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杨迅觉得赵明身上还有一种气势,和古代较为出名的一种哲学,能够完美的融合,《心学》,王明阳的心学精髓并不在“无善无恶心之体……为善去恶是格物”这样的话语当,心学的奥义就在于,对付什么样的人就用什么样的办法,不计过程,只看结果,当然前提是为善。
赵明现在所做的事情是为善吗?很难说,但是站在国能集团的立场上,赵明这么做并没有错。
决定一件事情的对错并不是看它的好坏,而是看所处的立场。
张涛一路将杨迅送到柜台换登机牌,行李太轻都不用托运,直接可以带上飞机,再送他到安检的时候,杨迅也没有从张涛的嘴里得到他自己想要的答案。
最终,他也只能带着满肚子的疑惑走进安检,奇怪的是原本早就想离开这个地方,可是真正要到离开的时候,却有一种不甘,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
杨迅回不来了,由于他的工作失误害了几个部级大佬在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看到了一些不该看到的东西,这本来就是一种罪过,有些事情明明知道它在发生,但是一定不能扯掉那层遮羞布,一旦扯掉了,那么这个始作俑者承担的不光是炮灰的后果,还有一些莫须有的罪名。
老杨其实不冤,国能集团一手打造的东西,你都还没有尝到胜利的果实,身为南方控股的书j,居然就伙同外人想来摘桃子,要么就是心大,要么就是急功近利。
杨迅又怎么会知道,自从她踏进厕所尿尿的那一刻,就已经落入了赵明的陷井。
有的话是说给陈键要听的,有的话也是说给他杨迅听的。各花入各眼,至少在产生的结果上,赵明非常满意。
上面交代的难题却一直在困扰着南方控股的管理层们,以前还有杨迅在,现在重担落在赵明一个人的头上,下面的人眼巴巴的看着赵明,流沙馅的烂摊子到底应该怎么收拾,成了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
但是上上下下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盯着赵明,就等着看看,这个号称能够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赵总,这次又有什么好点子能将这个头疼的问题给解决?
让人想不明白的是,陈建耀居然亲身经历了这件事情,工作组回到京城之后,居然没有马上着手处理,就这么眼巴巴的看着。
“玛的,这也太不要脸了吧!他们要接手单位的时候就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下子,不要管网公司了,就扔在一边,连看都不看一眼。”
赵明恶狠狠的骂了一句,然后看着周尧,“行了,你们回去自己商量一下对策,看看能不能妥善的将这件事情给处理掉。”
啊?
周尧今天到办公室来是想从赵明这里取经,看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没想到赵明直接发了一通脾气之后又加事情推回给周尧,那周尧今天过来的意久在什么地方呢?
周尧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老赵,如果你已经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不如说出来,也不用大家上上下下的都这么着急嘛!”
赵明白了周尧一眼,“我发现你说的倒是轻巧,这种事情说处理就能处理,说解决就能解决吗?如果真的这么好解决,为什么上上下下的都把注意力放在我的身上,走走走,赶紧走,别打扰我考虑事情。”
周尧看到赵明假装生气的样子,反而笑了笑,回了管网公司。
白山一直密切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周尧回来的时候,等候多时的白山,马上去打听情况。
“怎么样,赵总是不是已经有办法了?”
周尧笑着问,“你哪只耳朵听我说赵总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
“啊?这么说就是没找到,那这该怎么办,集团公司层面上可一直都注意着咱们呢!”
周尧叹道:“老白,你也不用那么紧张嘛,说到底这次赵总受了一个内部警告和内部通报批评的处分,没有,暂时把他向杨书j那样给拿开,最主要有一个原因,就是知道赵总收拾烂摊子的本事,有意让他将功抵过。他自己都不着急,我们跟着瞎着急干什么?”
该着急的应该是赵明。
周尧点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可是赵明自己都不着急,在周尧看起来本身就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白山听到周尧的话时,皱着眉头说,“虽然话这么说,不过工程部的人就这么一直拖下去的话,受影响的始终是我们管网公司,早一点把问题解决,大家才能心安嘛!”
周尧摆摆头,“这件事情早点解决不了。”
其实这句话还有后半句,周尧在心里想,“如果这件事情在赵明一出手的时候就能彻底的解决,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照明从头到尾都看着管网工程受到影响从而让管网集团的成立受阻,一旦管网集团土崩瓦解的那一刻,赵明挺身而出,轻而易举的将问题给解决,他就不再是救世主,而是管网工程受到影响的始作俑者,流沙县的事件,搞不好还是他赵明一手策划的。”
这件事情根本就不能往细了想,如果有人想利用此事大做文章的话,赵明的麻烦会很大。
所以当周尧在赵明的办公室当中,他催促这周尧离开的时候,周尧大概就猜到了赵明应该是有后手的,只不过还得经历千辛万苦之后才能把烂摊子收拾干净。
只凭这一点,周尧暗自叫绝。
事实上,赵明的确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只不过到拿出来的时候,也正如周尧所料的那样,但自己心中有数,也不能第一时间将自己的办法给拿出来,显得太容易,就跟自己计划好了不一样,容易落人话柄。
赵明和欧阳剑雄之间的斗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他现在谁都靠不住,所以只得一步一个脚印的走的踏实一点,保住管网公司的顺利发展,没让它落在欧阳建雄或者落在乔万年他们一行人的手里,对赵明来说,其实立于不败之地了。
进入五月,过了劳动节之后,气温上升明显,满大街都是短袖短裤,还有穿着迷你裙的姑娘,这预示着夏天将要来了。
赵明抽时间和张为达见了个面。
张为达这半年时间在国内到处跑,然后又去了一趟国外,做了一些调研,按照当初和赵明偶然提到的一些关于华南建设的问题,终于也将自己的思路给理清楚了。
华南要走的路一直都是以经济发展为主,民生发展相结合,在国际市场上加码,确保重镇型大省的地位。
这一次做了调研之后,省里马上将会迎来一系列的重磅项目,基础建设永远是重中之重,在不久的将来,身在内地的都城,同样可以成为内地港口型城市。
有人会笑着说,连海都没有,码头都没有,如何成为港口型城市,答塔是空港!
在赵明看来,张为达已经找到问题的关键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