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巴士书屋说:点击屏幕中间,控制栏“主题”可以切换皮肤和字体大小!

“不过,这小子的确是个鬼才,妖孽!本来是讲西域的宝剑,最后却成了激励荆楚青年学生的话题,不知道其他老师该如何去想,他这是给自己招埋怨呢!”朱家清摇着头说到,“他把别人的内容给颠覆了,叫其他老师今后咋备课?”

“这怪不了李凡,他就是要打破一些呆板的教学模式,至于说别人怎么看他,你觉得他在乎吗?他一不愁吃喝,二不在乎职称,你把他惹毛了,他使出各种怪招来,哪一样能叫人受得了?还记得第一次去考古吗?不显山不漏水的把历史系的那几个装了进去,一开始谁知道是这小子在后面忙活?等到现在知道了,你能把他怎么样?这点上啊,他还真是像荆楚人的个性!”马嵬曾替李凡解说着。

“好啦!白话了一阵子了,该说说为什么在剑柄上不留下名姓了,我相信刚才的白话已经让大家明白了干将和莫邪其实都不是人的名字,而是一种信仰上的威慑,后来出的许多剑其实也是如此,比如说太阿剑,湛卢剑等等,那些名号大家回去可以去查字典,我这里要说的是,铸造宝剑与做瓷器和其它艺术品不一样,剑是要杀人的,是大凶!谁愿意把自己变成个大凶啊?”李凡说出了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而我们这次发现的宝剑很有可能还有其它原因不留名号!”

还能有什么理由呢?下面的学生开动脑筋在那里想,可是大家似乎都不得要领,一个个的用希冀的目光看着在讲台上慢慢喝水的年轻老师。而在监控室里的朱家清也产生了兴趣,“除了避讳之外,还能有什么原因不留名号呢?”

“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我个人推断,这把宝剑很可能是产自于西北地区某个工匠之手,这个工匠在当地也许小有名气,可在整个区域内应该不出名,最大可能就是西北某重镇里混生活的工匠。我们知道,从西汉霍去病开始,打出了西北一片天地,在这之前,西域各国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基本上是松散的邻居关系,根据记载,秦国的祖先最早也就是在宝鸡这一带,再往西就是西戎的地界了。”

“这小子是想给人家历史系的补课?说这些有的没的干啥?”朱家清不高兴了,他想尽快知道李凡刚才说的不留名号的其它原因,可这小子故意吊胃口。

“汉武帝为了获得西域的好马,不惜发动战争,也正因为强汉的存在,为了保证与西域的物资交换,在2000多年前就沿着河西走廊修筑了几处城堡,这些城堡随着历史事件的推移,逐步形成了集镇,比如现如今的武威市、张掖市。”

“老师!好像还应该有嘉峪关吧?”此时,一个学生举手站起来说道。

“呵呵,你是哪个学系的学生啊?千万别告诉我你是历史系的哦!”李凡说。

“我就是历史系的,是今年的新生,还没有学到您说的这里,不过,我是从甘肃来的学生,在我们那里,从小就知道,嘉峪关、酒泉都是古代城镇,都是当年中原政权为了加强西域的防卫建立的兵家城堡,这应该不会错。”那学生说道。

“嗯,你们当地文化部门的介绍是没有错的,问题是,你没有搞清楚年代啊,嘉峪关等城堡是明代时候建立的,明代建立的关城当然也算是古代了,而在这之前,元代本身就是北部游牧部族,而且西征的距离远远超过我们说的西域,并在西方相继成立了三个汗国,再往前,北宋的疆域没有到达这里,这里是西夏和回鹘高昌等国的地盘,再往前,五代十国的时间太短,也是个军阀混战的时期,我们可以简略不去说,真正继承汉代中原政权在这里实行统治的是唐代,也就是在唐代,这些西域的城堡发展成为重镇的,所以说,在明代以前,中原政权最西的重镇就是只到张掖,而张掖是在汉武帝元狩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1年,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进军河西,战败匈奴西去,当地部族浑邪、休屠二王率众归汉。汉元鼎六年,既公元前111年,汉朝在西域设立城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且给的行政级别还很高,设置的是张掖郡。郡,在当时可是地级市哦!”

说到这里,李凡向下看着那个学生,“以后有想法写条子,我这不是新闻发布会,你这样的提问是影响其他学生的,给大家鞠个躬吧。”

一个善意又圆滑的建议,让那个新生顿时解脱了囧困,因为,周边已经有不少学长用不是那么友善的目光在看着他呢,自己的孤陋寡闻让大家陪上时间?

“我们这把宝剑,根据化学分析,基本上断定是隋唐时期的,我说隋唐时期其实已经把时间压缩的很狭窄了,而隋唐时期也是我们祖先在铁器制造上达到的第一个高峰,同时,也是军事力量大发展的时期,同时,也是与西域进行物资交换的高峰期,在西域的张掖、武威就逐步成为商贾云集和货物中转的集散地。我们知道,商业繁荣会带来什么,必然是人口的聚集,同时,百业也就兴旺起来,在这样的地方,出几个高超的工匠难道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

话说到这里,李凡基本上已经把那把宝剑的出处说清楚了,可他还是没有说出不留名号的另一些原因,此时,放在讲台上的笔记本电脑上闪了一下,李凡一看,“你小子快点把不留名的其它原因说出来,否则,老头子要急眼了!”

原来是马嵬曾通过办公软件给李凡发来的信息,那边的朱家清已经坐不住了。

对老头子如今动不动就给脸色看,李凡早就习惯了,也完全不在乎,他知道,这是老人的专利,老人与小孩子一样,倔起来就混不吝,要不怎么说老小老小?

“大家一定想知道还有什么原因造成工匠不在这把宝剑上留名号,对不对?实际上,非常简单和没有悬念,你们稍微动动脑子就知道了,在隋唐时期,刚刚从南北朝和五胡乱华中复苏的北方民众,识字率非常低,如果那个铁匠不识字,又是给一个同样不识字的下层军官打的兵器,他如何在剑上留名号?”

李凡的话刚落音,下面的学生就发出了“恍然大悟”的感叹声,而在监控室的朱家清气的站了起来,“这小子分明是知道我在看他讲课,故意耍我!”说罢,拿起拐棍,扬长而去,看的马嵬曾是一个劲的偷笑,可又不敢笑出声来,难受。

在大教室里,李凡看了看手表,“还有十分钟下课,我再抓紧时间补充一点,这把宝剑最后肯定是流落到了草原上,到底有多少人使用佩戴过,目前考证不出来,但是,根据上面镶嵌的宝石和剑把的材料看,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武人使用过。”

说着话,李凡放出了那些宝石和剑把材料的照片,“这些宝石镶嵌的时间不一样,前后相差的时间至少有20年,而这剑把,却是用的古代天竺出产的紫檀木,也是后来另配的,在剑把的缝隙里,我们发现了最早残存的铜合金金属屑,那应该是最早的剑把,通过这些材料的分析,我推断,这把剑早期是唐朝边关上的中下级军官使用的,后来流入了草原,地位也逐步上升,能够在剑柄上镶嵌宝石的人,级别都不会低,而镶嵌的工匠手艺也是有千秋的,最后到底是谁把把宝石镶嵌到了剑鞘上,这也是一个迷,那把剑鞘的腐蚀残渣里,我们先后发现了十几颗比较小的宝石,其中还有2颗大约一点五克拉的钻石,是那种黄色的……”

顶牛》小说在线阅读_第112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爱巴士书屋只为作者by第七月章_的作品进行宣传。

首页

顶牛第112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经典模式参考起点小说手势
  • 传统模式
  • 经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