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书凯听了这话,脑子里盘算开来:
“匡明楼此次没能提拔为市委书记,而且手下重要的一批亲信下属,武达,万大松等人全都被调整走,按理说,他该忍气吞声趁着新任的市委钟书记根基未稳赶紧培养一批自己的势力?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他要跟冯局长过不去呢?”
“难道他得知此次人事调整是省委王书记亲自下达指示,索性拿冯局长当出气筒?顺带着借打压冯局长警告王书记?”
“这不可能吧?除非他匡明楼的后台是省委王书记级别更高的领导,否则的话,他应该没这个胆才对啊?”
想到这里,秦书凯才意识到,他在普安市干了这些年,也算是匡明楼的圈内人,以前只听说匡明楼背景很雄厚,却一直不了解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后台靠山?如果不是匡明楼傻了,那么一定是找个由头给王书记难看,可是县官不如现管,如果王书记生气了,把他的位置给拿下,也是很假单的事情。
电话里,冯香妞还在不停絮絮叨叨抱怨:
“我不明白了,三哥哪得罪那个匡明楼了?不依不饶的处处要他难堪?依我看,匡明楼这种是非不分没有分寸的工作作风,离被调整也不远了,我是觉的怪,你以前跟匡明楼算是走的较近乎,你倒是说说看,他这样做,究竟想干什么?”
秦书凯听冯香妞一番话的时候,头脑首先考虑到次“秦唐之争”,匡明楼把自己推火线跟唐小平正面拼刺刀,临了他却躲在一旁抄着两手看好戏,即便是眼睁睁看着自己遇到危险也坐视不管。
有仇不报非君子。
他心里暗自盘算,“既然匡明楼主动招惹冯局长,说不定倒是自己雪恨的好机会,冯局长的背后可是省委王书记,他匡明楼再怎么牛逼,敢得罪王书记?再说,即使匡明楼背后的靠山很牛逼,但是县官不如现管,王书记处理一个匡明楼,还是小事”
秦书凯心里想着,嘴煽风点火道:“冯总,匡明楼这么做究竟什么目的我猜不到,不过,他这样随便把下属不当回事糟践我却认为实在是太过分了!普安市官场有几人不知道冯局长和省里王书记的关系?匡明楼这是在往王书记脸扇耳光呢!”
秦书凯这句话一说出口,电话那头的冯香妞立马像是被人踩住了尾巴条件反射跳起来,高八度嗓音喊了一声:
“他敢!他一个市长,他也配?”
“敢不敢你这不都看见了吗?依我看,你回头跟你三哥说说,好歹也是个公丨安丨局长,难不成还真被狗日的匡明楼给掐住了脖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想办法变被动为主动,让那个匡明楼再也不敢为虎作伥。”
冯香妞恍然大悟:“你说的对!姓张的不仁,不能怪咱们不义,他故意找三哥麻烦,三哥自然也该以牙还牙,难不成还怕了他?”
秦书凯见两句话的功夫怂恿冯香妞怒气冲冲,心里也很高兴,顺势主动献计献策:“匡明楼这个人虽然平常一直很小心,但是常在河边走总有湿鞋的时候,当初他刚到普安市任职的时候,为了站稳脚跟,和当时的市政府秘书长,现任的市人大副主任蒋东航走的很近。
蒋东航好色贪财可是普安市官场出了名的,他当初为什么和匡明楼的关系那么和谐?我估摸着这里头肯定有章。
你让冯局长从这方面下手,以他在普安市公丨安丨局当了几年的局长,找几个信任的自己人背地里好好调查清楚,应该是有把握的。”
冯香妞听了秦书凯的建议,一个劲夸他脑子灵活,一个电话的功夫想到办法对付匡明楼,带着几分高兴口气,她对秦书凯说:
“这事一会我去找三哥商量,另外,还有件事,我得跟你说一声。”
秦书凯随口问了:“什么事?”
冯香妞说话口气似乎突然变的有些内敛羞怯,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才轻声说:“最近,我父亲要到江南省调研,他老人家想跟你单独见一面。”
秦书凯听了这话,心里不由一慌,他听得出来,这分明是未来的老岳父要亲自面试自己?一想到次在省城王书记跟自己说的一番话,他本能推辞道:
“你父亲肯定也挺忙的,想要跟我见面机会有的是倒也不急于一时,你说呢?再说我新到港口管委会,万事开头难,工作也却是挺忙的,要不.....”
秦书凯话没说完,被冯香妞强行打断道:“行了行了,这事你别管了,等我通知吧。”
说完这句话,冯香妞“啪嗒”挂断电话,明摆着心里不乐意了,这让秦书凯心里不由暗暗叫苦,他担心,冲冯香妞平日里的倔强脾气,她不会在男女之事对自己霸王硬弓吧?
甭管怎么说,目前情况下,他跟冯香妞之间的关系还算和谐,刚才一个电话的功夫,她不是被自己忽悠的立马去找冯局长商量对付匡明楼事宜?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匡明楼当初对身陷险境的秦书凯不够仗义的时候,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即便秦书凯如今走出了普安市,一样可以利用绝佳机会让他付出代价。
有人说,国人内斗几乎成了一种习惯。
《左传》里,“郑伯克段于鄢”是个兄弟内斗的故事,春秋时,郑庄公为了铲除弟弟共叔段,先纵容,令其“多行不义必自毙”,一步步把他逼到绝处,赶出郑国。
唐太宗李世民是个开明圣贤的好皇帝,但他的皇位是靠与诸位兄弟内斗而来的;明成祖朱棣的帝业是从他的侄子朱允炆手里抢来的。
清康熙皇帝儿子一大群,相互间勾心斗角,拉帮结伙,传说四儿子雍正爷把‘十’字边加了一横,下边往一挑,把遗嘱里的十四改成了“于”四,于是,他的位置也是靠内斗得来的。
近代史被誉为“独夫民贼”的蒋委员长有不少失败的原因,其之一是内斗。
当年的国军里山头林立,派系丛生,有桂系,湘系,川军,滇军,晋系,再加老蒋自拉山头,分出嫡系和杂牌军,结果是各自为政,互不服气,到关键时刻,都不能拉兄弟一把。
当然,老蒋最后失败主要还是因为他代表了少数地主和官僚资本家的利益,失去民众的支持,但是,如果没有内斗,也不至于垮得那么快。
国的成语里有,一山不容二虎,同室操戈,相互倾轧,勾心斗角,兄弟倪墙,反目成仇,人相轻,同行是冤家等,这些都在不同的程度反映了国人内斗的现象。
秦书凯背地里要对匡明楼下手也算是近水楼台,毕竟在他手下混过,他对匡明楼的底细实在是太了解了,匡明楼这回真成了多行不义必自毙。
再说党政办主任候沈玉把秦书凯送回去休息后,了自己的车立马给谁拨打了一个电话,对着电话轻声汇报道:
“秦书凯今天正式走马任了,接下来需要做些什么?”
电话里一个年男人的声音指示道:“你现在首先要做好党政办主任的工作获得他的信任,顺便盯着他的一举一动,至于其他的事情,我自会安排。”
候沈玉又汇报道:“今天午,胡武已经和秦书凯当着朱书记的面发生了冲突,当时胡武口头倒也没占便宜,被秦书凯气的脸红脖子粗走了,朱书记一句话也没说。”