世界产煤国去买煤应该没有问题,我可以给你指点几个地方,比如说南非,那里的煤储量不少,可是那里是按照传统向欧美输出,向东方输出很少,你可以去开拓一下啊,至于说价格,那就要看你们的谈判能力和技巧了,同时,也要看你们该如何去计算,这一点也是要找专门家去询问。反正一句话,想出去容易,能不能站住脚,能不能成功,那是需要花费大量的筹划和脑筋的,王老板,你行吗?”
被李凡如此一说,王锐整个人都呆住了,不过,他毕竟经商多年,很快就想明白了,眼睛眨巴眨巴后说道,“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可要是组织一个国际性公司,请来专门的管理人员应该还是有出路的,你至少说对了一样,我们得走出去。”
那天晚上,不到八点,两人就收摊回城了,两人都没有喝多少,一路上又对未来走出去的一些细节进行了商议,在李凡看来,走出去是肯定的,可是要确保王家的根基,他建议就这个话题,让王锐专门去请教钱博平。
王锐从李凡那里得到了暗示后,第二天就去魔都找钱博平了,在海外的扩展啥的都还没谈,光说出了要在香港办分公司的意思,钱博平就来劲了,他理解的可不是王锐那种就事论事,他琢磨的是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地位,如何在东南亚一带展开新一轮的业务拓展,而东南亚一带的资本也看清楚了,想要发展,离不开身后的大树,不管是市场还是资金亦或是技术等等方面,还是背靠大树好乘凉。
郑德勋接到了钱博平的邀请,两人悄悄的在一艘私人游艇上碰面了。
黄浦江上,夜色陆离,半个世纪前,只有西岸上灯火辉煌,可是现如今已经是两岸对应争奇斗艳,郑德勋可以说见证了魔都的发展,也见证了华夏的腾飞。
钱博平还挺讲究的,这条小小的游艇算是公司里的一个特殊的会议室,每每遇到需要保密的时候,就会叫大家到这船上开会,搞得一些人私底下偷笑,“人家是买游艇享受,咱们老大却是买游艇开会,绝了。”不能不说,钱博平在保密方面是别出心裁,这也是跟着表弟李凡学过来的小把戏,但是很管用。
真条小游艇上没有公共wifi,到这里来的人,第一件事就是把手机存到各自独立的屏蔽柜里,就是今天来到这里的郑德勋也是把自己的手机和笔记本都放了进去,在这里的谈话是绝对禁止前来的人录音和录像的,真就是特色。
“黄浦江的夜色真美,在世界上怕也只有这里拥有如此庞大的灯光景色。”郑德勋端着一杯香槟酒,站在游艇的前甲板上,饱览沿江的美色,“纽约虽然也有一条哈德逊河,可那是一条纽约市与纽约州的分界线,两边的景色根本就不对称,说起来,在城市建设上,纽约已经有几十年止步不前了,给人的感觉是老迈。”
“如果比较起发展的历史来,纽约的确比这里长,这里虽然很早就有人聚居,可毕竟只是一个县治,真正的发展是在十九世纪末才开始的。”钱博平手里拿的却是魏家出的紫砂壶,在那里装模作样的品着茶,“华人在建设上的速度可以说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只要想好了,确定了,那就不用担心建设的速度和规模,秦朝的国都长安在项羽打进去后一把火烧了,史书记载烧了三个月,可是当汉朝定都在那里后,回复的很快,到了唐代,那里就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了,你要知道啊,那可是在七世纪啊,那个时候,你们的祖先在干吗?再看看当下,你们能够在四十年里就建造出一个人口超过二千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吗?哈哈哈……”
郑东旭还真是被钱博平给说的无语,想反驳,可却是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今天约你过来首先是谢谢你,你的那个买保险的谋划非常好,不仅让某个保险公司小小的发了一笔,而且还是细水长流的那种,更重要的是,那才是四两拨千斤啊,在这点上,我必须承认,你们的套路是成熟的,也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