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那些记者们是如何旁听的呢?这也是得益于有钱博平这样的老板啊,在当地的县局里,是有一间比较大的会议室的,这样的会议室其实各地警方都有,比如要进行某个大案的动员和分配任务的时候,不可能去礼堂里进行,所以,各地的警局里都有一间或者几间较大的会议室,小的也要能坐下几十人,而大的,可以坐下一二百人,这一点也不奇怪,而在会议室隔壁,往往是一间休息室,也就是提前来的人说话沟通的地方,同时,也是在开会时,下面有紧急事情向会场上相关人物通报情况的地方,所以,这样的格局,几乎是一个标准式的布局。
当李凡在策划这次活动的时候就考虑到了场所的问题,半公开的询问和审讯,可不是在法庭上,公开审理,有旁听席,丨警丨察的询问怎么可能那样?不要说李凡想到了,学校来的顾问小组当然也想到了,怎么办?李凡只对那些前来看他的学校同僚说了“去找钱博平。”事情也就好办了。钱博平那里可是有绝对专业的装修公司,什么活没干过啊?尤其是在发展西坞新区的是时候,难道就不给新区建设派出所、分局了吗?所以,话一说明白,那个装修公司就在12小时赶到了现场,到了地方一看,马上方案就出来了,而且,声言,这是对保护区的捐赠。
二天时间,让当地人眼花缭乱的看到了什么是现代化装修业。与旁边小房间的那道墙被很快拆除,重新装上了满墙的单向电控透明玻璃,也就是说,从会议室可以清楚的看到隔壁那间小房间里的一切,小房间却是看不到这边。而那个小房间很快就变成了一个隔音,安装无死角监控,墙壁颜色也是可以变换的特殊预审房间,这让当地警方可是打开眼界了,他们想到过这房间的装修是难题,可没想到,人家竟然像变戏法一样就轻松解决了,而且,还绝对是高科技。
不就是一个预审和旁观的房间嘛,怎么就高科技了?不能不说,李凡的交代还是非常仔细的,他给钱博平的电话里可是说明了的。第一,工程不是一次性的,你不能把人家的东西装完毕后,让人家以后不能干别的了。比如说,会议室与隔壁房间的那块玻璃,如果仅仅是单向透明的,那很简单,也很容易被人察觉,这次用完了,以后人家还怎么开会?旁边那个小房间人家还怎么用?所以,这面玻璃就变成了电控偏振光变化的特殊玻璃墙,需要的时候,是可以反转的,一些不宜露面的人可以在小房间里旁听大会议室里的会议,这不是高科技是啥?
第二,小房间的装修也要有讲究,不能是单一形式的,审讯和问询性质不同,房间里的颜色和装饰要有变化,对这一点,装修公司解决起来倒是不难,几面主要的墙壁上都在天花板暗格上装有卷帘式特使装饰墙壁,根据不同对象,变换不用的色彩,那面透明的玻璃上也使用电控方式,模拟着天然墙壁,也就是说,视觉上看,那就是一堵白墙,实际上,那层白色是经过电子激发的单向反射。
第三,被审讯和被问询的人,坐的位置和座椅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上也有安排,原来小房间的另一侧隔壁还有一个小仓库间,自然也被利用了,在更换上就是半自动化,出场人员也是可以通过那道门随意变换,这是没啥技术含量的。
第四,外面进入的通道也进行了改变,开了新的通道门,彻底的与原来的建筑通道隔开,也就是说,旁听人走的是原来的老通道,而要进入审讯室的人则是走另外一个通道,不过是在原来的走廊上搭建了一堵看上去很古朴的墙,实际上是可以随时拆掉的道具墙而已,不结实?在墙边派一个哨兵或者工作人员就行了。
至于相关的录像和监控设备等等,那更是小儿科了,都有现成的模式,只管装就是了,甚至还可以连接到原来的系统上,只不过,这小地方原来的那套本身就是个不咋地的老设备,这次,一起也换成全新的了,把个监控室主任乐坏了。
有了强大的后盾,当地警方这次办案可谓是顺风顺水了。只是他们没有想到,这套装修被上面来的人看中了,直接找钱博平,要求也照样复制到各地去,好嘛,装修公司无意间接到的一个紧急任务,竟然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免费广告,后来接单接的手软,从市里到省里,从这里到其他省,活多的干不完,为此,公司里还专门成立了特殊项目装修队,专门应对类似的订单,要知道,需要这样装修的部门可不仅仅是警方,只要是执法机构,似乎都需要,这简直就是个庞大市场啊。
接下来被请进来的是那博士公知的手下,根据网络丨警丨察的追踪,那些网络图片和视频,都是手下用博士的账号发出的,这并不是博士公知交代的,而是网警按图索骥的时候现场带回来的,而询问这些手下的人就换成了网警主任了。
“姓名、年龄、职业……”很明显,这不是问询了,是带有审问性质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变化?因为,那个网络账号是博士公知的,而使用的却是他人,这就存在盗号和冒用的嫌疑,网警当然不会不审了,而且,那些发布的内容也要审,是谁给你的原始资料?你为什么要发与事实不符的消息等等。
这几个博士公知的手下,实际上就是在网络上的操盘手,在搞清楚他们的身份后,他们的嫌疑也就解脱了。所以,这个审问很快就有了结果,那几个人都自称是博士公知媒体团队的网络操盘人,虽然他们没有与那个公知签署什么雇佣合同,可从实际的发帖发文的操作看,这是事实雇佣。这些人都说是接受老板的指令发出各种信息的,在他们的电脑里,也存有大量的公知资料和往来信函,大量的聊天记录,大量的视频原始资料,等等,这些都说明了他们与博士公知的关系。
虽然博士给他们的指令不是直白的,可是,他们只要接到老板传过来的资料,就要编辑编排,然后复制一份给老板,老板只要半小时之内没有回复就算是同意,这是他们这行的惯例,然后他们就分别从不同地方发出,有的是直接用博士公知的账号发出主贴,有的是用另外的账号进行大量的和顶贴,还有的就是负责去联络水军,将帖子炒热,在各大自媒体网站上热炒,能够进入热搜的时间越短,他们获得的奖金和报酬就越多……这些人干的事情还真是不复杂,旁听的那些媒体记者有几个不明白的?一个没有,大家全都清楚里面的套路。
由于审讯和问询的人比较多,一天是干不完的,到了傍晚,第一天的工作暂告一段落,那边小房间的事情好办,可这旁听的人还是要打个招呼的,省里下来的头头站起来,向大家压了压双手,微笑着示意大家稍安勿躁,然后才朗声说话。
“感谢大家今天旁听,说实话,听这样的预审和询问,太磨人了,大家一定很辛苦。不过,为了避嫌,晚上各位还是得自己去找地方给自己填肚子,给自己解乏,啊,对不住了!”头头的话说的很是幽默,弄的大家都吃吃的笑了起来,“不过呢,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各位回去暂时不要着急发消息,因为这次的半公开侦查还没有结束,明天还要继续,在大家没有看到案件最后的真实结局之前,发出去的任何消息都是不准确的,一旦由于你们不准确的消息引发其它的变故,这个事情就不好说了,大家都是知名的专业人士,应该懂得当前的网络法规,啊,是吧……哦,那位说不能让网上眼下的谣言继续扩散。没关系,谣言传到什么时候都是谣言,反正网上已经闹了好多天了,我们这次前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实事求是的,公平公正的把案子办成铁案!请大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