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凡担心是个什么问题呢?这些年来,全国各地考古都有新发现,严格说起来,既是好事,也是一种无奈。从科学的角度上说,以眼下的科技水平和能力,对古代墓穴等是不宜发掘的,许多精美的古代遗物,由于突然暴露在空气中,要么失去了璀璨的颜色,要么就化为了灰烬,比如出土的古代陶俑,出土的丝绸和粮食种子等,有人说在某某地发现了几千年前的古代稻种,可惜碳化了。为什么会碳化呢?就是接触了空气后发生了氧化,只有种子里包含的碳元素遗留下来了。
面对在建设中发现的古代痕迹,当下几乎都属于抢救性发掘,不发掘,基础建设就搞不成了,要是提前知道,还可以绕道,可以避开,可往往都是在基建进行中,别说基建工程进行了大半甚至是快结束了,就是古代遗迹也被动了,不去发掘也保不住了,所以,只能是“抢救性”发掘,这样的例子几乎占了考古大半。
正是由于近年来,各地抢救性发掘涌现出了不少稀世珍宝,解开了许多古代历史之谜,也使各地的相关部门和人士对古代痕迹的发现越来越重视,可是,这一重视,就会出现泥沙俱下的事情。有些地方的文化部门本来是个清水衙门,每年靠着拨款混混日子,突然来了一个“聪明人”,出去游山玩水的时候发现某处古代遗迹,于是,这衙门火了,先是重点保护,申请拨款,接下来是建立博物馆,搞旅游项目,修建通往遗迹的公路等等,这一圈下来,十有八九赚的盆满钵满,实际上就是发现了几块古碑,几个陶罐,顶多还有一些古代人的簪子之类的饰品,天知道那到底是啥年代的墓穴,总之,类似的事情的确发生了不少。
李凡此时想的就是这个,他担心会不会又有人虚报和扯犊子,与其被接待的人带着满山乱转悠,还不如自己先根据那个坐标去看看。也不怪李凡心里起疑,那边说的可是东周时期的墓穴,这也太离奇了。根据自己学的历史知识,东周时期还没有把统治的触角伸到岭南一带呢,这里,虽然是岭南以北,可好像也没有记录说东周某个国君把触角伸到这里啊?这能不让李凡怀疑才怪了。
这么简单的疑问,朱家清那里怎么就没有直接提出来?这就是务实科学家的秉性了,疑问,可以在会议上提出来,可以在进行研究的时候提出来,但是,对下面报上来的信息,那是不可以随意就怀疑的,你只要张口就怀疑,那不等于否定了人家的发现吗?你都没去现场检测,怎么就可以随口说呢?但凡有科学精神的学者,一般都不会轻易的否定和怀疑任何新事物的,不经过研究和推敲,绝对不会那样表态,李凡也是一样,不过,他要悄悄的自己去看看,不能被忽悠。
给凯琳娜发了一条短信,自己开上那辆越野车就出发了,有了导航,很快就到了古墓的现场附近。李凡拿出手机上的导航地图,上面提示,还得步行600多米,也就是说,目的地是不能通车的。于是,李凡下车了,背上装着考古基本工具的背囊,看清楚了方向后慢慢的向山坡上走去。这一路上,还真是荆棘丛生,只有一条小路,到了地方一看,李凡自己的心都揪了起来,这,这哪里是……
在一处人为挖出来的洞口边上,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塑料布棚子,在棚子里,有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正躺在一个竹躺椅上打着瞌睡,旁边放着一个早就在世面上看不到的煤油炉子,炉子边上是几个塑料袋,塑料袋里放着几包快餐面,还有一瓶辣椒酱,几根火腿肠。一条黄狗趴在躺椅旁边,半闭着眼睛,似乎也在打盹,听到李凡走过来的脚步声,张开眼睛,抬起头,警惕的看着李凡。
李凡不想打搅人家的清梦,从手机里调出了朱老发过来的空中照片,核对了后确认就是这里。可这里怎么如此的荒凉呢?他弯腰扒开周围的植被,用手捻了捻当地的土壤,又往远处的山坡看去,周边其他的山坡上种植的都是时下流行的果木树,主要是适合这里其后的柑橘一类的,更远的一些山坡上则是一片茶林,他有些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山包上却是没有种植那些经济植物呢?
“小伙子,你是来旅游还是采风的?”身后传来了一个带有明显地方口音的普通话,“现在,这方圆几百米是不可以随便进来和拍照的,你看,这是县里发的通告,我就是在这值班的,你要想采风和看稀奇,去那边几座山坡,那边还有桑树呢,你可以去吃已经熟透了的桑葚,可甜了。那东西在城里可是吃不到的哟!”
李凡回过头来,看到一张满脸风霜的中年男子,黝黑的面孔,如果不是戴着一副有年头的黑框眼镜,李凡绝对会以为是当地的一个农民,边看穿着还算是流行的夹克衫,可现如今农民的穿着也很时髦了,光靠衣着是分不清谁是谁了。
那张已经有些污渍的通知书上,说得就是“此处为古迹发现现场,无关人等不得入内”这样的话语,至于是啥单位的落款,已经看不清楚了,李凡也没在意。
“哦,谢谢你的提醒,我在你这里休息一会可好?你看,我不像什么坏人。”李凡笑嘻嘻的从自己的背囊边上的挂袋上抽出一瓶饮料水,“大叔,你是本地人吗?是在县机关里工作?如果要找你们的文化局长,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你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要找文化局长?”中年人的口气有些严肃起来,“如果是那些盗墓的叫你来玩花样,告诉他们,没门,除非从我身上踏过去。”
“什么什么?盗墓的?”李凡的眉毛凝紧了,“在这样的地方还有盗墓的?”
“你就别装了,我看到你的那种背囊就能够判断出来,你也是其中之一!”中年人表情非常严肃,“实话告诉你,别看我这里只有一个人,我这里可是设置了电子报警系统,你们只要敢胡来,用不了半小时,周围就都是我们的人!”
原来,李凡那个背囊的一侧,还插着两根接力棍,那是专门用来接驳洛阳铲用的,这种特殊的接力棍可是与普通的接力棒不一样的,不仅是用上等的合金材料制作的,而且非常轻便和坚固,并且,价格可是不便宜,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
“哦,我是y大学考古队的,这是我的工作证,我是接到你们省里的邀请先行过来看看的。”说着话,李凡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还有自己的身份证。
“如此年轻就是考古办公室的主任?你是蒙我吧?”中年人有些不信。
“那好吧,我给你们的局长打电话,看看他会怎么说,这可是你们省里相关部门给我的。”说着话,李凡掏出手机拨出了刚才没有敢拨的号码。
可李凡怎么也没有想到,那个塑料棚子里响起了电话铃声,那中年人小跑着过去接电话,“喂!你是那个?”此时,李凡站在塑料棚子外,用眼睛看着眼前这个中年人,他实在想不出来,都什么年代了,还有混的如此环境的“局长”?
“你是周局长?”李凡盯着眼前这中年人问道,“正式认识一下,我是y大学考古办公室的李凡,这次是先行过来看看,如果你们的报告属实,那这里将是一个了不得的发现,将会改写许多历史书……,可是现在,我得先看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