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有了李凡给的这个实底,周耀光可就踏实了,立即跑到县里去请示,县里此时正在兴头上,哪里会不批,只用了俩小时就把手续办好了。李凡得知后,立即就让钱博平派了一支强悍的高效率施工队开了过来,好家伙,一水现代化修路设备,那种效率可不是一般施工队能比的,仅仅用了半个月,一条坚固的山间公路就从县城修到了考古施工现场,全长的距离也不过是18公里,对钱博平的工程队来说,这简直就是小儿科,都没当回事,修完了,全部撤走,太简单了。

修路真的有这么容易吗?这就是要看是修什么等级的公路了,如果说修高等级的高速公路,那肯定是不容易,可要是修低等级的乡村公路就简单多了。这里本来就有一条早年修筑的四级乡间公路,据说都有五十年历史了。什么是四级公路?就是有路基,有一定宽度的沙土路面,这样的公路,车辆通行是按照40公里/小时设计的,日通行量也不过是几百辆车。有了这样的基础,工程队过来不过是填平补齐,在上面铺上一层碎石,然后就是用沥青一铺,压路机一压,你说,这修起来能不快吗?这里是保护区,可附近的几个县不是啊,到那里买石料,买河沙都很方便,只要机械化的设备给力,修这样的路还真是太容易了。

有了顺畅的公路,修建考古现场的辅助设施就简单了,现如今的建筑多是模块化的,到了地方,四角一支,地桩一打就行了,现在就等谢伟长那边把专门为这里设计的挖掘设备送到,到时候就可以进入正式的发掘工程了。

既然自己马上就要忙的脚不沾地,家里的那老老小小就没法再敷衍了,李凡向凯琳娜坦白了这次来的真正目的,然后安排人将一家老小送回深圳,为了这,老米夫妻是没啥话说的,到哪儿都是一样,只要小丫头小小子跟在一起就成。

凯琳娜也没话说,在这个自然保护区写生采风,积攒了厚厚一叠稿纸,正想回到深圳那边沉淀一下,看看能不能搞出一个新的花样来。凯琳娜与其他的画家不一样,她不喜欢重复自己的题材,不像一些人,画了一辈子驴,或者是把那些花翻过来覆过去的折腾,凯琳娜是喜欢对各种景观进行提炼和突破,这不,她又在想着如何把那些看上去很古老的却又充满神秘感的围屋做题材了。

这边好安排,可是老妈那边不干了,你说,去探望老丈人啥的,行,让你们去了,可不能肉包子打狗啊,小的你们扣下了,那孙子得给我送回来吧?于是,在电话里跟李凡掰扯,弄的李凡里外不是人,最后,商量好,凯琳娜在三伏最热的时候带着全家去k城避暑,这才算是把老妈孙敏那边给抹平了,唉!真特么累!

公路刚修好,杨校长带着的一干调研人员就到了,各路人马分别在县里进行调研,此时,这里有稀土矿的事情还没有告诉县里,县里压根不知道上面为什么突然来了这么一下只,都还在想,难道是我们要尝试新型旅游项目的事情上面知道了?看来,这还真是一条路呢。这人啊,只要有了希望,那精气神就是不一样,一下下来调研的人感觉到这个县里的干部都是好样的,原来没有重视是个遗漏。

“小李啊,你现在这个项目要搞多久啊?我看这里的规模不小啊!”一看到李凡,杨校长就笑嘻嘻的说道,“需要我给这里拨点钱不?我估计耗费不小。”

“老校长好!”李凡恭敬的向杨校长鞠躬,“我们考古队不需要钱,这个您知道,可是这县里啊,您好歹给点,一下子铺开的摊子有些大,万一因为拆东墙补西墙的事情,最后的麻烦还是得你们来擦屁股,请到屋里喝茶,这里的山茶很不错,绝对的原生态,没有任何添加物,现在正是出茶叶的时候,咱们边喝边说。”

“是吗?这里还出茶叶?我都不知道,喝得好,叫他们给我带点!”杨校长哈哈笑道,“你小子,玩把戏是真有一套,明面上是考古,私底下还有别的!这也就是你啊,跟你那曾祖是一个德行,从来不玩单打一,一出手就是组合拳!”

“嘻嘻,是有点随根,我爸也是这样,他能在割痔疮的时候把人家肚子里的其它杂碎都清理一遍,玩的就是搂草打兔子的把戏,我这是继承传统!”李凡说。

两人来到刚搭好的工棚里,李凡打开热水器,然后开始泡茶,烫杯。

“两件事,一个是这考古的项目,一个是开采稀土的项目,你都给我一项项的说清楚,我这次带人来都是为了跟你谈话做掩护的,你说吧!”杨校长接过茶杯闻了一下,随即泯了一口,“哎哟!这茶叶的确不错啊,这气、味很正啊!”

“我先从考古项目说起吧,具体的细节我就不多说了,我只说大面上的。”李凡也给自己倒了一杯,咂嘛一口后继续说道,“从目前初步的勘探上判断,这里应该是一座东周时期的墓葬,级别至少是诸侯国国君一级的,在初探的时候,我们已经发现了地下墓葬上是有‘提凑’的,是与汉代的黄肠提凑不一样的。”

“你是说这里没有黄肠,只有提凑?这有什么区别呢?”杨校长提出问题。

“黄肠提凑的叫法是汉代的,严格说,是提凑的一种发展和隐身,按照周朝的规制,在东周的时候是叫提凑的,至于说黄肠,是因为后来使用的柏木的颜色多是黄色的,加上在墓葬的时候也做了一些变革,所以,汉代叫黄肠提凑,而在更久远的周代,当时就是用木料做成棺椁的伞盖,遮盖在上面,所以叫提凑。”

“哦,你就是从这种规制上判断出这里是东周的古墓。”杨校长明白了。

“还有预先被盗墓贼挖出来的一件陪葬品,是一个陶釜。”说着话,李凡从旁边的一个塑料箱子里拿出周耀光找到的那个陶器,“这种陶釜的形式也是东周时期的,从使用的砂土和上面的杂质看,是东周的物品,当然,最后还是要做科学鉴定的,不过,应该不会相差多远的,到了汉代,陶器的制作比这个精细很多。”

“这么贵重的古董你就这样随便放着?是不是太不严肃了?”杨校长惊问。

“这样的陶器在各地的发掘中见到很多,这件随葬品也是属于放在外围的,不算贵重,到了汉代兴盛厚葬的时候,墓葬里的陶器数量就不当回事了。也不排除这些陶器是当时修墓的工匠现场使用的,在古代,制作这样的陶器很容易,不是什么奢侈品,弄点柴火,挖点泥巴,点火烧上一天就成了。”李凡解释道。

杨校长点点头,示意李凡继续说,他此时已经喝完那杯茶,正自己蓄水呢。

“根据初探,这附近不是单一的墓葬,至少有六七个墓葬,如果真是东周时期的,那么,东周的分封和疆域就要改写了,六七个墓葬至少也有几十年的期限,没有打开墓葬,也判断不清楚到底这里是个什么诸侯国,我倒是怀疑,这里很有可能是地处南边的楚国分支,因为史书上没有记载周朝在楚国南边还封有诸侯国,最大可能是东周末年,一些被灭国的诸侯国后裔南迁到了这里,延续了祖先的封号,看看这周围的地理地形,在中原地区大规模兵乱的时候,偏安一隅是可能的。”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16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16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